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 星期二

正在考慮生不生孩子?直接來聽五個名人媽媽怎麼跟你說!

不確定要不要生小孩嗎?我們來看看五位名人媽媽有了孩子後的領悟。

你們結婚三、四年了,生活大致過得去,平日偶爾上館子吃飯,一年大概規劃兩次國外旅遊,雖然有車貸房貸,但算不上什麼問題。整體來說,你是滿意這段婚姻的。

可是,結婚越久,你越感覺到日子乏味。你愛他,他也愛你,只是每天上完班回到家,就是各自躺在沙發上看影集、滑手機,假日還可能睡到中午,起床叫個外送,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生活沒有目的,於是你和伴侶開始思考要不要生孩子。

生孩子除了需要考慮實際金錢、體力問題,還包含你是否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比方說,有了小孩,你會需要調整生活作息,也許需要放棄一年兩次的出國規劃,抽出培養個人興趣的時間來照顧小孩⋯⋯。(延伸閱讀:「如果可以睡飽,誰想在半夜醒來?」韓星李美度好療癒「崩潰媽媽」照片特輯

你和伴侶願意做出多少犧牲呢?在回答之前,我們想跟你分享,五位名人媽媽有孩子後的生活,大家總以為,她們能夠掌握好一切,事實上孩子一出生,依舊手忙腳亂。不過,她們也從中領略一點心得:

克莉絲汀貝爾:我不確定我會不會喜歡你,但室友,我們能好好培養感情

主演《良善之地》的主角克莉絲汀貝爾(Kristen Bell),她曾經在懷孕之前,對伴侶戴克斯·夏普德說:

「我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喜歡他,就像喜歡我的小狗一樣。我怎麼能確定我會喜歡他呢?不過在「新室友」出生 24 小時後,我有了不同感受。」

要怎麼保證,你會喜歡上這位素未謀面的人呢?克莉絲汀貝爾提出了每個家長的疑問。母愛與父愛不是與生俱來,懷孕的過程,會有很多徬徨與壓力,即便生下來,也不能確定每個人都能馬上愛上寶寶。所以在擁有孩子之前,你必須先清楚,是否和伴侶有足夠的能力互相支持,並且擔起這個責任,當然切記,不要太過自責或否認自己的情緒,你的一切感受都是真實的。

P!nk:我為你改變很多,我想搞不好會為你改變一輩子

「我曾經在錄音室喝酒抽煙直到天亮,但現在不行,因為我要哺乳。看到那杯紅酒了嗎?我以前能喝四杯,現在,一杯就很好。噢,我還戒煙了。」

也許孩子能深掘你不為人知的一面?

歌手 P!nk 在成為媽媽以前,是個生活作息不規律的人,但自從有了孩子之後,為了孩子健康和自己的健康,她決定戒菸、少喝酒。過程是不是很難熬呢?端看你是否能接受生活有巨大改變、你是否願意犧牲,換取健康的孩子。而 P!nk 樂見這種改變,她更願意為孩子改變一輩子呢。

布蕾克萊芙莉:孩子,你知道爸媽曾為你抱頭痛哭嗎

《花邊教主》女主角布蕾克萊芙莉(Blake Lively)的故事真是寫實到不行。

「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和先生(Ryan Reynolds)常常沒來由的大哭,昨天我只睡了兩個小時,而我先生,有時候聞起來像爽身粉,有時候又聞起來像孩子的便便。」

孩子就像個未爆彈,因為夜哭、夜奶,讓你和伴侶不得不放棄睡眠,還要擠奶、餵副食品、包尿布⋯⋯真的,有時候你會希望大哭一場,哭完還要繼續哄寶寶睡覺。而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Ali Wong:你看到我在笑的時候,那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度過牙牙學語、連滾帶爬的時期,孩子終於要上學了。許多人說,這是最天使,也是最惡魔的時期,孩子會天真無邪問問題,同時也會趁你不注意時,把家中搞得一團亂。學校的出現,讓家長們終於能鬆口氣,這點看脫口秀演員 Ali Wong 的說法就知道:

「終於要開學了,媽媽看起來是微笑的,但我現在只想求老師把你帶走,我想趕快攤平在床上。感謝學校、感恩學校、有學校真好。」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位世界最厭世的媽媽,麻煩這邊右轉:厭世媽媽脫口秀 Ali wong:你以為我真覺得母乳很棒?我餵母乳只是因為它免費!

