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依附悖論:也許父母們都搞錯了,什麼才是正確的教養方式

從依附理論看父母常見的教養迷思。孩子小時候越依賴,長大後就越無法獨立自主嗎?其實,在嬰兒時期,他們反而需要被建立非常充足的安全感;你給得越飽滿,未來他們就越能獨當一面。

撰寫依附理論以來,隨著我越寫越深,越是打破我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教養觀念。

在這篇文章裡面,我想要用依附理論,打破兩個父母在教養上的迷思:「越是讓孩子依賴,孩子就越沒有辦法獨立自主?」以及「不干涉孩子的交友圈,孩子就會交到壞朋友?」透過依附理論的研究,我希望能讓父母重新審視自己的原先良善的發心,為何會搞砸孩子的成長過程,讓孩子走上叛逆與隱瞞父母的道路。


圖片|來源

依賴父母的孩子,將造就過度溺愛的結果?

許多父母,都有著這樣的感覺,他們覺得孩子越是依賴自己,就越會造成溺愛,孩子會長不大、沒有辦法獨立自主;漸漸地,將會成為爸寶、媽寶。於是這些孩子的父母,便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撒嬌、討抱抱;孩子在路上跌倒了,要他們不准哭、不准鬧,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教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卻不知道,孩子要獨立,最需要的反而是父母的擁抱與撫摸.......。

人們生來,就有依賴照顧者的本能,為了防止脆弱的身心被外在的威脅所害,嬰兒在出生時,便會透過哭泣與撒嬌,來尋求父母的愛。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嬰幼兒非常的脆弱,他們必須要確保自己遭逢危機時,父母會在他們身邊;即便沒有遭逢威脅時,他們也會本能式地尋求父母的安撫,來確保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式緊密的。這樣的行為,稱為維持接近性(maintaining proximity),是孩子確保自己和父母之間依附關係的重要行為。 

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依附行為,要經過一到兩年的時間才會穩定下來。在這段時間之中,孩子會亟需父母的陪伴,即便沒有威脅發生時,孩子依然希望父母能不斷地陪在身旁、處在孩子視線所及之處;如果父母離開,他們就會變得很焦躁、哭泣等等,以喚起父母的注意。(延伸閱讀:依附理論的背後:我們都可能有未被滿足的人際連結需求

神奇的是,在父母如此呵護下的孩子,將能透過父母的擁抱與撫摸,讓原先焦躁的情緒平靜下來,讓他們的腎上腺素快速的下降,回到充滿安全感的境地裡。事實上,在兩歲之前,只要父母陪在身旁,孩子其實是可以自然地去探索這個世界的。譬如自動自發地去玩積木,拼湊出自己喜歡的形狀,自然地去玩小汽車玩具,觀察汽車在地上奔馳並歡呼著:只要父母在場,他們並不會黏在父母身上,反而會以父母為中心,探索四周的世界;而到了兩歲之後,即便父母不再場,他們也可以自發性地去完成他們想要嘗試的事情,自在地去探索世界的奧妙。

相反的,如果那些被要求要獨立的孩子,他們會對父母變得很畏懼;在父母試圖靠近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不理睬父母,無論父母是否在場都一樣,他們會把父母晾在一旁,父母在不在對他們而言都無所謂。你或許會問,這樣不是很好嗎?孩子不是很獨立嗎?

但是,這些孩子在情緒調適上,卻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前面提到,那些受到父母呵護,能夠得到父母維持接近性行為的孩子,是能夠透過父母的親近,讓原先忐忑不安的心情獲得調適、釋放壓力賀爾蒙;但這些被逼著從小就不准哭、不准依賴的孩子,他們是沒有辦法藉由父母得靠近來獲得壓力舒緩的。因為對他們而言,父母是帶給他們壓力的源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並沒有辦法將父母作為情緒調節的對象,因為他們會害怕與父母靠近。

雖然,這些孩子看似成功地獨立了,但他們卻成了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連結的人,他們凡事獨來獨往,不擅長尋求壓力排解的出口,就好像《誰是被害者》裡面的徐海茵,正是這樣的角色。因為父親帶著她去自殺,母親又長年懷念父親,使得他無法與母親親近,雖然工作能力極強,但卻沒辦法與任何人談心。

我想,做為父母的人,希望孩子獨立,應該是成為一個可以有能力自給自足,又有能力與人共處、尋求支持與安慰的人吧!那麼,好好呵護孩子的情緒需求,讓孩子好好地依賴父母,才是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個性的真實之道。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所以要緊盯他們的交友狀況?

