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韓團 EXO 國民外交:為什麼 G20 後連伊凡卡都搶著合照?

川普的女兒伊凡卡也是韓團 EXO 迷妹,反觀台灣韓團迷妹卻往往受到歧視待遇。

我們一起重看:迷妹文化,其實補償了我們整個世代的失落。

週末一年一度的 G20 在大阪結束後,川普和女兒伊凡卡 29 日前往韓國青瓦台與文在寅共進晚餐,韓團 EXO 更在聚餐現場守候,由團長 Suho 金俊勉送上簽名專輯和書,因為伊凡卡曾經說她們全家人都是 EXO 的粉絲。

玩自拍、轉推、要簽名,許多評論好奇,相比於 90 年代的哈日風潮未能席捲到歐美,到底是什麼魔法,讓韓國流行文化在短短時間內入侵歐美,連美國第一家庭都淪陷?


圖片|來源

韓流爆紅,給世人最真實的夢

從韓流始祖少女時代、Super Junior,到現在的 EXO、BTS 防彈少年團,韓國文化溢出亞洲各國,從上一個十年走向下一個新里程碑。韓國文化之所以長紅,來自於它不斷地轉型,從過去以長髮美腿、多女愛上一男等操作手法吸引粉絲眼球,到今日更多的作品選擇與社會產生連結,為世代發聲。

韓國流行作品爆紅關鍵之一,是善於給社會一個投射渴望的想像,用磅礴的、夢幻的手法包裝殘酷的事實,但卻誠實地直指社會現況。(延伸閱讀:成績決定一生的幸福與尊嚴?韓國強盛背後的五大代價

如 BTS 的出道歌〈No More Dream〉反應了韓國高壓學習文化,諷刺沒有夢想的少年們。他們的歌詞也唱盡亞洲學子心聲:

지겨운 same day, 반복되는 매일에
讓人厭煩的 same day, 在重複著的每一天裡

어른들과 부모님은 틀에 박힌 꿈을 주입해
大人們和父母在框架中給我灌注著死板的夢想

장래희망 넘버원.. 공무원?
未來的志願是一等的.. 公務員?

강요된 꿈은 아냐, 9회말 구원투수
這不是強求來的夢想嗎, 9局下的救援投手

시간낭비인 야자에 돌직구를 날려
給浪費著時間的打者投出直球

지옥 같은 사회에 반항해, 꿈을 특별사면
反抗這如同地獄般的社會吧, 夢想是特別赦免

자신에게 물어봐 니 꿈의 profile
問問自己吧 你的夢想的 profile

억압만 받던 인생 니 삶의 주어가 되어봐
只受到壓迫的人生 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吧

音樂之外,影視方面也有許多刻畫韓國轉型正義的作品都打破同溫層,獲得極高的回饋,如〈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改編自六月民主運動,上映湧破 12 億票房。另一個作品《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講光州民主化運動,成為韓影史上最高首映觀影人數之電影,在台灣也獲得超過 3000 萬的票房紀錄。

韓國文化絲絲入扣的包裝、訓練成熟的才華,以及每一個作品具備「核心價值」是讓韓國文化走向國際舞臺的關鍵。根據李明璁的研究,我們看到流行文化多用「可愛」的形象餵養異性戀男性的凝視視角,但韓國文化為了重塑「全球化的亞洲性感」,擺脫了賣弄可愛的方式,建立有個性、有魅力的敘事觀點,在女性角色的刻畫尤其明顯能感受到其核心價值:對男性從單純依附到進行抗衡,同時以歌舞宣示女性自身在情愛關係中的獨立自主性。

再舉一登上國際版面的例子,連續三年蟬聯 Bill Board「最佳社群媒體藝人」(Top Social Artist)的 BTS 便是帶著「改變人們對於有色音樂及藝術家的看法」的理想前進國際排行榜內。透過作品,他們要談的不只是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校園霸凌、社會不平等、家庭暴力⋯⋯等,他們更多地在談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關於慾望、自我、夢想、自省⋯⋯等的呼籲。(延伸閱讀:不只是實力,還談別人不敢談的話題!防彈少年團入選時代百大人物

迷妹,補償了世代的空虛

剖析人們追星的行為,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提出這是一種心理的方位機制,稱作「補償心理」。補償心理指人們因為自身的缺陷或不完沒而不能達到某個目標時,會有意識地採取其他能夠獲取成功的活動,來代償某種能力缺陷而彌補因失敗造成的自卑感。

對追星族而言,喜愛偶像、收到偶像的回饋,並不是一種癡迷、狂熱的行為。就很所有人一樣,我們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獲得成就感與自信,而對粉絲而言,追星便是一種能心理平衡的方式。

除了自我滿足以外,追星也在學術研究中被證實能夠帶給人們「身體形塑」與「自我意識建構」,打臉了認為迷妹是無腦的批評。在李明璁的研究中便針對「粉絲喜愛 cover 韓國偶像舞蹈」的現象點出:

如果說,身體建構論的觀點在於強調「因為深深著迷於影像裡的身體 (visual body),所以我也想讓自己的身體變成那個樣子」,那麼在此我們看到的就是另一種可能:
我並不會成為影像裡的身體,但我會因為瞭解了影像裡身體的形塑過程,而反過來知道自己身體的形塑可能。
於是,「成為什麼」不再是重點,而是實際上在模仿練舞的過程中「體現了什麼」。

在許多「飯圈」中,我們也察覺到他們之中存在友情,並形成新型的社交網路圈。粉絲在團體中,並非如輿論說的只懂得關注偶像、墮落沒目標,而是自在分享偶像資訊的同時,給予彼此生活建議與目標支撐。

不再歧視偶像崇拜

偶像,提供每一個人學習的榜樣,在低潮時能透過偶像的故事重新找回動力。無論你今天熱衷流行音樂,或者你只聽獨立音樂;無論你瘋迷韓國偶像,或者鍾愛西洋巨星;無論迷妹是川普的女兒伊凡卡,還是平凡的我們,都值得擁有一個偶像,並獲得同等的尊重。

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要因為崇拜一名偶像,就被貼上無腦、人生沒目標的負面標籤。迷妹一詞,也應被洗白,不再帶有貶抑意味。或許,我們應該停止提問韓國流行文化的魅力點何在,而是懂得不分文化、國家、種族地去認識他們,了解作品背後要講述的故事。

文|內容實習生 乙妤

參考資料:

[1] 李明璁: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性、身體化與性別展演: 以「少女時代」的 MV 產製和消費挪用為例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NnvzFU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