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木寫社會觀察,港鐵上斗大的「良緣・由我作主」之廣告,讓我們反思現代社會的情愛關係,我們在關係裡總懼怕孤獨又避免親密。
近月在港鐵車廂內發現了大大個「良緣.由我作主」的廣告,明顯是出自一個婚戀配對服務的商業機構,聲稱擁三千萬兩地會員。由於這句口號令人大惑不解,我不由得在社交網絡發個帖,頓時惹來朋友一番討論。
良緣・由誰作主?
首先,一看到「良緣.由我作主」這個口號,我腦中的問號紛沓而至。「良緣.由我作主」到底是由誰作主?由顧客作主,還是由貴公司作主?經過一番討論後,我還是有理由猜想廣告中的「我」指的是顧客,因為廣告本質上的對象就是顧客。但再仔細想想,若果「良緣」真的「由我作主」,哪又何須光顧婚戀中介?因此,那個所謂「由我作主」的「我」,究竟是指顧客、中介、手機程式、廣告、錢、物種意志、相貌、身材/型、市場,還是糊塗?就不得而知了。也可能是以上種種都是,但偏偏不是你或我可以作得了主,也不再需要問:何謂愛?(推薦閱讀:浪漫愛想像如何影響親密關係:還沒準備好,就代表不愛你?)
這帖一出,朋友紛紛回應,有的說:「緣份不只代表愛情」,「良緣唔代表愛情唔代表婚姻,我同你都係一段良緣(良緣不代表愛情及婚姻,我跟你的友情也是一段良緣)。其實好多人都係當愛情一場交易嘅,有啲為趕結婚生仔,有啲為錢,有啲為人有我有⋯⋯但真係可以為愛情而一齊嘅,真係好少架咋,講真,出得黎呢啲搵老公老婆又點會一黎就有愛呀(不少人把愛情看成一場交易,有的為趕結婚生孩子,有的為錢,但真正能夠為愛情而在一起的,少之又少,就算光顧中介找伴侶也不會一開始就談得上愛罷)。」有人說:「我見過這廣告英文版,寫 "For the elites in Hong Kong"」。也有人跟我看法比較相近:「正常的廣告詞不應該是『由你作主』嗎?『由你作主』就是要顧客自己選擇,而『由我作主』就是公司亂來的為顧客選擇。」
朋友說的,不無道理。我與朋友間的當然是良緣,良緣的範圍也很廣,可以是與一篇文章、一本書的巧遇,也談得上是良緣。但廣告圖中一男一女的配搭,以及其身上的裙褂等中國傳統婚姻服飾,令人無不聯想「點止交友咁簡單」。我只是感慨連情愛都如商業的文化,交易一場。
圖片|來源
何謂「良緣」?為何需要愛?
所謂的「良緣」其實最原始的說法是「愛」,沒有「愛」、沒有懂得愛人的主體,哪裡談得上「良緣」?然而,我們「談情說愛」中的「愛」字,不過是一個在人類文明史中不斷出現的符碼,不同人口中的「愛」字均有不同意涵,可笑的是縱使我們看法多多,也沒能學習好好愛人。這個想法免不了令人感到孤寂,明明都是同一個「愛」字,卻懸浮在半空,令眾人觸摸不定。我們一方面渴望愛,卻又不斷與之擦身而過。我們會看有關愛情的劇集、電影、書籍,聽歌頌愛情的歌曲,沉醉於戀愛的幻想,然而卻覺得幸福無門。
生而為人,我們本來就需要愛。我們愛人的需要永遠優先於我們對任何特定的人的愛。我們的錯誤在於把去愛別人的宿命當成是愛某人的宿命。不可避免的應該是愛情,而非你的愛人。如果墮入情海是瞬間的事,也許是因為愛人的需求先於愛人的出現。
生而為人,我們會感到孤獨、陌生、疏離,並常常覺得自己不完整,因此我們會把自己做不到的完美加諸在他人身上,藉由與愛人的結合,希望可以保有對人類不穩固的信心。特別走進科技時代,我們愈加渴望連結,可是生活不留白,生命反而更加荒蕪。同時,我們也很懂得浪漫的幻想最能填補空虛,我們知道把某人當成仰慕對象時所產生的歡喜之情。早在我們看到戀人之前,我就已經需要在某人的臉上找尋一種我從未在自己身上看到的完美。但既然有如此渴望,為何愛情卻離我們愈來愈遠?
