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的性別真心話,從青春期的告白經驗理解性別多元,才發現,塑造「讓每個人好好長成一個人」的環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在女人迷的寫作,從去年的母親節,又過到了今年的母親節。今年的我,沈澱了許久,發現自己成為母親後,才真真切切知道塑造一個「讓每個人好好長成一個人」的環境多麼重要。於是我要說的是,讓我們繼續努力在性別議題上,塑造更容納多元的環境,讓每個人好好長成一個人。
十五年前,我在英國寫碩士論文,主題是辨識語言教材文本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以避免性別歧視透過各類教育形式移植入腦入心。那個時候,我也第一次跟一個照顧我無微不至、但我當下並不知道是同志的男同學告白,然後被拒絕,也促使他反而對我出櫃了他的同性性傾向。同時,我也想起了中學時,曾經被兩個女同學照顧得無微不至,最後,他們向我告白她們對我的真實情愫、但我無以回應的青澀記憶。
原來,多元性別的你們一直都在我的身邊,原來,我從來沒有刻意用不同的眼光對待你們,似乎是對的,而且我還甚至珍惜著發生在我們之間,如此真切但奈何是一場場美麗誤會的感情。
英國一場告白被拒那一天開始,我再次意識到自己非但沒有橫生恐懼,或荒謬地由愛生恨,反而由愛更生愛,更去努力瞭解和支持同性性傾向的每個個體,其實大家無論性別,就是單純一個人類,獨特而美好,即便跟我的性別認同這麼不一樣,但在真愛的世界中,許多人希望遇到某人讓自己說出「就是你了,我不需要再汲汲營營尋尋覓覓,只想安定有個實質家庭,來給自己生存的力量」的這種需求,卻也這麼一樣。(推薦閱讀:同志讓我成為更好的人:我是直同志,我就是他們)
圖片|來源
回頭說到十五年前的英國後續,我就這樣陪著最要好的麻吉勇敢尋覓愛,這段過程中我也長出了「Gay達 (雷達)」,而他則追到了他的此生伴侶。選擇留在英國的他們,使用同性伴侶關係(Civil Partnership)登記結婚,甚至透過完備的社會福利制度,找到卵子捐贈和孕產代理人,生了一對迷人的雙胞胎,現在平凡、幸福且穩定地全職工作和家庭生活。
我們一英一台,還是遠距在網路上維持東家長西家短、經常靠北另一半的莫逆之交,也開始不時互炸小孩照片或在教養上貌似不同派別而零時差鬥嘴碎碎念媽爸經。而每隔幾年,就會飛到英國探望他們一家四口,阿皮也一直掛在嘴邊自己的英國好友怎樣怎樣,或是在我們讀完《Daddy Papa and Me》繪本,說出好希望自己也有兩個爸爸的童言童語。
這輩子我最遺憾的事情,之一,應該就是他們在註冊處登記時,我沒有辦法買機票飛去英國在現場大哭;絕對不是哭自己「曾被他照顧得無微不至而表白,他卻驚慌失措但溫柔地說他真的不愛女人」這一件事。我是誠心為他感動,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些地方,是能夠讓他安心認同且做他自己,讓他名正言順完成想要的婚姻和生育,讓這麼有能力照顧孩子的他,陪伴著一雙寶貝長大,讓孩子有一對愛他們的 Daddy 和 Papa 和週遭平權友善環境,而不會被差別待遇、歧視排擠或抹黑質疑。
婚姻制度,是人類文明社會中伴侶制度中的一種,在台灣則是具有法律效力保障權益的唯一選擇,每一個身處台灣社會的公民都應該從出生就被賦予身為台灣人民應享有的基本人權,而每一個人,都該被給予能夠選擇婚姻制度的權利,讓法律能保障決定使用這個制度的雙方,以及他們可能會透過生理機能或技術生育得來哺育教養的孩子。是的!每一個人,不論種族、社經狀態、信仰、職業甚至他的性別認同、氣質或性傾向。
圖片|來源
以上這些,是我會永遠堅信支持的核心價值,也是我開始身兼母職與教職之後,更會用各種潛移默化、開放對話和公共參與的方式,積極正向傳遞出去「抿除歧視、擁抱異同」的身教言行。我的兩個孩子,雖都還是學齡前幼兒,他們身邊不缺同性性傾向的大人及其孩子,他們的互動,就和呼吸一樣自然熟悉,希望這樣微型的縮影,會能夠最終成為整個台灣社會的模樣。(推薦閱讀:六對同志伴侶的告白:很多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我是遇到你才開始我的人生)
希望台灣不要再因為提出「納粹又法西斯式專斷單一價值 + 坑殺多元性別平等人權 + 剝奪所有人性別教育受教權」公投三案,某一群名為「幸福、信心、希望、安定或守護」但卻因宗教或無知而理盲的少數人,讓非順性別/非異性戀者的個體或家庭,平白無故備受擠壓而遠走到其它平權友善的進步國家了。我們每一個人,從社會最小單位「家庭」開始,做出性別友善的文化準備,國家政府立法機關,則是從修改早已過時的「民法」,做出婚姻平權的制度準備。
讓台灣就從此時此刻開始,軟硬兼備(人心和制度),讓台灣早一點成為「多元性別無礙、有愛順理成家」的一個人本、人道和人權國家。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IovLB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