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Beautiful Man|為了張國榮,與世界更多美麗男子,我們需要同志平權

緬懷張國榮,也讓我們一起試著想像張國榮的成長歷程,並且思考,我們能否打造一個對同志壓力更小的成長環境。

今年四月一日,張國榮離世滿 15 年。他為何以自殺方式離開,遺書並沒留下清楚線索,有些媒體報導歸因於性傾向、也有分析認為是憂鬱症之故。其實,他生前的自我表達已經夠多,選擇結束生命,何必要再給世界交代。

離開的原因已無從追索,我們只需要問:十五年後,我們是否真的替張國榮般的美麗男子們,打開一個社會壓力更少的友善空間?


圖片來源|Pinterest

今年四月,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通過了三項反同公投提案,其中一項是「你是否同意,國中與國小,不應實施同志平權教育?」(全文為: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


圖片來源|Pinterest

十五年前,帥氣也美麗的張國榮對現實感到疲倦,選擇離世;十五年後,我們還必須好努力替孩子們在校園留下同志平權教育。如果學校不能討論同性戀,如何讓異性戀孩子知道同性戀一樣正常?如何讓孩子知道,喜歡同性的你不是怪物,是一個很完整的人,社會不該讓你因性傾向受苦。

請試著去想像,張國榮的成長歷程

張國榮出生於 1956 年的香港九龍,父親是出名的洋服裁縫,許多大明星常出入他家,馬龍白蘭度也是客人之一。他從小穿梭於布料間,睜著圓圓雙眼,看盡也懂得人可以有的璀璨與風華。

然而他父母感情不睦,家裡傭人六姐關照他生活,他更細膩、早熟、聰慧,經常參與學校的音樂節、朗誦及綜藝表演,13 歲被家人送往英國讀中學,考入里茲大學紡織系,後因父親中風而輟學回港。


圖片來源|趣讀

1977 年,張國榮參加電視台舉辦的業餘歌手大賽,獲香港區亞軍而正式出道。1979 年推出首張粵語專輯,直到 1983 年才終於成名。

1980 年代的香港,同性性行為仍屬刑事罪行。尤其在 1984 年香港首宗愛滋病例確診後,港人更加鄙視同性戀,甚至以「屎忽鬼」辱罵同志。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1982 年,張國榮與唐鶴德相識並逐漸相戀。成名之前,日子總是辛苦,拍戲被打得瘀青、唱歌時噓聲不斷,但他說「除非我自己主動光榮退出,否則誰也別想用任何手段趕走我!」流淚之後洗把臉又上台,表情溫暖快樂,彷彿什麼也沒發生,日復一日。

當時,唐鶴德在銀行界也才起步,卻把積攢起來的工資全借給張國榮捱過生活難關,後來才知道那段日子,唐鶴德吃著最簡陋的便當溫飽。

終於敖到 1985 年,張國榮憑借歌曲〈Monica〉在華語世界成名,87 年更憑借專輯《愛慕》打入韓國市場,95 年專輯《寵愛》在韓國銷量超過 50 萬張,他以華語演唱打入韓國流行音樂市場,成為東亞的巨星。


圖片來源|Monica MV 截圖

但在那個年代,只要一個男人喜歡另一個男人,就是低人一等。

張國榮很努力,可是他也很怕,最初和唐鶴德傳出緋聞時,他否認,甚至說「有人想誣衊我」。那個時代是這樣,再努力,只要你喜歡的對象與你同性別,所有累積就要瓦解於一夕。

他必須不斷地更嚴格鞭策自己,去證明自己是好的,像他這樣一個非異性戀典型的男子,也能從香港出發征服東亞,做亞洲流行文化中的巨星。

直到 1991 年,同性性行為才在香港正式除罪化

直到 1991 年,同性性行為在香港才正式除罪化,香港的同志社群才得以慢慢見光。也在此時,進入同志運動發展的重要階段。

90 年代,張國榮退出歌壇,專注電影表演,在當時的主流電影中,張國榮不時出演性別形象模糊的角色,例如《家有囍事》及《金枝玉葉》,就是以較陰柔的男性主要設定,與帶有陽剛氣質的女主角擦出火花。


圖片來源|《金枝玉葉》劇照

現在往回看,可能誤以為這些文本很前衛,可是事實上這樣的角色設定,往往以性別倒置作為笑料,把陰柔男性當作丑角,結局往往還是男女回歸「正常」的異性戀樣本。張國榮只是選擇演出其中幾部,較能啟發人們超越性別框架的電影。

