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拖延」,似乎總是承載了過重的負面觀感。仔細想想,有道理、有必要的延遲,對能量的管理和成果的品質,或許反而更有助益。
文|黃惠菁
《拖延有理》在網路書店的分類歸在「時間管理」,但,其實這本書不是在談「如何改善拖延、如何更有效管理時間」,而是想要打破「拖延」的刻板印象。
圖片|來源
作者安德魯‧桑提拉一開頭就坦率表示:「我也沒想過要結束我自己的延遲拖拉習性。我的目標不是去否認自己的習性,而是為它正名,找到赦免它的理由」[註 1],在一大片「如何擊敗拖延」的書海中,作者的「反向主張」,非常吸引我!(延伸閱讀:你聽過延遲選擇嗎?慢一拍的人生更遼闊)
在緊湊的資本化社會,拖延已成了「無效率、產能不佳」的代名詞,作者以歷史人物利希滕貝格的事蹟為例,舉出拖延其實可以帶來「新的可能性」。利希滕貝格在當時代是知名的科學家,他對許多領域都有濃厚興趣,這也導致他無法專注在一個領域上。有一次,他不想工作,在實驗室把儀器移來移去,這個「拖延正事不做的過程」,使他摸索出靜電印刷的部分原理;另外,他雖然多次提到要搬去義大利,卻終究沒有實行。他的拖延,造成他長留在家鄉哥廷根,也因此讓他得到後代哥廷根市民的喜愛,在當地建了許多他的紀念碑。
因此,對當事人來說,「拖延」未必只會帶來全然的壞事,也可能會帶來好事。
圖片|來源
「拖延」除了是開啟「新的可能性」的一扇門,也可能和「恆久藝術品的創作過程」有密切關係,作者指出,達文西有多幅知名畫作,都是在業者訂下的期限好幾年後才完成。但,如果達文西作畫時,以完成期限為優先,完成的作品,還有可能在藝術史上留名嗎?
本書作者透過幽默文字,藉由多位歷史人物的「拖延事蹟」,提出許多看待拖延的新穎角度,這是我喜歡本書的原因之一。之二是,作者的真誠直率,也非常吸引我。從作者自述的「拖延過程」,我看到了我自己(例如要動手寫文章前,先整理個什麼──實體或電腦的桌面、電子檔案、櫃子等等),感到很親切。下次,當我出現拖延的徵兆時,我會先問自己: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件拖延不去做的事,有值得做的地方嗎?」
如果有,就去做;如果沒有,就好好與這件事涉及的關係人溝通,討論是否有更適合的作法!(推薦你看:不停拖延,其實是害怕失敗!拖延症候群的六種深層原因)
[註 1]:安德魯‧桑提拉(Andrew Santella),〈達爾文的藤壺〉,《拖延有理》,(臺北:遠流出版,2018),頁 25-26。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LxHqN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