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即使感到痛苦,卻還是選擇留在一段糟糕的關係裡?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你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你有過一段糟糕的感情,後來你又進入了另一段糟糕的感情。你不知道為什麼你的情路總是不順,事情總是變得一樣糟糕。
如果你意識到了這樣的模式,你有可能是一個「關係受虐狂」(Relationship Masochist)。一般來說,你會覺得自己非常無辜,你是(每一段)關係中可憐的受害者,但其實這裡面有你自己潛意識的貢獻在其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係受虐狂的問題。
圖片|來源
受虐是什麼意思?
狹義的受虐狂(Masochist):
狹義的受虐存在於 SM 的語境中。SM,是英文 Sadomasochism 的縮寫,指通過施加或蒙受疼痛與羞辱的行為,來獲得並給予愉悅感。這種行為可能和性行為結合在一起,但也有很多的時候並不與性結合。SM 並不是一種病,只是一種小眾的興趣愛好。
狹義的受虐狂是指通過承受生理疼痛或羞辱,來獲得性愉悅或其他滿足感,他們在自我否認與服從中獲得快感。(推薦閱讀: 【心理測驗】SM 等級實測!看穿妳內心的情。慾。性。格 )
廣義的受虐狂(Masochist)
廣義的受虐狂定義更加寬泛,是指那些從會帶來痛苦和羞辱的行為中獲得快感的人,或者是,對於讓自己感受到痛苦、被傷害的關係和處境,卻感覺舒服/熟悉的人。
它可能發生在親密關係中,也可能發生在與性無關的關係中。有時候,它僅僅是指這個人的人格特質讓他容易作出自毀的、自我打擊的行為。廣義的受虐狂不太能從中獲得愉悅感,但他們確實對這種處境感到舒服與習慣。
本文中我們談論的是廣義的受虐狂。
為什麼說,選擇一段糟糕的關係是一種受虐?
在一段糟糕的關係中,有時候是一種形式的受虐,因為你在忍受痛苦,同時,你選擇留在那樣的痛苦中。
通常來說,在一段糟糕的關係中,你不但會覺得痛苦,還會覺得被拒絕,覺得失望,以及對方對自己不好,但你卻繼續選擇留在這樣的關係中——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就有可能是關係受虐狂(Relationship Masochist),因為反覆進入糟糕的親密關係、或者在一段糟糕的關係中停留很長的時間,就是一種對「熟悉」的「痛苦處境」的選擇。
有時候,在一段糟糕關係中的時間長了,關係受虐狂還會不自覺得養成激怒對方的互動方式,引得對方來貶低自己。潛意識裡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熟悉的,也是符合他們對自己的自我認知的。(同場加映: 「你越討厭,我越故意」關係心理學:為什麼明知對方會生氣,還要去踩地雷? )
圖片|來源
什麼是關係受虐狂?
從診斷學上來說,關係受虐狂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
關係受虐狂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性別並不起到決定作用。
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看出,一個人可能是關係受虐狂:
一個關係受虐狂總是會選擇這樣的伴侶:可以預見這個伴侶會給自己帶來失望、不善的對待、以及失敗。他們回避那些健康的、充滿愛意的、體貼的親密關係(不被這樣的關係吸引),而總是被那些危險的親密關係吸引。因為這樣,他們不出意外地總是得到拒絕式的回應,讓他們感到受傷、羞恥和被貶低——但這種感覺讓他們覺得熟悉。
曾經有一個關係受虐狂這樣說,「我無法接受那個人作為我的伴侶,因為他認為我很好,我認為他眼中的我是假的,他喜歡的只是他以為的我。一旦他知道真正的我是什麼樣子的,他就不會再愛我了。」——這就是一種對健康的親密關係的回避。(延伸閱讀: 「我沒有他們以為的那麼優秀」你也有冒牌者症候群嗎? )
他繼續說,「而我選擇我現在的伴侶,是因為他眼裡的我是有糟糕的,我認為他才是看到了真正的我,而他還能夠接受我,這才是我可以接受的關係。」——這是一種傾向於選擇可以預見會有傷害的關係的表現。
關係受虐者不僅僅在親密關係中會有這樣的體驗,在朋友關係裡也會覺得自己不被愛。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會傾向於做出對自己不利的選擇。
什麼讓人變成關係受虐狂?
