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人生第一個三角關係,就是家庭關係

從小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將會如何影響他們未來的親密關係?對此有多方心理學解釋角度。本篇文章依據比較傳統的教養理論而提出部分看法,或許能幫助你有更多思考。

文|王璽

人生第一個三角關係,就是家庭

我女兒不想談戀愛……,

父母生病,孩子吃藥。

氣質雍容華貴,穿著精緻得體,眼神裡透著精明,這樣一位中年女性,她會因何而來呢?

一坐下她就開門見山:「我最近很煩,很擔心一件事情,我女兒好像不太願意談戀愛呢。」

問她女兒多大了,她說十六歲。

我很好奇:「她才十六歲,這個擔心是否太早了?」

她說:「我知道妳一定覺得奇怪,別的家長都害怕孩子太早談戀愛,為什麼我會擔心女兒不願意談戀愛。」

原來,剛升高一的女兒最近頻頻表現出對男生的反感,回家告訴家人誰誰談戀愛時,流露出對女生的鄙視,認為那些女生為了一個男生要死要活特別讓人看不起,還再三跟家人強調:「我是不會談戀愛的,我對男生一點興趣也沒有。」

當媽的開玩笑:「等妳再長大一點就喜歡男生了,以後妳會戀愛,會結婚,將來我還等著抱孫子呢。」

聞此言,女兒反應激烈:「別跟我說這種話,好噁心。」

當媽的嚇一跳,心裡暗自犯起了嘀咕,因為早在幾年前,她就有些隱隱的不安了。這個不安來自女兒的打扮,女兒長相清秀,卻不喜歡留長髮、不喜歡漂亮衣服、不喜歡化妝品。一句話,別的女孩子喜歡的東西她都不喜歡。

她說:「這孩子,不會是同性戀吧?」

在她的描述裡,她的家庭很幸福和睦。她是家中獨生女,為了方便彼此照應,婚後她和父母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和父母、老公、女兒的關係都很好,父母身體健康,老公寬厚善良,女兒聽話懂事,一家人生活舒適優渥,幾乎沒有什麼衝突,她實在想不通女兒的表現是哪裡出了問題。

很多時候,來訪者因為某個困惑而來,但對於困惑的源頭卻毫無察覺,這時候,往往需要一些輔助工具來說明諮詢,比如沙盤、繪畫、房樹人等。

我遞給她一張白紙,一支筆,請她寫下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樣東西,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事物。


圖片|來源

她幾乎未加思索,直接揮筆寫出了前四個,準備寫第五個的時候她有些猶豫,抬頭看著我:「王老師,可以同時寫兩個嗎?我家有一隻貓,有一條狗,牠們對我都很重要。」

我點頭同意,她如釋重負,寫好後遞給了我。我接過來一看,她寫下的順序依次是:女兒、父親、母親、我自己、胖胖和嘟嘟。她突然笑了:「哎呀,好像漏了我老公。他在我們家是末等公民,他自己也經常說他沒有貓狗重要。」

這話我信。連貓和狗都雙雙上榜了,她老公在家裡的地位可想而知。

說起老公,她的神情一下子變得有些複雜:「怎麼說呢,他人很好,就是太老實了,老實得有些窩囊。說實在的,當初追我的人很多,我根本就看不上他,也沒想到會嫁給他。」

那為何最終還是選擇了他?

她說:「我爸媽喜歡他呀。我爸爸一向看人很準,說他忠厚可靠,脾氣性格最適合我,所以我聽從了爸爸的意見。」

聽從爸爸的意見嫁給了他,並不代表她內心喜歡、認可並接受了這個男人。

她很漂亮,工作體面、能力很強,賺錢遠比老公多,一切的一切決定了在這段婚姻中,她為王、他為臣,她從骨子裡看不起他,卻又離不開他,一方面忌憚於父母對他的喜歡;另一方面,在他面前,她有強烈的優越感,她喜歡理直氣壯的享受他對自己的照顧與付出。但她又實在嫌棄他的無能,所以當她懷孕的時候,就在心裡做出了一個決定:孩子以後決不能像他。(延伸閱讀:結婚前的十種價值觀討論:問問他,你想創造哪一種親密關係?