另一個讓父母很擔心的時期,其實就是孩子的青春期。許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認知,覺得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被帶壞、很容易交到壞朋友,所以要緊盯孩子的交友狀況,好讓孩子能一五一十地讓父母知道他們的生活概況;但是,對孩子而言,這其實是一種無形中的壓力,而事實上,根據研究,被父母盯得越緊的孩子,反而越容易叛逆、越容易交到壞朋友。

根據譚子文與張楓明(2013)所發表的研究指出, 孩子與父親、母親、同儕、老師的依附關係如果越好,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會越好,也越不容易結交有偏差行為的壞朋友,自然而然也就比較不會出現偏差行為。

什麼是與父親、母親、同儕、老師的依附關係呢?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會願意和父母分享祕密、信任父母、信賴老師、與同學相處融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與父親、母親、同儕、老師的依附關係是綁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越融洽,他們和老師及其他朋友的關係也會越融洽。

聽到這裡,你也許會很疑惑,難道孩子到了青春期,不會去結交壞朋友,然後就不理父母親了嗎?答案是不會。

根據 Hirschi(1969)的社會控制理論發現,當孩子與父母的依附關係良好時,他們便會認同與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主動向父母徵求意見、和父母分享精神生活。在此同時,他們也會去接觸有著相同價值觀的益友,同時接受老師的意見。

或許你會覺得這很奇妙,為什麼和父母有良好依附關係的孩子,也能和朋友、老師有好的依附關係呢?這是因為,我們的依附關係是具有多重依附 (multiple attachments)的能力的,當我們小時候和父母發展出好的依附關係,長大之後也會比較容易信任別人,自然也能和老師、朋友發展出信任的關係;再大一點,則也會對伴侶抱持著可以信任、互助合作的想法。反倒是那些與父母依附連結薄弱的孩子,會漠視老師的意見,認為父母跟老師都很煩。

那些漠視父母、老師意見的人,因為物以類聚的關係會聚在一起,一同去從事一些所謂的社會偏差行為;因為對這些人而言,他們沒有辦法獲得「正統教育」的認同、「依附關係」的溫暖,反而會找尋找其他同病相憐的人群聚在一起。再加上前面提到,好的依附關係其實是有助於孩子消化內心壓力的,這些不受關懷的孩子,壓力通常也會比較大,自然而然也就比較難做好衝動管理。在他們聚在一起時,他們反而有可能一起去破壞傳統社會規範、嘗試更多冒險刺激的行為,如抽菸、飲酒、危險性行為等等。(編輯推薦:面對孩子青春期:同理不是「討好」,容忍不是「放縱」


圖片|來源

試著讓我們想想,如果你對你的孩子有著嚴格的規範,孩子和同學出門,就要細問孩子出去玩的細節、會到幾點回家、有幾個人出門、留下同學的手機,採取如此緊迫盯人的行為;甚至是跟蹤孩子,看看孩子是否是瞞著自己交了男朋友,或是要求孩子把悠遊卡的刷卡紀錄拿給自己看、破解孩子臉書帳號密碼,緊盯孩子和同儕的聊天紀錄,孩子會舒服嗎?他們會對父母產生信任感嗎?

這些孩子,無法得到父母的信任,也無法信任父母,最終的結果反而是和父母疏遠,更容易和那些所謂社會偏差行為的同儕混在一起,父母的苦衷豈不是都白費了,反而親手將孩子推向他們最不想要的地方去呢?

對於父母的擔憂,我完全可以了解,有太多的新聞整天在增加父母對青少年的恐懼與擔憂了:外拍被攝影師強暴、和網友約會逃家到南部、被不明人士誘拐失蹤等等。然而,我們回過頭來想,既然孩子和父母有著良好的依附關係時,會自然而然地吸納父母的價值觀,那麼孩子是否本身就具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呢?那些總是想要找偏差行為青少年取暖的孩子,有多少成分是來自於父母緊迫盯人的態度,使得他們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權,逼得他們不得已去找這些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發洩壓力、逃家取暖呢?

回歸依附的基本觀念:安全感,來自這兩大功能與三大要素

做父母的,確實很辛苦,但請別因為自己的焦慮與擔憂,破壞了自己和孩子之間良好的依附連結。請記得,好的依附連結,就是最好的情緒調適系統,若你希望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依附連結,那麼你需要的是發揮依附的兩大功能與三大步驟:

安全避風港的功能

當孩子遭逢威脅時,父母或照顧者,要能夠擔任孩子的避風港,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要成為安全避風港的三大步驟分別是:

  1. 適時出現:當孩子遭逢威脅時,能夠適時出現在孩子身邊。
  2. 敏感覺察:當你出現在孩子的身邊時,你能夠敏感地覺察到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3. 給予支持:在你知道孩子的需求時,你能夠給予孩子物理上與心理上的支持。請記得,這並不是要你幫孩子解決一切問題,而是陪著孩子,一起解決眼前的問題。你不需要責罵,也不需要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搶過來做。試著教孩子釣魚吧,就從認識魚竿開始。

安全堡壘的功能

當孩子安然無恙時,陪在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如果她有需要的時候,你會適時伸出援手,她沒有需要的時候,你就只是靜靜地陪著,扮演守護孩子的城堡。這和放任孩子不管是不同的,放任孩子不管是指完全不理會孩子,總是把孩子一個人丟在沒有人看顧的地方,使得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可能會誤觸火爐或電線等等;這也和過度掌控孩子是不同的,過度掌控孩子的父母親,可能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硬要教孩子如何拼積木才是正確的,不斷給予孩子標準答案,把自己的思想施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失去自由發展的空間。

扮演一個在旁邊陪伴的安全堡壘吧!不至於太疏遠,也不至於太親近,才是最舒適的距離。(推薦閱讀:「想找個跟爸爸一樣的男朋友」父母依附關係,如何影響孩子交友?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53vJr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