凱莉克萊森:孩子讓我的信心有更上一層樓

為什麼日子被搞得一團亂,她們還是願意生孩子呢?這點問問凱莉克萊森(Kelly Clarkson)吧:

「孩子啟發你去做許多很棒的事,那些你從未做過的事。這真的是很棒的體驗。我知道,有時會忙得暈頭轉向,但你不只是在形塑生命,你也跟著一起成長。」

孩子的誕生,會開啟生命另一個面向,並激發勇氣,去做更多從未想過的挑戰,為你停滯不前的生活注入活水,不僅僅是陪伴孩子成長,你也一直在成長。

看過五個名人媽媽的故事,也許你心中已經出現解答,無論你做什麼選擇,那都是好的!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8SiQlO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金錢觀對婚姻有多重要?你們爭吵的不是錢,而是背後的信任

麥片要買普通的還是有機的;要泡澡還是沖澡⋯⋯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對家庭經濟產生實質影響的事而爭吵不休?

在婚姻生活中,以下這樣的場景是否曾在你的家庭中上演?

丈夫每天早上都要去他最喜歡的咖啡店買一杯咖啡,否則他會感覺一整天都不在狀態。妻子則不明白丈夫為什麼每天要多花幾十元錢來滿足這種習慣,她厭倦了丈夫每個月在她認為毫無必要的事情上花掉上千元。一天早上她跟丈夫談了這件事。

妻子:「你不要再每天早晨去咖啡店,那太費錢了。」

丈夫:「那花不了多少錢,再說,我太喜歡他們的咖啡了。」

妻子:「每天早上我都在家裡沖咖啡,為什麼你就不能喝我沖的咖啡呢?」

丈夫:「不一樣,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嗎?」

妻子:「問題就是這太費錢了。」

丈夫:「花幾十塊錢就能讓我開心,這有什麼錯嗎?」

妻子:「這跟你開心不開心無關,關鍵是你花了太多的錢。」

丈夫:「為什麼你總是那麼吝嗇?我只不過想喝杯咖啡。」

妻子:「我不是吝嗇!我是在盡量避免入不敷出。」

於是丈夫覺得處處被人管,而妻子覺得不被尊重。他們都感到很受傷,都很氣憤,而原因其實不在於金錢。


圖片|來源

1. 為「錢」而吵的真相

婚姻始於婚禮上的誓詞:我們願意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貧窮還是富有⋯⋯。

然而,當真正步入婚姻,大至理財投資,小到柴米油鹽,每一個與錢有關的決定都可能成為夫妻爭吵的理由。美國的一項調查統計數據顯示,70% 的離婚夫婦說,他們之所以離婚,主要是因為金錢問題。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這些為錢而爭吵甚至離婚的夫妻是因為「缺錢」嗎?不排除有一部分夫妻是因為家庭的財務狀況不佳而產生矛盾,但更多的爭吵卻涉及夫妻之間不同的金錢觀,這與家庭的財務狀況沒有關係。

例如說,有人會抱怨丈夫明明收入很高,卻捨不得花錢;有人會抱怨妻子花錢沒有規劃,買了太多包包和鞋子;還有夫妻會為在家喝咖啡還是去高檔咖啡店喝咖啡、買普通麥片還是高檔麥片、快快沖涼還是在浴缸裡好好泡個澡這些並不會對家庭經濟產生實質影響的小決定而爭吵不休。

在金錢方面,人與人之間似乎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我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那麼「小氣/吝嗇」,他們不懂得享受生活嗎?為什麼有人那麼「愛亂花錢」,他們不知道要為將來打算嗎?許多時候這種分歧還會上升為對彼此感情的懷疑:

「這點錢都捨不得為我花,你根本就不在乎我!」

「你太自私了,只顧自己不顧別人!」

真正的問題在於,每個人考慮和處理金錢的方式都是獨特的,這與對方「愛不愛你」「是不是自私」沒有關係,而是他獨有的「金錢人格」在起作用。

2. 五種「金錢人格」

「金錢人格」是指每個人對金錢的獨有看法和觀點。美國著名的「金錢伉儷」Palmer 夫婦在近 40 年幫助上萬對夫妻處理金錢問題的職業生涯中,發現有 5 種基本的金錢人格:省錢王(Saver)、消費狂(Spender)、冒險家(Risk Taker)、求穩者(Security Seeker)、隨性者(Flyer)。

