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回家鄉,你發現鹿上多一家便利商店;回家後你發現那邊少了個家具。這些變化,你都沒能親眼見證。
前幾天我難得回家,我弟跟我講了一段語重心長的話:「這些年你常常不在家,早出晚歸、追求自己的夢想,你都不知道,家裡面改變了多少。」他語氣很平靜,但是我可以感覺得到,這些年來家裡面的大小事情,都是由他一個人撐著,舉凡家裡面有人臨時生病、房子哪邊漏水、什麼東西壞掉,都是他處理的——尤其在爺爺過世之後。「你知道嗎,浴室的櫃子是爺爺生前的時候訂做的;冰箱旁邊的架子,也是爺爺還在的時候弄的,我們的廚房,都是爺爺自己貼磁磚貼上去的。甚至我們家浴室上方的櫥櫃木板,當初都是爺爺架的。可是隨著他年邁、離開,家裡面修繕的工作沒有人做。老爸全身都是病,媽媽年紀也大了,現在連洗衣服要爬上爬下都變得很不容易⋯⋯我能夠做的就是待在這個家裡,有什麼忙,我可以幫忙的就盡量幫忙。」我弟一邊玩天堂二,一邊若無其事的說,但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悲傷,正在慢慢醞釀。(延伸閱讀:五十歲開始的空巢期: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把孩子推出家門去)
我一開始以為,他是想念爺爺,想念他厚實的手掌、想念他像是哆啦 A 夢一般的神奇技術,可以修理家裡的各種東西⋯⋯然後想到這裡有想到我自己,我會喜歡修理東西、捏黏土、製作物品,或許或多或少,都是來自爺爺的基因。原來爺爺走了,卻還有一部分的血液流在我的身體裡。
圖片|來源
失去是改變的開始
但後來我發現,我真正感到悲傷的是,原來這麼多年來家裡一直在變化、各種我們在童年、青少年、求學階段適合我們生活的家具和物品,慢慢變得不再適合。尤其是,隨著父母越來越年邁,有些身體上面的限制也越來越多(例如膝蓋,最近全身酸痛的我很能夠體會這種感覺),很多以前他們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拿得到的東西,現在都要依照逐漸衰老的身體做一些調整。例如洗衣機放在過高的台子上,以往可以輕鬆爬上去洗衣,現在可能需要一個梯凳;由於換了免治馬桶蓋,蓋子太長立起來會打到上面的櫃子;5 樓的神明廳,每次逢年過節拜拜的時候,我們都會把煮好的菜端到 5 樓去拜,然後再拿到 1 樓大家一起圍爐,可是因為上一代年紀都大了,實在是不堪負荷每一次爬五層樓的樓梯,所以打算把神明廳搬下來⋯⋯。
這些種種,都是因為家庭成員的改變,歲月的更迭,需要做出來的調整。換句話說,因為每一個人都在長大、每一個人都在衰老,有的人出生有的人離開,所以原先很適合生活的環境,開始出現了「不適合」。這就是為什麼居家修繕如此重要,畢竟一磚一瓦,都跟著這個家庭一起長大。有時候想一想,如果可以有霍爾的移動城堡就好了,連家裡都不用打掃,自動就可以把家裡面變成「想要的形狀」。(延伸閱讀: 「結婚後要不要跟父母住?」其實要一起生活,年邁父母比你更焦慮)
「所有的改變,往往是來自於失去。」我弟跟我說,因為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某些人,所以我們不得不做出改變,才能夠繼續接下來的人生。當然,不改變也是一種選擇,只是代價是你必須忍受著某種不方便,視若無睹的碾過每天的日常(就像辦公室有一些壞掉的東西都沒有人要修、掉在地上的紙屑三天都沒有人去撿等等)。
從「知道」到「做到」
很久以前,我就從書上讀過「家庭是會長大的」的論述,家庭裡面的空間擺設、家具更迭,也要跟著家庭成員一起轉變,不過「如此切身體驗」倒是第一次。你也可以找一天,仔細觀察你家的家具、擺設、空間,和小時候你記憶中的樣子,有什麼不同?有沒有什麼東西是本來存在後來被丟棄的?有有沒有什麼是本來沒有,但後來又添購的?這些離開與加入,都成為這個家的一塊拼圖。
「對不起,我先前真的是花太少時間在家裡了。我都不知道,這些日子以來讓你如此辛苦。」我說。
「知道不重要,做到才重要。」我弟一如往常的犀利,剛好戳中了我的罩門。我心想,既然「知道」到「做到」這條路這麼長,不如現在就做吧。於是我到工具箱裡面拿了白膠、還有一些我在做模型的工具,把家裡面剝落的木板、壞掉的牆角、螺絲牙鬆脫的木門、還有很多我自己可以修補起來的東西,拿起雙手,像當年的爺爺一樣,讓它們回復成原先可以用的模樣。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有一種在其他的地方無法獲得的成就感和溫暖。
那天夜裡,我夢見了爺爺騎著腳踏車載著我,去巷口買剉冰,夏天和回吹在臉上的感覺,非常清晰。是啊,爺爺離開了,家庭轉變了,但我也長大了,我有一雙爺爺留下來的巧手,把這個逐漸轉變的家,捏成適合這個時代的我們,生活的形狀。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Xo9M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