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可以喔」等等的制止行為、言語,即使接收的是還不會說話的嬰兒,也會影響到他將來的行為模式。
(系列文章上一篇:「找個伴侶不如養隻寵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你會常常在人際交往的時候,如學校或職場上,感到一種羞怯、自我懷疑、想表現卻不該表現的困窘感嗎?以及在感情上,會常常因為愛人不在身邊而焦躁不安,有一股要控制對方,比如要求每時每刻報告行蹤和檢查社交軟體私訊的意欲?然後,你會否帶著疲憊的心,發現屯積某種重複的東西,比較能安慰自己?甚至,如果比較有內省能力,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有時候很倔強、固執、總是因為一些小事情,而爆發跟愛人或友人間的戰爭?
如果上面的描述有說中你的一些點,那這篇文章應該會對您有點幫助,至少知道問題的根源可能在哪!
圖片|來源
「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的童年重要性
我先簡單摘要〈「找個伴侶不如養隻寵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裡,提到早年照顧對「安全感」的重要性:環境與世界,最初是由父母所代表的,他們若能夠穩定地滿足嬰兒生理與情感的需求,嬰兒才會發展出「信任」自己與他人的能力。相反,要是早年照顧是被拒絕與不穩定的,他便傾向對世界充滿「不信任與害怕」。這樣的小孩,以及長大以後,很容易認定他人是有敵意且不可信任的;與此同時,他的自我也是弱小、無能、不值得信賴。
這種根植內心、對自身與世界的不信任感,主要發生於生命的第一年,這種童年影響使得人們傾向從環境中退縮,以自我保護。不過到了第二、第三年,不論在肌肉、知覺、語言上,小孩的掌握能力也大大提升,他面臨人生中的第二個重要階段,精神分析師 Erikson 所說的肌肉-肛門期(muscular-anal)[1]。
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年(肌肉-肛門期),嬰兒能力的發展中最重要的,是「抓住」與「放開」。這個能動性與自主性,會成為日後孩子面對衝突的反應與態度的原型。
大家可以想像,如果小嬰兒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爬行、發現事物、把東西抓緊在手中,或許把它放進嘴巴含著,然後把它丟掉,他就會穫得「自主」(autonomy),發展出自己的「意志」(will):「我能夠按自己的選擇來行動」。(推薦閱讀:當你越害怕成為失敗的父母,孩子就越擔心會讓你失望)
相反,如果小嬰兒無法發展自主,好比照顧者總是限制他的行動,不讓他東抓西摸,把他緊抓的東西拿掉,那麼,在小嬰兒心裡種下的,便是無法自主、無法按意志行動的,羞愧與懷疑(shame and doubt)。
我記得有位憂鬱症個案曾跟我說:「你得到過某個東西再放手,跟從來沒有得到過而跟自己說不想要,是兩回事。」在童年的情境中,若能夠好好抓住,就是一種心理上的擁有,亦因為擁有過,所以能夠放手——他用一句話勾勒了他的童年問題。
圖片|來源
如廁訓練,一場自由意志的親子戰爭
Winnicott 也從他多年的兒童臨床工作中[2],發現大約從十個月開始,小嬰兒因為身體活力的成熟,他學會抓住與放掉東西,這是一種尤關「支配感」的成就,他能夠充分享受當中的情緒體驗。當中所蘊含的母-嬰良好互動,使得小嬰兒會有一種「真我」(true self)活著的滿足(對應前文的「自主」及「意志」)。