「香港人對 gay 的處理太過喜劇化、太過醜化,我覺得並不需要如此⋯⋯」張國榮受訪時,曾表達自己對針對同志偏見的不滿。

1993 年,他以陰性氣質詮釋電影《霸王別姬》戀慕師兄段小樓的程蝶衣。這一次,主角之間沒有要回歸異性戀角色樣本。

張國榮在《霸王別姬》裡的表演,也讓人看到陰性氣質或陽剛氣質,如何可能是性別展演,而男性的陰柔展現,可以被提升至怎麼樣的美學高度。


圖片來源|《霸王別姬》劇照

在普遍厭女的文化中,陰柔氣質既是被慾望的,也是受到貶抑的。尤其男性展現陰柔,幾乎等於要忍受自己成為受盡嘲笑的「娘娘腔」。「娘娘腔」可以不是笑柄,而是美麗的、與陽剛男人一樣值得被愛與珍惜的,他在華人眼前,打開了前所未見的想像。

這部電影獲得坎城金棕櫚獎,張國榮的表演功不可歿。

藝人做到最高境界,是可以男、女兩個性別同在一人身上:藝術本身是沒有性別的。

張國榮

跨越 1997:香港首位公開出櫃的明星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也在同一年,《春光乍洩》上映,張國榮與梁朝偉飾演一對在阿根廷的香港同志情侶,有影評說,王家衛以一對同志戀人流浪他鄉的愛情故事,隱喻港人在回歸前夕面對的身份認同難題,以及迷惘狀態。


圖片來源|《春光乍洩》劇照

這部片的設定,似乎也與張國榮當時生活狀態有些呼應。他喜歡與唐鶴德兩人在加拿大恬淡的生活,也想念台下的掌聲,他與唐兩人決定結束加拿大旅居生活,返回香港,復出歌壇。只是這一次,要以自己本色。

在復出歌壇的「跨越 97」演唱會中,張國榮參考英國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演出形式,腳踏一雙珠紅高跟鞋,妖嬈演唱。接著,他換上西裝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並表明獻給「兩位我摯愛的人」——母親,以及 「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好朋友⋯⋯唐先生(唐鶴德)。」


圖片來源|《紅》演唱會截圖

演唱會上的告白,被外界視為張國榮的「出櫃」宣言。

這不僅給了華語世界的同志社群極大的鼓舞,同時之間,巨大的社會壓力、輿論、各種目光都向他襲捲而來。他一人擔負極大壓力,於是他告訴自己,必須夠好、持續表現完美,否則群眾的掌聲可能忽然停下來,可能瞬間,他就不再為人們所喜愛。

在張國榮之前,沒有另一個張國榮替他走在前面,開荊斬棘。

一個公眾人物選擇出櫃的勇氣是這樣的,他必須比任何人都小心翼翼談感情,不小心換了對象,恐怕媒體要提同志節操了;你必須更謹慎於一言一行,幾乎是扛著整個世代同志族群的形象,不論他願不願意。


圖片來源|Pinterest

然而,張國榮不只是同志(他其實說自己是雙性戀),也是個藝術家,是個歌手和演員,他有自己的藝術標準要超越、有自己生活的難題要疏通。然而整個社會,幾乎沒有給他一個可以跌跤的空間,他必須是完美的,才可以超越詆毀同志的既存框架。必須完美,才能安全。

可完美是令人窒息的,他承受著巨大精神壓力。沒辦法要社會喊停,他只能結束自己。

2003 年 4 月 1 日,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層縱身一躍。

如果能再回到 15 年前⋯⋯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張國榮


圖片來源|Pinterest

讓我們去想像一個世界,一個同性傾向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不需要被標籤出來的環境,知道自己和他人站在同一個立足點,知道自己不會僅因喜歡相同性別的人,就是低人一等,就必須感覺不安全。

這個孩子長大、好努力並且成功了,他可以像其他所有異性戀一樣,不必覺得自己好像還隱藏著什麼祕密,不必害怕一旦他愛上一個人,被人看到了,就必須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

他可以大方公開自己很棒的另一半,不必擔心別人拿著他個人的戀情,為其他人的異性或同性戀情代言。他不需要做到處處完美,社會也能視他為一個值得珍惜的常人。


圖片來源|Pinterest

我們能不能打造出這樣的環境,能不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正常的,就是要從國中國小的同志教育開始。

如果可以回到 15 年前,多希望人們能告訴他,「你不需要是完美的,不用那樣筋疲力竭的努力也沒關係,你僅只是你,就已足夠好了。」


圖片來源|Pinterest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2PMm0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