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 i 世代」嗎?i 世代,指的是出生於 1995 年至 2012 年的一代,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是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從 X 世代、千禧世代到 i 世代,對性別平權的想法會更加進步嗎?
文|珍.特溫格
性別的內涵已經跟過去不同。史丹佛大學有位心理學教授要求班上的同學依照性別分組,無論怎麼分,就是會超過兩組。大多數學生會分到男生組和女生組,但有相當人數的同學決定把自己的組別稱為「性別去死組」(Fuck Gender)。這些同學表示不想在性別上被分類──他們寧願不要性別標籤。
部分受到跨性別人士的啟發,一種新思潮已經出現,主張性別可以「流動」──不只可以改變,更不是區區兩個類別所能涵括。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16 歲的兒子傑登在 2015 年穿裙子參加畢業舞會,轟動一時;
布朗大學的大四學生賈斯蒂斯.蓋恩斯(Justice Gaines)在 2016 年接受校刊訪問時,要求文章內用 xe、xem、xyr(去性別人稱代名詞)稱呼他,導致該篇文章中出現了「xe 表示,對於幫助 xyr 的同伴應付當時狀況,xe 覺得很有壓力」這種句子;
有些人則偏好用「They」(「他們」)當作單數代名詞,例如麥莉.希拉2015 年的約會對象泰勒.福特。麥莉在 Instagram 上是這麼形容泰勒的:「一個酷兒,一個跨越種族、沒有性別的人,用 they/them/theirs 當自己的代名詞。」泰勒曾表示:「我的整個人生都被教導性別只有兩種。我以為縮著身體就能找到容身之處,結果那裡根本容不下我。」
這波性別流動的運動,可能正在加速發展,但還遠遠不到引起普遍迴響或成為一般經驗的程度。在眾人的眼裡,你不是男性就是女性,而且容不下中間狀態。凱特琳.詹納從男性變成女性的過程中,曾以男性身分接受美國記者黛安.索耶(Diane Sawyer)的專訪,當時她留著稍長的頭髮,但穿著男裝。後來她才轉趨低調,花了四個月把外表改造成女性。凱特琳.詹納的例子符合傳統的二元性別概念受訪時是男性,後來則變成性感、衣著暴露,登上《浮華世界》雜誌封面的女性。她沒有辦法選擇(或不願意)介於兩者之間,至少公開場合是如此。(延伸閱讀:如果我的性別認同,男生和女生一樣多:山姆.史密斯的稱謂反思)
美國社會不但還沒接受性別流動,而且還持續在為性別平權的議題角力。許多論辯都和家庭責任有關:誰照顧寶寶?誰打掃房子?誰出去上班?我在教心理學的時候播放過一段影片,片中年幼的小孩回答上述問題時,絲毫不猶豫:他們指著芭比娃娃,說她負責照顧寶寶和打掃房子;再指著肯尼,說他出去上班。
提倡接納職業婦女的社會運動雖然成果豐碩,但是尚未大功告成。1977 到 1990 年代中期,有越來越多美國人認為職業婦女同樣可以和子女建立溫馨的關係,不會遜於家庭主婦(見圖 9.4)。2010 年之後,支持職業婦女的比率穩定增長。不久前已經有四分之三的 12 年級生認為,職業婦女和子女的關係不會遜於家庭主婦。除此之外,半數以上的 i 世代都不同意「母親有工作會令學齡前兒童受苦」(見圖 9.5)。18 歲的普莉希拉認為母親如果有工作,對母女都有好處。她寫道:「小朋友去幼稚園會學到很多,也可以跟同齡的小孩交朋友。我雖然迫不及待想生孩子,但我知道自己也會想工作。我認為小朋友會見識到母親的工作倫理,並成長為堅強的人。」
i 世代對性別平權的堅信程度,史無前例。這可能跟童年經歷有關:2015 年有三分之二的 12 年級學生表示,母親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有工作,或大部分時間都有工作。1976 年生的嬰兒潮世代當中,有相同經歷的比率還不到一半。
