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先天遺傳與後天教養,哪個因素最容易影響孩子成長?

性個的塑造,是由基因建構出來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其實兩者都有,而且互相作用。

許多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行為遺傳學家都致力研究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今篇讓我跟大家介紹不同的流派和學說。

後天決定論

持後天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John Broadus Watson。他曾宣稱: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裡養育他們,我可以擔保,對隨機選出的任何一名嬰兒,無論他父母的才幹、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領袖,或者乞丐和小偷。」

Watson 相信,人類的所有行為和情緒反應都是後天習得的。(同場加映:「常有人問,怎麼教出像唐鳳的天才」專訪唐光華:首先,大人不該太自以為是

他主張父母要對孩子嚴格,倡導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

在他最著名也是最具爭議的實驗,也許你都聽過:Little Albert Experiment。

他對一個只有九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一連串學習和條件反射實驗,通過同時呈現白老鼠和令人恐懼的聲音,使得本來不害怕白鼠的嬰兒 Albert(化名)對白老鼠產生了極度恐懼,而這一恐懼愈來愈廣泛,以至於小 Albert 對所有與白色毛髮相似的東西——狗、白色毛皮大衣、棉花,甚至聖誕老人面具——都感到深深恐懼。

實驗後,Watson 因為種種原因未有足夠時間去矯正小 Albert 的恐懼反應。小 Albert 的身世一直成謎,直到近十年才有人跟蹤到他的真實身分,並發現他早在 6 歲時死於腦積水。嬰兒期的實驗與他最後患病去世是否有關聯不得而知,但他對毛髮的恐懼卻幾乎肯定伴隨了他的一生。

Watson 最終沒有得到一打嬰兒來實現他的偉大理想,不過,相信後天決定論的他,自己的教養成效又是如何?我們或許可以從他孩子的人生窺探一二:他的大兒子背叛了行為主義轉學精神分析,並於 30 多歲時自殺;二兒子四處流浪,靠他的救濟生活;女兒酗酒、多次自殺;連他的外孫女也是酒精成癮者,一生中多次嘗試輕生⋯⋯。

先天決定論

持先天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優生學的創始人 Francis Galton。

1869 年,Galton 出版了《遺傳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一書,在此書中,他對傑出發明家、領袖、運動員、藝術家等人群的家庭進入了深入研究。

他發現,成功的人才確實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例如,在父母都有藝術能力的 30 個家庭中,他們的子女有 64% 也有藝術能力;在父母都沒有藝術能力的 150 個家庭中,他們的子女只有 21% 有藝術能力。

Galton 認為可以用基因來解釋為什麼有的家庭能培養出多名傑出人物,而有的家庭則一個天才都沒有。移民和難民多的社會往往能取得更為傑出的成就,原因在於「引入了珍貴血液基因」。

Galton 得出結論:天才是基因遺傳的,也就是「天生的」。遺傳的作用遠高於後天教養,優生重於教育。

先天,後天,孰輕孰重?

顯然,作為百年前的科學家,Watson 和 Galton 的研究和理論都有偏頗之處。在今天,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發展,是先天遺傳傾向和後天環境影響長期而複雜地交互作用的結果。

科學家在同卵雙胞胎、異卵雙胞胎、收養子女的對比研究中發現,智力、內向與外向、共情能力、攻擊性等等人格特質中,基因都有大約 50% 的影響,另一半的影響顯然來自後天環境。

例如,研究發現,如果雙胞胎中的其中一個受到父母的優待,或者同老師建立了親密的聯繫,那麼和他的雙胞胎兄弟或姐妹相比,他會較少表現出情感上的不安。父母對待雙胞胎的方式越不同,他們在性格和社會行為上越不相似。

基因和環境如何互相影響?

既然基因和環境都能夠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他們是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影響的呢?行為遺傳學家認為,這兩者之間的影響是無法分割的,它們以一種雙向的關係對人的發展產生影響。這種影響至少有以下三種方式:

1. 喚起基因型:環境相關(evocative genotype/environment correlations)是指兒童所經歷的環境有差異,是源於他們遺傳了不同的基因,從而誘發了他人的不同回應,而他們受到的不同對待,又會反過來強化他們的性格差異。

例如,一個天生活潑、主動的嬰兒受到的關愛,可能比一個消極、安靜的嬰兒更多,活潑的嬰兒在充滿關注的環境成長,可能會形成更擅於表達自我的性格;而天生安靜的嬰兒,則可能因為長期得不到注意,而強化了內向的特質。(推薦閱讀:「一直很難全心投入一段感情」排斥親近,可能與童年經驗有關

2. 被動基因型:環境相關(passive genotype/environment correlations)是指父母為孩子提供的家庭環境受父母自身基因的影響,加上孩子本身也遺傳了父母的基因,所以,孩子所生存的環境與他們自身的基因是相互關聯的。

例如,先天具有運動員素質的父母,可能會營造運動型的家庭環境,帶孩子去參加體育活動,與此同時,孩子也可能遺傳了父母的運動天賦。因此,運動員父母的孩子可能因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而喜歡運動,而且這兩種影響緊密相連。

3. 主動基因型:環境相關(active genotype/environment correlations)是指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人會為自己選擇不同的「環境場所」,這些場所對他們將來的社交、情感和智力發展有很大影響。

例如,體格健壯的兒童把更多的時間消磨在運動場上,有音樂天才的兒童會參加各種樂團,外向的孩子經常邀請朋友來自己家,喜歡參與社交活動。他們的主動選擇會慢慢增強彼此間的差異。


圖片|來源

家庭教育的用武之地?

可見,孩子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並不是由父母隨意塑造的,他們攜帶的先天遺傳密碼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決定了他們是會成長為一條「龍」還是一隻「蟲」(在這裡,「龍」和「蟲」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是代表了不同特質、不同類型的人才)。

父母的影響在於提供最適合孩子天性的養育環境。

從基因和環境相互影響的三種主要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的影響主要在孩子的童年期,這時候孩子還不能隨意選擇朋友和環境,他們處在父母為他們創設的家庭環境中,受到喚起基因型和被動基因型與環境的相關影響。

因此,父母要利用好這段寶貴的時光,有意識地觀察與開發孩子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品格,為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以使他們長大離開家到學校、社會之後,能夠主動為自己選擇和創造更好的環境,最終,成長為自己所能成為的最好的「龍」或是最好的「蟲」。

參考資料:

Weiner, E. (2016). The geography of genius: a search for the worlds most creative places from ancient Athens to Silicon Valle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Shaffer, D. R. (2012).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Vancouver: Crane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OPA Channel 延伸內容(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蒙特梭利教師:面對孩子的壞行為,愈心急解決愈氣餒?

心理學解釋:孩子說「我不要分給你」,未必等如自私

【動畫】孩子能力,先天決定?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1unJs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