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時常有卡住了的感受嗎?當舊的認知框架被打破,新的認知仍未建立時,人們常會有迷茫的感受。從心理學細看,如何走出迷茫?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生而為人,迷茫是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經驗。我們為什麼會迷茫?如何走出迷茫?本文提出了助你走出迷茫的實操指南。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後台的一個高頻詞,「迷茫」。
有迷茫的高中生、大學生,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專業,或者是考研還是出國。好像還沒有做好準備,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就被推到了選擇的情境中。有的人則工作幾年後又陷入迷茫,不知道該不該改行、辭職,或者換一條發展的軌道。
有迷茫的戀人,不知道還應不應該繼續這段感情。也有迷茫的父母,找不到事業和家庭的平衡,也找不到和孩子溝通的方法。
我的一生中,迷茫的時刻不多。因為曾經有人不斷給我劃出明確的必須達成的目標。所以我有時會想,當人們用迷茫來描述自己的心情時,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後來我慢慢明白了,「迷茫」這個詞本身的意涵,就好像它想要表達的感受一樣複雜而模糊。
迷茫時,人們不知道路在哪裡,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前往何處。彷彿置身於迷霧之中,或像是被一張充滿了不確定的大網所困住。另外,迷茫也會成為負面情緒的「導火索」,它可能引起人們的焦慮、壓力、甚至帶來無能為力的絕望感(Chubb, 2016)。(推薦閱讀:【職場閱讀】畢業季讀劉同《誰的青春不迷茫》,迷惘中找到方向)
那麼,迷茫,究竟是怎樣一種感受?為什麼有些人比他人更多地感到迷茫,而他們又該如何走出迷茫呢?今天的文章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圖片|來源
迷茫,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發展心理學家 Jean Piaget 在談到認知的發展過程時指出,人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之一是「同化」(accommodate)。它指的是,當一些新的體驗或是不熟悉的事物出現時,人們需要去調整既有的認知框架,從而讓新的信息可以被我們接納和理解。之後,這些新的信息,就被同化成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認知框架的一部分。
所以,接受新的信息,就意味著原有的認知框架會被打破,這也就必然給人帶來心理上的不適感。因此我們可以說,學習是一個注定痛苦的過程,所有打著無痛學習旗號的產品都一定是騙人的。當舊的認知框架被打破,新的認知又沒有建立起來時,人們就會感到迷茫。比如,離開了學校,卻還不知道職場是什麼樣的。迷茫通常就是在這樣人生的轉折口上出現(Berger, 2008)。
生而為人,迷茫是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經驗。
迷茫是一種人生「卡住」了的狀態(Chubb, 2016)。不確定是否存在一個結果,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想要一個結果。當人們對不確定感到焦慮時,往往會隨便做出一個動作,想要盡快得到確定的答案——哪怕它是負面的。而迷茫不同,它通常更多地指向「靜止」,人們並不會因為迷茫的感受,就做出實質的行動去改變現狀,而只是停滯在手足無措的迷茫狀態之中。
人們為什麼迷茫?
迷茫的原因可以被大致歸納為兩點:(1)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未來是什麼樣子;(2)不知道想要的未來該如何抵達。
第一種「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情況的發生,可能是因為:
a. 生活是其他人的夢想和/要求
有些人總是活在其他人的期待之中,被迫或主動地犧牲了自己真正想要的(Power of Positivity, nd)。但事實上,無論這個人有多重要,是父母、戀人或是好朋友,當一個人為了他人的期待而活時,最好的結果充其量是果真「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