矛盾之身:我們為何又懼怕愛?
原因很簡單。我們想要愛,但是又恐怕真我現身後會失望而無法接受愛,而且在個人主義澎湃的年代裡,我們害怕責任。單戀也許痛苦,但痛苦得很安全,因為傷害到的只是你自己,那是自作自受,苦甜參半的個人感受。
但一旦愛情變成雙向,你就不再是單純消極地被傷害,而是要負起傷害別人的責任。但是責任是很大的負擔。被某人愛等於是我們也發現對方有同樣的依賴需求,與我們當初愛上他們的情況一樣。我們心中無匱乏的話就就會去愛,但很矛盾的是,我們見不得別人有匱乏。我們明白對方也很需要找到一個偶像,當我們看到戀人一樣無助時,我們不得不放棄幼稚的被動性,放棄躲在崇拜背後,同時擔負載人與被載的責任。
雪莉.特克(Sherry Turtle)早在其著作《在一起的孤獨》中指出,現代人長時間「不斷線」、永恆的聯繫,以及網絡上那種隨時可切換、終斷的設定,大大改變了人際關係,我們不想獨處,但又想避免親密,連帶既要愛情也要自由的矛盾情感油然而生。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於是,大家發明更多的產品,出現更多的宣傳口號來填補人類原始所需——愛。最近在 BBC 網站的一則新聞指中國女性月花三千萬於一款虛擬男友的程式上,每日有約二百萬活躍用戶,並已成為國內蘋果手機程式商店的最賺錢項目。用家表示手機程式比閱讀言情小說更吸引迷人。不過,我們不禁要問:各式各樣的虛擬男/女友,以及幫助人們找到愛人的手機程式與服務,最終是否能令我們踏上愛情之路?(延伸閱讀:《在一起孤獨》親密關係裡,你想要的是舒服還是真實?)
圖片|來源
一生學習:如何愛?
或許,我們並非要一面倒的批判這些程式、中介服務等凡此種種的工具,愛本身並非不辯自明,它總是會被我們所屬的文化「詮釋」。每一件事情裡總有其他人的浮光掠影存在。無論在愛情觀與思緒裡,都有他者的存在。當我們希望只有愛人存在,與文化糾纏不清的曖昧關係卻揮之不去。(推薦閱讀:總是讓你痛的,不是愛情!親密關係的七個思考)
但我更想要說明並且拒絕的是,我們不應毫不猶豫地擁抱這些高端科技工具與專業服務,而本末倒置地忽略了我們自身對愛情的省思。關於愛情,佛洛姆的名作《愛的藝術》實在很值得我們重溫。「愛是孤獨的人化解孤獨而從事的行為,每個人都渴望,卻沒有人想到愛是需要學習的。」根據佛洛姆的解釋,那是因為人們最先想到的是「被愛」,而非「去愛」,於是便沒有想到自己的愛的能力,而花極大心力於如何令自己成為一個更容易「被愛」的人,即令自己變得成功、富有又或打扮保養。另外,佛洛姆亦大力批判資本主義之下的愛情,他說「整個文化都建基於購買慾上⋯⋯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女孩是他所要追求的獎品,反之亦然。『有吸引力』的意思就是一份漂亮的品質包裝,裡面所有的是一些通俗的、在人格市場上被人們所渴求購買的東西⋯⋯」當頭棒喝的再指出:「當人們考慮自己交易價值的邊際界限之時,如果發現對方是市場上自己所能獲得的最佳貨品,就墜入情網。」佛洛姆幾十年前寫的,非但不過時,反而成了在資本主義愈加暴烈的年頭裡的珍貴智慧。
雖然「愛」這個問題像浪潮一樣,不斷地打回來,推出去又回來,但要墮入愛河,你先得知那河有多深,再談情說愛之前/時,讓我們來一起思考自身與愛情,學習學習。
#愛 #良緣
作者資訊|甘木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G81TY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