孩子出生以後,她的確有意無意的在孩子和老公之間豎起了一道屏障。女兒年幼時由外婆、外公和阿姨照顧,上幼兒園後由外婆、外公接送,上學後由她這個當媽的親自管教和輔導學習。

在這個家裡,女兒和她關係最緊密,爸爸彷彿被隱身了。這個男人除了每天上下班,回家做點家事,和女兒之間幾乎沒有交談、互動的機會。在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上,他都插不上手,完全被排斥了。

在潛意識裡,她一直認為把女兒和丈夫隔離開是對的,她不希望女兒的脾氣性格像丈夫。

孩子最善於觀察和捕捉家庭成員的關係。人小鬼大的女兒照貓畫虎,對爸爸也頤指氣使,全無敬畏。爸爸對女兒百般疼愛,一句重話都捨不得說。在他心裡,家裡不過又多了一位需要他包容伺候的小公主而已。

有一次諮詢,她把女兒帶來了。

她一直想帶女兒來,是因為心裡還有許多擔憂。跟女兒交談之後,我發現她的確如她母親所擔心的那樣,有明顯的憂鬱、焦慮情緒。

這個外表秀氣的女生,內心有太多糾結與恐懼。她不知道該怎麼跟別人打交道,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和同學、老師的關係,不知道不同的場合該說什麼話。從小到大,她習慣了依賴家人,自己不敢做任何決定,更不敢去冒險,尤其去到陌生的地方,會表現得特別膽怯。比方說,如果要她一個人坐公車、地鐵去參加什麼活動,她會提前幾天就陷入焦慮之中。

這個在家裡被無限滿足、寵愛的女生,是典型的窩裡橫,一旦到了家以外的地方,窩裡橫就變成了手足無措的嬰兒。外面的世界對她而言,是如此的未知而可怕。

這個女生的種種表現,無疑是和父親的關係出了問題。

一個人童年與母親的關係決定其一生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親對兒女的成長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尤其是父女關係,很多時候父親對女兒的影響甚至遠遠超過母親。被父親疼愛、肯定、支持的女兒,往往在自尊、自信、安全感甚至智力水準上有較好的表現。父女關係模式甚至會決定女兒未來的婚姻品質、與配偶相處及兩性關係模式。

對孩子的教育裡,母親代表溫柔、照顧、陪伴、愛心,父親代表力量、秩序、權威、規則。缺少任何一方的支撐,孩子都容易出問題。

三歲以下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在他們眼裡,整個世界都是無條件圍繞著自己來運轉的。但三歲之後,孩子在家長的教育引導下,會慢慢產生約束自己的意識,對外部世界的運轉方式會逐漸有所了解。他們要學著用被社會認同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時候就會開始建立規則意識了,而在這個階段,父親的介入顯得特別重要。

相比母親,父親更能為孩子建立界限和規則意識。

一個人的規則意識首先要從家裡開始建立,要先認同了家裡的規矩,才能循序漸進的去認同社會的規矩。在很多女人強勢的家庭裡,妻子容易對丈夫嚴厲苛刻,對孩子則心軟、耳根子軟,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表現出過度的溺愛與控制,沒有原則、沒有規矩。

如此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孩子說話毫不顧及他人感受,做事隨心所欲、大膽超出常規,有的媽媽對此還很得意,覺得我們的孩子天性多自由。這些媽媽想不到的是,這樣的孩子,養在自己家裡可以,一旦到了校園裡、社會上,幾乎是人見人厭、人見人躲,不受人歡迎,更難以被環境和群體接納。

不認同父親並缺少父親引導的孩子,長大後很難適應外部世界的規則,會恐懼權威,內心沒有自信和安全感,做事缺乏耐力和韌性。父愛的缺席,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戀愛價值觀。(延伸閱讀:父女關係,如何深切影響女兒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她說:「過去我還挺自豪的,總覺得女兒跟我好,離不開我,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肯定。我心裡一直希望女兒像我,從沒想到她也需要認同她爸爸。」

