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行為與父母期待的不一樣時,你首先會選擇責備還是同理?看作者廖家欣 Kelly 怎麼說!
媽媽不知道你跑步這麼快。
那天,孩子告訴我:今天體育老師要大家跑 50 公尺,然後選出四人接力賽的選手,我故意跑得很慢,因為我怕被選到。
我問:那你跑第幾名呢?
孩子回答:我第五名,四人接力賽,我第五名是候補第一位,怎麼辦?媽媽,我怕比賽那天有人請假,這樣我就要去跑了。
我笑著說:媽媽不知道你跑步這麼快阿?故意跑得很慢還跑全班第五名阿?孩子聽到媽媽的讚美也笑了,他說我上了三年級後就變得跑得很快,後來我告訴他,媽媽很希望可以看到你上場比賽,不管你跑得慢跑得快,媽媽覺得重要的是你有參與這個接力比賽的經驗,而不是結果。
我自小的個性很好強,甚麼事情都想要做到最好,得到第一名,所以當我聽到小孩,竟然沒有全力以赴而是刻意的去避開上場的機會,其實,我心裡也有一秒鐘猶豫,作為一個母親,我該如何回應他?我是不是該強加我的價值觀在他的身上?(推薦閱讀:溝通心理學:「爸媽不怪你」其實是一種責備)
那一秒鐘,我心裡想:如果我回應他的方式是:「你應該要盡全力跑阿」,那麼孩子得到的經驗就是跟媽媽分享,媽媽的回應是「否定他」,而不是先去「同理」他內心「擔心被選上」的心情或原因,所以那一秒鐘,我收起「自我」想要「碎念」的心情,用比較幽默的方式跟他說話。
告訴他「媽媽不知道你跑步這麼快阿?」我希望我孩子知道,當他在跟媽媽說話的時候,感覺是安心的,因為媽媽能同理他、看到他、知道他的實力是可以得很快的這一面,等他嶄露了笑容,暫時忘了擔心被入選的壓力之後,我再告訴他,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讓他知道不管跑的快或慢,參與的經驗才是最可貴的。
圖片|來源
我十分珍惜現在小孩子還年幼,大事小事都樂於和媽媽分享的時光。我希望從很小的時候,孩子就能感受到跟爸爸媽媽聊天或分享是愉快的,不用擔心「說出來」是不是又要被唸了,不用擔心講了會不會「被罵」,爸爸媽媽會不會「不開心」。因為,孩子願意跟我們分享,是我們做父母最喜樂的。(推薦閱讀: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讚美的方法》)
我希望孩子難過的、軟弱的、脆弱的、陰暗的一面,都願意同我分享,而不是因為擔心被否定,擔心被碎唸,而不再告訴我任何事情。我希望從小孩子就能感覺到不論大事小事,困難的事情或開心的事情,媽媽總是能以微笑回應。因為我深深地相信,先傾聽並同理孩子,若用否定的語言,急著去改變孩子,或是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一個在不被認同中長大的孩子,他很難認同自己,未來他也很難認同他的下一代或另一半,因為在他的成長經驗裡,從來沒有被「同理」的經驗。
我一直相信「自我驅動」的力量遠強大過「外界強加」的壓力,學業成績如此,職場亦如此,在職場上,現在職場的年輕人,早就不喜歡高壓權威,外力強加這類傳統的管理方式,他們更嚮往的是自由發揮的空間和舞台,唯有當公司(或主管)讓員工真的了解到為何而戰以及自我的價值所在,員工才會有強大的「自我驅動力」去做得更好,而非透過「管理」緊盯進度的方式達到成果。
同樣的,當我們在親子關係中,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改變成我們期望的樣子」,而是「幫助孩子找到自我驅動」的力量和理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讓我們從「正向的語言」作為起手式,當有不同意見或想法的時候,先忍耐住批評與評價,試著先去「同理」孩子的情緒,父母對孩子一定都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好,但請記得父母就像是孩子的天,當孩子自小就一直聽到負面的言語或打擊的時候,孩子會帶著受傷的心長大,甚至到他未來的婚姻生活和下一代的教育中,世世代代無意識的複製著。
我想起詩人 Kahlil Gibran 的一段話:「一個人的實質,不在於他向你顯露的那一面,而在於他尚未向你顯露的那一面。因此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聽他所說出來的話,而要去聽他那沒有說出來的話。」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請記得,不管甚麼時候,都不要否定你的孩子,即使他真的做的不好,你的鼓勵,可以帶給孩子突破,也可以帶給孩子從小小的內心長出「自我驅動」的無比力量。
圖片|作者提供
創業家兄弟總經理廖家欣/生活市集、松果購物、爆品市集共同創辦人
#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KTrx4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