不過性別平權的支持者不應太早慶祝。上述調查還詢問受訪者是否認為「男主外,女主內」是最佳安排。不贊成這種古板家庭分工的比率,在 1990 年代初期達到頂峰,但隨後又下降。12 年級生不同意「丈夫應該負責決定家中所有的重要事務」的比率,也在 1990 年代達到最高峰(70%),到了 2015 年卻降至61%。與先前的上升趨勢背道而馳不說,女性的職場處境在二十年間持續進步,結果對家庭分工的態度卻往更為傳統的方向靠攏,令人震驚。不過 2014 年開始出現的早期跡象顯示,i 世代的青少年和年輕人未來會翻轉這樣的趨勢,他們對性別分工的態度會符合他們對其他性別平權的看法,並阻擋由千禧世代帶起的倒退(見圖9.6)。
這種趨向傳統價值的轉變,可能源自我們在上一章探討的趨勢:談戀愛的年輕人變少了,可能導致青少年以更傳統的眼光看待男女關係。青少年可能會認為,如果想避免陷入性別角色框架,乾脆不要結婚,甚至不要同居就好。i 世代也可能認為母親去工作雖然不會傷害子女,但待在家裡才是「最好的安排」(這是調查題目的原話)。社會學家大衛.柯特(David Cotter)和喬安娜.佩平(Joanna Pepin)則另有看法,兩人指出,上述兩個問題和其他關於職業婦女的題目不同,都明確提到男性,這代表受訪者的態度之所以轉趨保守,可能是因為他們寄望男性回到養家的傳統角色。
這些人似乎在說:女人也許必須工作,但男人如果能再度成為男人,不是也很好?有些 i 世代認為依循傳統的勞務分工最好,但他們也了解這在經濟上不見得可行。
19 歲的卡莉說:「以我個人來講,如果我有孩子了,我會想留在家裡,至少等到他們去上學。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其他人會有不同的需要和欲望。我相信如果可以,會有更多女性願意留在家裡,但是她們沒辦法,因為現在就算父母都在上班,也只能勉強維持家計。」
19 歲的凡妮莎沒有信心兼顧工作和孩子。她寫道:「即使下班後有六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妳下了班還是會累癱,這時候小孩如果需要照顧,妳也沒辦法那麼盡心盡力。我覺得父母至少有一人不外出工作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但是好像有點不切實際。」
12 歲的哈珀告訴我:「我覺得同時要工作和養小孩,壓力一定很大,因為妳要上班,回了家還要顧小孩,這樣根本沒有時間好好休息。我寧願把上班的時間拿來留在家裡,也不要累了一整天之後,又要對付三個小孩。」
研究發現,雙親都有工作的孩子,在學業上和情緒上都不會有問題,不過 i 世代似乎比較擔心自己和伴侶。他們都還沒有開始面對,語氣卻已經帶著疲累。(延伸閱讀:「生孩子並非人生選項」為什麼當代的我們對生育不再感興趣?)
世代差距方面,跟LGBT 議題一樣,我們可以透過檢視最新資料來了解。對於性別角色的態度方面,資料顯示的結果相當令人意外:i 世代、千禧世代、X 世代的差距相當小,只有到 70 幾歲的「沉默的一代」,態度才出現決定性的轉變:往更為傳統的方向靠攏。至少在性別觀念上,i 世代或較年輕的千禧世代並不會比 40 幾歲的 X 世代進步多少,跟較年長的千禧世代(年紀接近 30 歲和 30 歲出頭)相比則沒有區別(見圖9.7)。
換句話說,從對於性別角色的態度來看,世代的差距並沒有擴大。這和 LGBT 議題相反:i 世代和千禧世代的觀點,與先前幾個世代有著明顯的差距。
本文摘自珍.特溫格的《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由大家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cGoPu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