緊接著她又說:「我跟我爸爸關係就很好,我很認同他。」

我開玩笑說:「認同到婚姻大事都要聽他的。」

她笑了,突然眼圈有些泛紅:「其實,有時候我也挺怨他的。」

談到和父母的關係時,她發現自己心裡竟然隱藏了那麼多不滿。從小到大,因為家境優越,父母在物質上充分滿足了她,但另一方面也很控制她,具體表現在要求她聽話、順從,學習要好,做人要正直,她經常因為一些小小的錯誤被父母責罵,有時甚至會打她。

記得有一次,步入青春期的她和男生約會被父親發現了,父親什麼也不問劈頭就甩了她兩個大耳光,打得她頭暈目眩、羞愧難當,母親還在一旁說風涼話:「妳爸爸打妳都是為妳好,妳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她反省的結果就是再也不敢輕易和男生靠近了,甚至再有人熱烈追求她,她都覺得是在害自己,不但不為之感動,還會對對方心生反感。

選擇嫁給丈夫,雖然首先考慮到父母的喜歡,有孝順、滿足父母心願的意思,但其實找一個遠遠不如自己的男人,正是她所需要的。

女孩子找丈夫,一般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找和自己父親特別相像的男人,一種是找和父親截然不同的男人。她顯然選擇了後者。

她仔細回憶起來,在婚前為數不多的戀愛經歷中,她往往第一時間就會否決跟父親相似的男人。這些男人的優秀,恰恰成了他們的阻礙,因為優秀的男性於她而言意味著強大,也意味著巨大的壓力,容易誘發她內在的自卑和弱小感。在寬厚善良、平庸無能的丈夫面前,她可以高高在上為所欲為,這讓她感覺很好,很有安全感和掌控感。所以她在婚姻中一邊輕視、壓制丈夫,一邊又離不開丈夫。

從小到大,她雖然順從父母,但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憤恨一直都在,只是她沒有意識到。她更未曾意識到的是,她把自己對父母積壓已久的憤怒和怨恨都投射到了丈夫身上。在丈夫面前處處逞強、驕橫任性,透過對丈夫的打壓和貶損,來補償自己過去在父母那裡遭受的打壓和貶損。

以父親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丈夫,她最終變得如父親一般控制、強勢。

潛意識中,她把年輕時和父母關係裡自己無力面對、解決的心結,轉移到了自己的婚姻裡,試圖在和丈夫的關係中去解決、去修正。這樣做,就好比張三原本應該和李四打官司,卻硬要去和不相干的王五打,結果可想而知。

多年來對丈夫的忽略和輕視、極不對等的夫妻關係,最終都呈現在女兒的狀態裡。女兒怯弱不自信、排斥異性的背後,缺少了對父親的認可和父性力量的支撐。

對孩子來講,人生第一個三角關係就是家庭關係。


圖片|來源

如果父母和孩子組成的三角關係能夠均衡發展,對孩子的性格、情感發展、獨立性都有好處。如果父母雙方力量失衡,孩子的存在也會被削弱,容易出現各種身心症狀。這就是所謂的父母生病,孩子吃藥。

談起深愛的女兒,她心疼得直掉眼淚:「這麼多年來,我老是在女兒面前貶低她爸,有意無意的不讓她和爸爸多接近,孩子心裡肯定很難受吧。想想我真傻,哪有孩子不愛自己爸爸的呢。妳說,我現在調整還來得及嗎,會不會晚了?」

我說:「我不知道晚不晚,但調整,肯定比不調整要好。」

治癒你

子女對婚戀情感的態度,大多與父母的婚姻模式有關。妻子如果嫌棄丈夫,不希望孩子像丈夫,往往會有意無意在丈夫和孩子之間豎起一道屏障,不讓他們靠得太近。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會對異性交往感到陌生和害怕,不太容易進入親密關係。(推薦給你:關係心理學:如何建立深度交流的親密關係?

本文摘自王璽《人生很難,你可以不必假裝強大》。由大是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人生很難,你可以不必假裝強大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6fmq6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