  • 省錢王:他們有省錢的本能衝動,花錢越少越驕傲。他們在財務方面有條理、負責任且值得信賴。他們很會精打細算,極少衝動性消費。他們不一定都反對吃好的用好的,只不過他們很在乎「CP 值」,會在名牌商品折扣很低的時候才選擇購買。
  • 消費狂:他們不一定很富有,只是喜歡花錢,無論是在高檔購物中心購物,還是在低價商店淘貨,每次購物都會讓他們興奮無比。他們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更關注眼前的快樂。(延伸閱讀:狂買其實是一種心理療癒? 研究:購物能對抗死亡焦慮
  • 冒險家:他們喜歡追求刺激,做事憑直覺。對於冒險家來說,只要滿足了他們的冒險慾望,沒有什麼想法是過分的,沒有什麼風險是太大的,他們只想投身進去。
  • 求穩者:他們追求的是穩定安全,他們喜歡秩序感和可預測性。他們願意為了未來的長遠計劃做出當下的犧牲。他們在消費方面沒有障礙,只是希望錢花得更明智,他們為會此做大量的調查研究。
  • 隨性者:他們不會為錢而焦慮,也不會在錢的問題上浪費時間。他們很高興由別人來管理自己的財務。金錢對他們沒有激勵作用。

Palmer 夫婦認為,金錢人格在決定「你是誰」上發揮著核心作用。有著不同金錢人格的人就像說著不同的語言,常常難以理解對方,這是婚姻中因為錢而發生衝突的主要原因。

3. 為什麼涉及「金錢」的爭吵如此「傷人」?

有關金錢的爭吵會造成其他爭吵所不會造成的傷害,是因為這些爭吵並不只是關於金錢本身,它們常常隱含著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信任、尊重和感情等等。

1. 金錢人格根深蒂固

金錢人格既有與生俱來的特點,也會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金錢人格一旦形成,不太可能發生改變。許多在貧困家庭長大的孩子即使後來變得大富大貴,仍始終對錢有著匱乏和憂慮的情感,沒辦法「理直氣壯」花錢,即使已經用不上的物品也捨不得丟棄就是這個原因。正因金錢人格是如此根深蒂固,幾乎成為了每個人個人性格的一部分,因此有關金錢方面的爭吵成了夫妻間持續長久的矛盾來源。(同場加映:關係經濟學:總是為錢吵架,怎麼樣才能不委屈?

2. 金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金錢會波及婚姻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你和你的配偶在金錢方面存在著根本性的不一致,比如花多少錢,存多少錢,多大的風險算大,那麼每一個細小的與「錢」相關的決定都會成為「地雷區」,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這些天天發生,無所不在的小事隨時會引發衝突,「炸」傷彼此。

3. 不良的溝通和誤解

扼殺婚姻的不是糟糕的財務狀況,而是不良的溝通和誤解。省錢王精打細算,消費狂注重即時的歡樂和享受,求穩者時刻在為未來做計劃和準備,冒險家總想大賺一筆,隨性者完全隨性而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在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自己的方式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而別人處理金錢的方式則很愚蠢、不理性。當我們相信自己的行為完全是為了家庭的利益時,配偶的不滿和失望尤其會傷害我們,我們也很難心平氣和去與對方溝通。(推薦閱讀:「我是為你好」為什麼這句話,正在破壞彼此的信任?

4. 我們會因為錢而脾氣變壞

金錢人格給予我們某種個人的舒適區。我們很喜歡待在那裡。比如消費狂喜歡在商店裡隨心所欲地購物,如果給他們設定嚴格的預算限制,他們就會變得牢騷滿腹。再比如省錢王討厭購物,如果帶他們去瘋狂購物,他們就會變得脾氣很壞。

當被迫離開舒適區時,我們會像被帶離自然棲息地的動物一樣,表現出攻擊性,變得很戒備。我們想要保護自己的需求,於是導致了爭吵。

那麼,是不是當夫妻的金錢人格相差很大時,婚姻就一定不幸福呢?答案是否定的,金錢人格的差異並非不可逾越,只要你們倆都努力去理解對方、尊重對方,你們能夠建立彼此滋養的金錢關係。

參考資料:

Palmer, S., & Palmer, B. (2013). The 5 money personalities: speaking the same love and money language.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The money couple

POPA 延伸內容(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婚後才發現跟先生對家庭的想法不太一樣,生孩子會帶來更大的矛盾嗎

如能回到過去,你還會選擇結婚生子嗎?