別人的想法不管再好,終歸不是自己的人生。於是過得再漂亮,也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被迫接受被安排的,也並不如人們所想的,是一種犧牲;有一些人恰恰是以此逃避了對自身幸福所負有的責任。他們願意讓別人為自己做決定,從而可以說,我一切的失敗都是別人的責任。
要打破迷茫,你首先必須是你自己生活的主人。
b. 沉溺於現實的安穩,放棄對未來的探索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則是因為他們沉迷於現實的安全與穩定,他們在潛意識中就並不想要有一個不同於現狀的「未來」,更遑論為之謀劃,因而已經失去了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停下了探索的步伐。
有心理學家指出,當一個人沉迷於現實生活的「可控」和「容易」時,他會很快失去改變的動機(Prochaska & DiClemente, 1977),他享受著熟悉與安全,害怕失控和受傷,也拒絕改變與嘗試。
掌控自己的人生是可怕的,與其說它是權利,其實更多的是勇氣和責任。
c. 身陷「緊急」的任務之中
有些人之所以對未來沒有規劃,是因為他們正在被當下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的「危機」所裹挾。正如時間管理大師 Stephen Covey(1989)所說,那些「緊急」的事情,往往激發壓力反應,催促著人們立即行動,因而,當人們的即時注意力被緊急的事情所佔滿時,便會在需要做一些更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時,分身乏術。(推薦閱讀:別再執著於平衡工作與人生!打造理想生活的五大心法)
試想一下,當你每天的生活都在疲於應付接踵而至的工作、家務、感情糾葛、家庭矛盾時,你是否也很難抽身、或很難有勇氣去想像未來。
走出迷茫前,你還得學會捨棄。
第二種「不知道想要的未來該如何抵達」情況中,人們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但卻到不了自己想要的未來,就可能陷入該繼續還是該放棄的迷茫之中。而這又可能是因為:
a. 空有想法,缺乏計劃
有些人對於自己想要的未來,僅有一個概念或想法,卻缺乏具體的實施計劃,比如,一個人想實現財富自由,卻並未規劃希望自己在多長時間內實現,以及更重要的在這段時間內,將會如何分階段去實現什麼目標。沒有一個一個小目標實現的積累,所謂「想要的未來」不過是永遠到不了的空中樓閣。
所有想要的未來,都應該落實成你「今天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依據。
b. 主觀偏差導致的計劃失敗
還有些人則是因為一些主觀的偏差,使得自己實現目標的計劃擱淺。這種主觀的偏差包括:缺乏對時間的現實感,和過於樂觀帶來的計劃偏差。
有些人會因為缺乏時間的現實感,而低估了自己完成目標所需要的時間。Jeff Conte 等人(2001)的實驗發現,那些處事散漫、無目的性的人的一分鐘長達 77 秒(每分鐘與實際相差 19 秒)。這就意味著後者即便在理想狀況下,他們估計自己能用 8 小時完成的事,實際至少需要 10 小時以上,更何況現實還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干擾。
另外,有些人還可能存在計劃謬誤,又被稱為「樂觀偏差」,即除了低估時間之外,人們還傾向於高估自己的效率,以及每一個任務對於整體目標的貢獻(Kahneman & Tversky, 1979),以至於在各個細小的任務中吹毛求疵,最終導致計劃的失敗。
c. 過於執著於最初的計劃,不願因實際情況改變和調整
在實現計劃的過程中,當自身或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就需要人們不斷地對計劃作出調整。然而,有些人卻會認為堅持不懈就意味著只能按部就班,或是覺得計劃的改變會是對自我的威脅與否定——一種僵化的思維(fixed mindset),便會拒絕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策略,最終導致自己無法實現目標。
而計劃屢屢受阻或失敗,會讓人產生一種做什麼都無濟於事的無奈與絕望。他可能意識不到是自己做計劃的方式有問題,而錯誤地認為努力實現計劃也是無濟於事。以至於他失去了對自己未來的想像和目標,從而陷入更深的迷茫之中。
努力不是死用功,那不過是給自己的安慰劑,不能帶你去任何想要的未來。
那麼,接著我們就要問:如果你正處於迷茫中,該怎麼辦呢?
首先,你需要意識到,走出迷茫是需要你有意識地去計劃將來的。儘管沉浸在現實的安穩可能讓人失去改變的動力、探索的好奇心,但若這種生活最能讓你滿足,停留其中也未嘗不可。
因此,你需要判斷的是:你是否真的想做出改變?其次,你也需要釐清:究竟是在為自己,還是為他人的期待而努力?
