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可愛、叛逆,但很溫暖:影視漫畫裡的「粉紅角色」們

在影視娛樂中,我們時常看見他們運用顏色,塑造一個角色的特質。從電影《金法尤物》到日本動漫,我們來看顏色是如何從形塑刻板印象,到成為一種解放個人特質的方法。

台灣小男孩對於粉紅色的抗拒,使得陳時中部長與其他官員於疫情直播記者會,紛紛戴上粉紅色口罩,並表示:「顏色沒有性別,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卡通影片,就是粉紅豹。」

粉紅色在歷史脈絡中一開始是男性的顏色,與當今社會粉紅色被視為女性專屬色的概念大相逕庭。當原始人鑽木取火之後,從火的發現,人類開始熟食,火也大大提升人類生存機率,紅色與火焰產生聯想,被視為光亮,熱情,勇氣同時象徵生命的顏色。摻了白的紅色—粉紅色在法國宮廷中則是成為未成年男性的專屬色,成年男性則是使用紅色。


圖片|來源

當膚色成為撕不去的標籤

在歷史脈絡演變以及流行文化的推進,粉紅色逐漸從男性專屬,成為女性專屬的顏色,並與女性氣質掛勾。從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剛戰士中,紅衣戰士是由白人男性扮演,黃衣戰士由亞裔女性扮演,黑衣戰士則是黑人男性扮演,粉紅戰士則是由金髮碧眼的白人女性飾演。顏色與人種的關聯性並不是從金剛戰士才開始,早從 18 世紀,生物學家 Carl Linnaeus 卡爾林奈將人種膚色與顏色畫上等號並賦予氣質。舉例來說,白色:白種人,氣質為樂天、機敏、受法律管制的;黑色:非裔黑人,狡猾、懶散、奴役氣質;黃色:亞洲人,易受輿論左右、憂鬱氣質;紅色:美洲人,愛好自由、受習俗約制、易怒氣質。


金剛戰士中的粉紅戰士。圖片|來源

粉紅色不只代表可愛

從喜劇電影《金法尤物》中的女主角艾爾伍茲(Elle Woods),我們可以看到粉紅色是如何與特定印象畫上等號。劇中艾爾伍茲特別喜愛粉紅色,每次出場都是穿著粉色套裝、抱著愛犬吉娃娃,這樣的形象深植人心。而反映在現實世界裡,粉色也時常被當作是小女生專屬、金髮嬌嬌女喜愛的顏色。


艾爾伍茲(Elle Woods)。圖片|來源

將色彩心理學觀念帶到日本動漫角色中,我們發現日本動漫角色髮色也傳遞出角色個性訊息,讓讀者第一眼看到角色時,很容易可以猜想到角色的人物設定與其個性。

以下筆者列出動漫髮色與其顏色對應的個性:

黑髮:神秘、保守,也因為亞洲人髮色多為黑髮,因此在部分動漫設定,黑髮也是較為平凡的髮色。

金髮:王子、高貴、自信、天真,西洋人角色多為金髮藍眼等刻板印象。

銀白髮:冷酷、高傲、冷靜、崇高、自戀

紅髮:熱情、魯莽、積極、喜愛冒險、紀律嚴明

粉紅髮:仁慈、可愛、女性特質、青春

橘髮:忠誠、樂觀、衝動、自我

藍髮:理性、冷靜、聰明、冰山美人、成熟,不過近期藍髮男性角色多設定為大哥型個性

綠髮:隨和、平靜、不與人爭、開明,有些綠髮角色擁有反體制的特質

其中擁有粉紅色頭髮的角色不少,大多是女性角色,這些女性角色大部分擁有亮眼的粉色頭髮,與充滿女性氣質的外表。不管個性成熟或是青春無敵的小女生,我們可以從眾多粉紅色頭髮角色人物設定中,看到個性並沒有像觀眾看到的如此人畜無害。這些角色經常會做出與外表不相符的事情,日文有特定名詞來形容這種類型的角色「腹黒ピンク(Pink)」。

「腹黒ピンク(Pink)」意思是:表面和善溫和(特別指粉紅髮色的角色),內心卻想著邪惡事情或有心機的人,也因此動漫圈出現了一句口頭禪為「粉紅切開來裡面都是黑的」。也許是因為粉紅色成為女性代表色後,被賦予了溫暖、青春、少女、可愛等標籤,當擁有這些標籤的女角做出與外表不相符的事情,才會讓觀眾感受到強烈反差感,而這樣的反差感,反而讓角色更加立體化、人性化。也就是同一事物身上,同時存在的兩種互相矛盾的性質傾向——呈現出角色「兩面性」,這樣的兩面性又與日本民族性息息相關。

漫畫作者善於使用顏色與角色形象反差來增幅角色特色。流行文化中,象徵天真無邪的粉紅色染上黑色,這樣黑化的過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貶意形容詞。但是在動漫文化領域,並非全為貶意,反而成為角色特色以及「萌」點 (萌意旨對作品中的虛構角色表達強烈喜愛的用語),「腹黒ピンク」女性角色並非利用男性以博取上位,或做利益交換,不如說她們自己撕除了身上的標籤,為了展現真實自我。

粉紅教主與龐克相遇


圖片|來源

說到 Hello Kitty,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印象不知道是甚麼?可愛、友誼、沉默還是粉紅色?

Christine Reiko Yano 著作《Pink Globalization: Hello Kitty's Trek across the Pacific》,分析英國小女孩化身——可愛教主 Hello Kitty,從 "charm of muteness" 溫順無口娘的姿態,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成為叛逆新世代龐克巨星的現象,並受到女性主義者還有「暴女」們的喜愛。

書中談到 1990 年代,暴女(Grrrl)是一種地下龐克女性主義運動,也被視為第三波女性主義的一環。暴女們主張一種激進的女孩文化(Radical Girl Culture)並號召女孩們應該要從大眾媒體到個人形象中,都要盡情表現自我,其中就包含了「女孩」元素。原先被女性主義者質疑擁有女性刻板印象的 Kitty,重新被暴女們擁抱成為了新一代的龐克教主。她不是那麼沉默,不是那麼的完美無瑕,她一樣跟青春期的少女們,有著叛逆卻又可愛的一面。

流行文化中對於可愛的形象,也隨著各種文化混雜攪揉而有了新的樣貌。近期漫畫作者也不吝把男性角色賦予粉紅髮色,例如:真島浩作者的《妖精的尾巴》男主角髮色即是粉紅色,《JOJO奇妙冒險》與《鬼滅之刃》的大反派也是粉紅髮色。動漫角色髮色現在也未必與色彩學指涉的意涵連結,而是採取一種更自由的策略。

粉紅色在流行文化如果能被不同性別使用,被不同性別的人喜愛,在流行文化文本及閱聽人交互作用之下,也許每個性別的人都能喜歡粉紅色,如同陳時中部長所說的顏色不分性別,粉紅色是種溫暖的顏色,也是很有力量的顏色,更是屬於所有人的顏色。

參考資料:

[1]《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 頭顱骨和人種的概念意象》by David Bindman
[2] 成句/粉紅切開來裡面都是黑的
[3] 一個原本屬於男性的顏色──粉紅色的極簡史
[4]《Pink Globalization: Hello Kitty's Trek across the Pacific》by Christine Reiko Yano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KR6FdE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