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議題又深又廣,這一課,我們來聊聊把老人家常見吃藥當吃補的錯誤觀念吧!
圖片|來源
文|詹鼎正
常「逛」醫院的老人家有兩種,一種是有過度慮病的傾向,只要一點點不對勁就超級緊張,想直奔醫院立刻處理問題;或是明明沒什麼大礙,卻一天到晚擔憂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
還有一種常「逛」醫院的情況,則真的是身體有疾病,可是他不舒服的地方實在很多,心臟科、新陳代謝科、肝膽胃腸科……一科科看下來,變得三不五時就要跑醫院或跑診所,每看一科假設平均開五顆藥,看四科就是二十顆藥,晚輩看到難免擔心:一次吃這麼多藥,這樣好嗎?
如果是前一種太過慮病的狀況,我會建議去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的專業協助;如果是後一種狀況,我則會建議老人家要把求醫過程化繁為簡,大部分的病都給同一位醫生看,如此開藥時也可視情況做整合,目標是用最少的藥來治最多的病。
老人家因為身體的恆定性不如年輕時這麼穩定平衡,加上上了年紀以後,很多長輩身上都同時有好幾種不同的慢性病,如果真的要按照症狀一一掛號,可能就得看很多科別。像這種情況,正是高齡醫學想要協助患者解決的問題。我們老人科強調的重點是「全人醫療」,我們看的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整個病人」,希望能夠同時照顧到長輩的生理、心理甚至社會層面的需求。我們在處理老人家的多重疾病時,也會把病人的平均餘命、身心狀態、病人與家屬對治療方式的偏好、藥物與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等因素也都考慮進去,簡單說,就是為長輩做一個「客製化」的治療計畫。
由同一位醫生看大部分的病,還有一個好處:方便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幫老人家盤點過去吃的藥,按照長輩當前的需求予以增減,考量會比較全面。
有些長輩會希望我幫他們「改」某個醫師開的藥,對此,我會誠懇跟長輩們溝通,每位醫師開藥的邏輯未必相同,我們不便去「改」其他醫師的藥,若長輩希望由我來診療,最好就是絕大部分的藥從我這裡開,除非是有一些特殊限制,比如說,有些藥物規定就只能由神經科開出,那又另當別論,長輩就必須自己再另外去掛這一科。
有些長輩或許會問:「不是每間醫院都有老人科啊,我家附近的醫院都沒有老人科怎麼辦?難道要我大老遠去別的縣市看老人科嗎?」
只要盡可能讓同一位醫師照顧老人家大部分的疾病就好,倒不限於非得要看老人科不可。若病人所在地區沒有老人科,找家醫科或內科醫師也是可以的,只要受過內科基本訓練的醫師,都可以處理老人常見的慢性病。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位自己可以信賴託付的醫師,一來可避免奔波醫院之苦,二來又可以得到整合性的治療方案,這才是我所要強調的重點。
詹醫師小叮嚀
建議盡可能讓同一位醫師照顧老人家大部分的疾病,一來可避免奔波醫院之苦,二來又可以得到整合性的治療方案,同時照顧到長輩的生理、心理甚至社會層面的需求。
本文摘錄自詹鼎正《顧爸媽,這樣做最安心》,由天下文化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BS74r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