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並非所有都自己一個扛,成熟也要需要適時找人幫忙。而這時,真正的朋友,是能夠接受你的軟弱和情感垃圾。
有時總會跌入一個迷思,若解決不了的問題,說出來又如何?不想淪為庸人自擾、無病呻吟之輩,於是遇大事小事,都得雲淡風輕的面對,再撕裂出一道道禮貌式的微笑,換旁人放心,也贏一個「獨立成熟」的美譽。
可是,近來看了好些文章,也有些感悟,覺得「成熟獨立」這四字,不知壓跨了多少人。因此,文章想給那些「最開心的人」,好提醒,獨立並非所有都自己一個扛,成熟也就是適時要找人幫忙。
成熟應對困難第一誡:別迷信獨立是甚麼都要自己一個做
有一首舊歌,筆者特別喜歡,就是林一峰的《給最開心的人》,不唱情愛的卿卿我我,也不說朋友間「兄弟」與「姊妹」之情,反而說那最容易被人忽略、時時樂觀得似永沒有煩惱的那位朋友:
只不過誰為你認真/習慣了悲哀中救傷的你/沒法放開開心的責任/抱著心事無人問壯烈犧牲
總有那麼一兩個朋友,甚少聽他們訴苦,盡是說些安慰人的說話。平日總是漫不經心,只是過往教養,教人迷信不慍不火是一種技能。筆者也十分迷信這種教導,獨立是美德,天塌下來也要自己一個扛,樂觀與快樂也是一種責任,因為旁人沒有必要接收你的「情感垃圾」。直到一次工作,認識了一位前輩,他觀察了好一回,說:「有時候,你總得讓人幫你。」他為何這樣說,不太清楚,不過這話似是「溫熱貼」,每每挫敗,一想起便暖暖的,也好提醒,或許所謂獨立,不是迷信甚麼都要自己一個做。
圖片|Pixta
研究顯示:朋友一星期要見兩次,更健康,傷痛也更快復元!
那不是要無時無刻找人陪伴,而是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懂得找個伴,讓情緒有個出口。見見朋友,「快樂倍增,憂愁減半。」原來真有科學根據,研究更建議:朋友一星期要見兩次,不但更長壽,傷痛也會更快復元。
牛津大學的演化心理學教授 Robin Dunbar 就認為,有緊密的社交,不管同性或異性,對身心健康都十分重要。熱衷於社交的人,會較少生病、在手術後會更快復元、甚至更長壽。他更建議,一星期最少要見朋友兩次。
「朋友是要見面的!」-見面比電話效果更好
從前有一則廣告的對白是這樣的:「朋友,是要見面的!」那時筆者心中咒罵:「誰人不知呢?」直到後來生活忙碌,人人忙着人生上不同的目標,便漸漸忽略了老朋友,昔日不怕通宵達旦談心,再吃早餐都嫌時間太短,聊不盡的話題延續到明天;現在,友誼被壓縮成一個飯局、一通電話、一則短訊⋯⋯最後,就或只會一個「like」。
不過,「朋友是要見面的」這句老土對白其實也有科學根據。根據史丹福大學及 Dunbar 教授的研究,親身見面的「效果」更佳,比起談電話或網上的接觸,有更強的聯系,更能提高「催產素」,能紓緩緊縮張情緒,也令人更快樂。
做個獨立女子,十分不錯;不過,適時「軟弱」,不過證明我們不過是人。
生活忙碌,以下「小提醒」讓「太忙」不再成為孤立自己的藉口
- 一定要計劃,「即興」約會的結果往往就是最後二人都沒有空。
- 縮短約會時間。約不成晚飯,也可以約約喝一杯咖啡,或吃下午茶。
- 把友誼聚會與日常生活必要做的事混在一起,如你每天都要運動,便相約朋友每天一起到健身室,也算是一種相處。
- 不是所有朋友都值得你花心思與時間。因此,小心選擇,只跟知心好友交往。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有些人不值得花時間!真正朋友 必能接受你的軟弱與「情感垃圾」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T5ZhB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