你要確定自己真的想要努力探索和突破。可以試著問自己:「如果實現了這樣的未來,誰會感到滿足?我會感到滿足嗎?」 一件事情做到以後自己心裡的感受,能夠告訴你很多事。
如果你並不由衷地為實現它而快樂,或者只是短暫的因為「我做到了」而快樂,這種快樂會很快消逝,緊接著的就是新的、更多的迷茫。
圖片|來源
第三,更好地做計劃。
實現夢想和目標需要切實可行的計劃,但你可能熟知 SMART 原則,但卻不知該如何操作。我們整理了以下幾個小步驟,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1. 拆分目標
把你對未來的想法,變成一個個可被實現的小任務。心理學博士 Kruger 指出,比起遠大的目標,人們更能夠準確的估計完成那些小任務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ascited in, Reddy, 2015)。因此,將目標進行拆分,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估計任務與目標的可行性及投入。
2. 改變計時的方式
LewisJr. 與 Oyserman(2015)的研究發現,以「天」作為時間計算單位會比以「月」或「年」要更讓人們感到時間上的接近,人們也因更能體會到緊迫感而儘早做出努力。因此,在做計劃時,你不妨嘗試將截止日期的提醒設置成「距離現在還剩 X 天」,並按照剩餘天數,來對目標與任務進行拆分和規劃,幫助自己減少拖延。
3. 從他人的視角想像實現目標的過程
一篇於 2012 年發表在《組織行為與人類決策過程》期刊中的研究發現,當以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想像目標與任務的完成時,人們會更能做出切合實際的時間規劃(Buehler, Griffin,Lam, & Deslauriers, 2012)。這可能是因為,在想像他人時,我們不會急於代入對自我的評價,以便盡可能地減少對自身效率及客觀因素的高估或低估。(推薦閱讀:五個該養成的神級習慣:把目標寫下來,暗示你的大腦)
當我們假想是在給別人安排工作,我們就不會因為擔心「時間太久,代表我能力不夠強」而做出不合理的、不切實際的計劃來。
4. 保持開放的心態
而在計劃(包括之後執行)的過程中,都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更靈活地去調整計劃,避免陷入無謂的堅持。
一方面,你可以在計劃時,就預想到拆分後的每一個任務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為其準備好備擇方案(plan B)。另外一方面,對每個任務適當預留出一些「意外」的時間,保證之後在執行的過程中有充裕的緩沖和調整機會。
第四、在執行時,不要總是先做「緊急」的事情。
Stephen Covey 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1989)(The 7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書中提出了「時間管理矩陣」,按照「重要性」與「緊急性」兩個維度,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任務可以被分為四類,需要注意的是,每種任務的重要與緊急可能根據不同的人和情境發生改變,如下圖:
(在工作情境中,示例將如下分配)
大多數人能夠明白,自己不應該將過多的時間投入於那些「不重要且不緊急」或者「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之中。但在「重要但不緊急」與「重要且緊急」之間,往往難以取捨。很多人認為自己應該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優先處理那些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上。
而 Covey 卻認為,受困於重要且緊急的事,可能使人不斷陷入危機——由於拖延著未被處理,那些原本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也一件件變成了重要且緊急的事,於是,人們便成為了整日疲於奔命的「救火員」。況且,有時候那些看似重要且緊急的事,可能是人們拖延著不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藉口」。
而那些看似不緊急但重要的事,往往是一些能發揮長效的事情,需要人們有計劃的長期投入,比如維護客戶關係——可持續的合作機會,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健康的體魄更好地完成工作等等,卻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
不過,儘管有些人明知道自己更應該去做什麼,也會因為一頭扎進計劃的執行中,而看不到自己正在不合理地分配時間。因此,Covey 還建議,我們還需要有意識地從日常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離出來,去審視自己對時間的安排,並作出必要的調整。永遠都不要把自己陷入眼前的執行,你的目標應該更遠。
走出迷茫,始終需要的是「行動」,是投身於生活去探索、去實踐。希望以上提及的所有方法能夠或多或少地幫助到在迷茫中的你們。
References:
Berger,KS (2008). The developing person through the life span (7th ed.). Worth.
Brooks,D. (2011). The planning fallacy. The New York Times.
Buehler,R., Griffin, D., & Ross M. (1994). Exploring the "planning fallacy": Whypeople underestimate their task completion ti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67(3), 366-381.
Chubb,T. (2016). 4 Ways to find direction when you are feeling confused. HuffingtonPost.
Conte,JM, Ringenbach, KL, Dew, AF, & Romano, DM (2001). Incrementalvalidity of time urgency and other Type A subcomponents in predictingbehavioral and health criteria.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gy, 31(8),1727-1748.
Covey,S. (1989)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Simon & Schuster.
Kahneman,D., & Tversky, A. (1979). Intuitive prediction: Biases and correctiveprocedures. TIMS Studi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12, 313-327.
Powerof Positivity (nd). Why people get stuck in life.
Reddy,S. (2015). We know why you're always late. Wall Street Journal.
Prochaska,JO & DiClemente, CC(1986).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change.Treating addictive behaviors, 3-27.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5q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