「抓住」與「放開」對環境的支配感,會一直擴散到各種層面,而最著名的便是大家多少聽過由佛洛伊德提出的肛門期(anal stage)。大概從一歲開始,最晚到發展出簡單語言能力的三歲,小孩開始不能想尿就尿,他最好先告知成人、學會忍耐、在適當的時間及地點才排出便便。(同場加映:怎麼讓孩子戒掉尿布、學上廁所?「安全感」是一大關鍵)
因此,如廁訓練便成為了一個尤關「支配、自主、意志」的親子戰場。大小便被視為要受到規訓的髒東西,小孩應該對它感到嫌惡及羞愧[3]。舉個例子:
有一位母親向我求助,因為她三歲的兒子突然忍便了一個星期,以往配合好的如廁訓練都功虧一簣。探問之下才發現,在兒子忍便前,那位母親因為出國,而把他留給外婆帶了五天,期間他一直情緒不穩定,不斷詢問媽媽甚麼時候回來。因此,問題是小孩生氣了,他以忍便(用肛門「抓住」東西)來向母親抗議,表達自己的自主與意志。
這就是佛洛伊德所說,「排便意味著跟環境作主動的妥協,拒絕排便則代表著對環境的違抗」的意思。由此可見,「抓住-放開」、「忍便-排便」、「擁有-放下」,這些早期與照顧者互動的品質,會成為日後人格與行為的基礎,所以 Erikson 才指出,抓住可以代表愛與恨的方式,而放開同樣,表示把東西丟掉的憤怒,甚至是消極的處理。
強迫、控制、倔強的心,背後有著失控的恐懼
不管之後會不會放掉,但為了得到、佔據、擁有某個想要的東西,小孩子會拼盡全身力氣去爭取。然而,當這件事一直受挫或無法滿足(來自如廁訓練的「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排便」和不能擁有某物「人無能於抓緊手中的寶物」),人們長大以後,便可能變得羞怯與自我懷疑。常見的情形是,在職場上,人們想去發表意見或爭取機會,但立即感到不該,焦慮若是行動了,就會發生可怕的結果。
然而,渴望得到、佔據、擁有的慾望不會就此打道回府,一旦加上上一篇文章裡提到的「安全感缺失」,那麼人們終究會去控制、屯積某些東西,作為安慰與安全感的補償——
- 在關係上,可能會變成一個欠缺安全感,而總是需要情人報告行蹤,禁止他/她跟異性接觸,常常檢查對方手機各社交帳號的「情感控制狂」。
- 在物件上,我看過有個案由於無法相信環境的穩定、又缺乏自信,因此他必須收集大量讓他安心、能被控制的物品(家具、娃娃、玩具、寵物、動漫人偶等)。
- 在性格上,人們可能有一些旁人難以理解的原則,好比無法忍受同事碰到自己的桌子,那個舉動彷彿等同入侵個人的絕對領空,然後開始生悶氣、用酒精消毒、甚至因此跟同事吵架。
圖片|來源
結語:讓我們鼓起追求與放下的勇氣
事實上,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上文提到的問題,每個人的人格中,總會有著那些「不信任、羞怯、懷疑、控制、強迫」的成份。只是可能比較幸運,父母的教養整體上夠好、或更常遇到正向的生命經驗,使得某些人比較能夠跟自己與世界作出妥協,在問題面前,找到更適當的回應或解決方式。
因此,如果我們是比較不幸的一群,常常受到文章開頭那些現象所困擾,那也許可以試著想:
那些心中羞怯與懷疑的感覺其實來自童年,它對我們而言很真實,卻不一定是真的。如果一直被它綁住,那就算渴望的東西就在眼前,也會因著不敢伸手而錯過,不是嗎?
那些心中害怕失控與失去的感覺其實來自童年,那的確讓人很想要控制身邊的人事物,來讓自己安心,可是,今天抓緊緊的已經不再是當年抓不住的「那個東西」了。如果我們過度保護自己、控制他人,不試著放下過去(雖然在臨床上,很少人會意識到今天的問題與久遠的童年、那些可能已經無法求證的往事有關),難道這不會導致再次的失去嗎?
下一篇,我會接著上一篇和本篇,繼續書寫嬰兒的成長對今天的影響,主題是一直纏繞心頭的「罪惡感」。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rJ3S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