關係受虐狂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被「教會」了去討厭他們自己。並且,他們還從很小的時候就被「教會」了他們是沒有價值的人,也不值得被愛。
追求熟悉的感覺是一種人的天性,因為熟悉的東西給我們一種穩定感。即便熟悉的感覺是讓人傷痛的,他們也無法離開那種「確定」的穩定感。我們需要身邊的環境是熟悉的,需要我們對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
通常,我們會選擇那些能夠驗證我們對自己的看法的伴侶。當他們選擇了糟糕的伴侶,導致親密關係必然的結束時,這種結束再一次驗證了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他們果然是不能被人所愛的。
雖然這種痛苦是負面和具有毀滅性的,但這種痛苦帶來一種熟悉感和他們對自我認知的一致性,而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舒服的錯覺。因為這種痛苦和糟糕的結局是確定的,相比較而言,幸福、期待這些東西是他們不熟悉、不確定的,不確定感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焦慮和不適。
還有一種關係受虐狂,他們製造「熟悉」的方式不是通過選擇糟糕的伴侶,而是潛意識裡把他們的任何一段親密關係變得糟糕。他們會不可自控地做出一些行為,激惹對方,誘導關係走向傷害、痛苦和拋棄。
除了「熟悉」之外,還有一件事把這些人留在糟糕的親密關係裡,是一種潛意識中一直沒有實現的願望。他們真正渴望的,是一段充滿傷害性的關係,經過重重考驗,最終變成一段充滿愛的關係。他們或者選擇會傷害自己的人,或者把好好的關係折騰的傷痕累累,然後期望對方能夠打破這一切,真正愛自己。——這是每一個受過傷的孩子都有過的心願,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從傷害自己,變成愛護自己。
然而,且不論經歷這樣的考驗是多麼困難;往往,即便一個關係受虐者,真的很幸運遇到了一個經過考驗仍然持續愛護他的人,他也會很快覺得這個人沒有吸引力,選擇離開這個人,並重新投入危險的關係裡。(推薦閱讀: 專訪曾彥菁 Amazing:那年失戀後,我才發現自己在找父親的替代品 )
圖片|來源
關係受虐狂的精神分析視角?
渴望被虐(無論是生理受虐或是精神受虐),迷戀虐待自己的人,更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渴望臣服,渴望被主宰。希望找到自己的「主人」,然後自己可以完全地屬於對方。
在這個「被占有」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事。
首先,受虐者不再屬於自己,他放棄了自己的獨立性。在失去獨立性的同時,他也不再需要對自己負責任。他的快樂與悲哀,幸福和痛苦,甚至生與死都可以交給對方來承擔——他因而得以不用再面對自己無力承擔自己的那種無能為力感。某種程度上, 他以消滅自己的方式,消滅了失控感,消滅了無能為力的空虛和絕望感。
同時,受虐者通過把自己完全地交付給對方這種方式,在消滅了自己的同時,把自己變成了對方的一部分。受虐者希望能夠與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為一體。而在這個進入對方的邊界,與對方融為一體的過程中,受虐者首先得以絕對地戰勝了不可忍受的孤獨感;同時,他企圖成為一個更大更強的整體的一部分,分享它的力量和榮光——這種分享來的榮光,能夠幫助他對抗對於自身的根深蒂固的羞恥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索夫兄弟》中寫到,「最迫切的需要時,(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向他)投降的人,盡快地把自己不幸地受造物與生俱來的自由交給那個人。」歸根結底,受虐是通過放棄了自己的自由,達到對無法忍受的孤獨和無能為力的一種逃避。
關係受虐狂怎麼辦?
最後,如果你已經是一個關係受虐狂,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 用一種新的方式看待過去的情感經歷。
- 積極的自我對話。微笑著對著鏡子說,「我______」,這是一種培養你和你自己關係的心理技巧。「我值得被人好好對待。」「我可以選擇真正珍惜我的人」。
- 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建立有支持性的人際關係。
- 歸根結底,以上這些都是為了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當你從心底裡認為自己是一個珍貴的人,只有那些珍惜自己、愛護自己的才適合你,當你改變了對「哪種關係是適合你的」的觀點和看法——這個時候你就有可能遇到一個「對」的人了。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50xnK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