用《婚姻故事》告訴你:離異是否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etSkjV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專訪刺青師高西:刺青是提醒人生的某個階段,用疼痛留下永遠

刺青,是在一個生命的階段給自己留下的記錄,代表當下的心理狀態。在你逐漸改變後,給你一個回憶以往的你的線索。

採訪撰文|Amilus、攝影|Manbo Key、 Chien-Wen Lin @MW Studio、化妝髮型|Ashley Lai

公館附近的咖啡廳「路上撿到一隻貓」被許多熟客暱稱為路貓,有時候,在角落裡會有個混血短髮的女孩子在刺青,那個女生就是高西。混血臉孔、短髮和身上滿滿的刺青,你很難不注意到她。

她的話不多但字字珠璣,時不時還會給大人醍醐灌頂般的建議。她沒有要與全世界為敵,只不過剛好她的人生觀不是主流的調調。她說自己本來就不是體制內的孩子,覺得學校學不到東西所以離開,就連刺青都是自學的。「傳統教育方式讓我覺得很無聊,但也不知道怎麼辦,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一直畫畫。以前也不知道有其它的選擇,所以高職才選擇了設計相關科系。」


圖片|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提供

刺青是提醒人生的某個階段

高西說她 15 歲那年動了刺青的念頭,但是手邊沒錢才開始自學,刺青像是生活的區塊但慢慢被渲染放大,本來只替自己刺青,然後是朋友,最後才到了那間咖啡廳。她身上大大小小的刺青提醒了她某個階段的心理狀態,就算有時是不好的階段也無需抹滅。「刺青是把某種當下留在身上的記號,帶給我力量,也可以提醒我一些事情,藉由這個圖把想法留在身上。我看刺青的觀點已經不是好不好看,而是過去或當下的象徵。」

刺青文化在當下已成為顯學,不管是在地的台灣傳統、美式老學校、俄羅斯黑白、日式傳統都有人擁戴,也愈來愈多可愛,或是難以歸類的藝術型插畫,高西的創作就比較接近後者。「我覺得自己的風格一直在變,不同心情畫出來的圖不太一樣,但喜歡自由的創作,直接 free hand 在皮膚上打稿比事先畫好有趣,總帶給我最多靈感。」就像她喜歡的義大利刺青團體 Brutal Black 就是三個人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刺青,殘暴又詩意,就像個藝術作品。「刺青痛是痛,但可以好好感受那種痛楚,通常之後會覺得有點出神,得到快感。」(推薦閱讀:「想提醒自己,我是值得被愛的」22 個選擇刺青的故事

她也遇過一些有趣的刺青故事,有次一個男生客人要求把女友的名字刺在身上,高西特別問他好幾次:「你確定嗎?」男孩說他不後悔,但沒過多久,帶著新女友來把刺青改掉了。「假如你不喜歡人生的現況就讓它過去,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就像身上的醜刺青其實不用蓋掉,可以刺更多更好的刺青。」


圖片|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提供

我不在意時尚,只在意機能

拍攝的那天烈陽曬得身上發燙,高西說,就是溫室效應讓地球變得這麼熱,所以她才喜歡穿有機能的衣服。「我沒有特定喜歡的時尚風格,但不需要華而不實,喜歡有功能、舒服一點、帶點休閒感。我穿的東西只是日常美感吸收的反射而已,好像也不太能被歸類。如果要給風格上的建議,就是爽就好啦,不用為了漂亮讓自己不舒服,做自己就好。」

跟她聊天不覺得自己在跟 22 歲的女生講話,她說話慢悠悠地,字句也極為精簡,感覺有個老靈魂住在心底。雖看似厭世,她卻比誰都熱愛生命、地球和這世界。她喜歡的電影包含 Alejandro Jodorowsky 的神秘主義邪典大作《聖山》、《詩人之死》和整部電影都像大衛鮑伊 MV 的《Liquid Sky》,以及她最近著迷的 Netflix 影集《午夜福音》。


圖片|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提供

高西的美感養成除了來自電影、音樂,還有大自然蘊含的美感和古典藝術,她說:「如果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有蠻多美麗的東西,我也喜歡古典的美術作品,達利、瑪格麗特、超現實主義、文藝復興的米開朗基和達文西等等,我不是刻意喜歡過去的創作,但覺得以前的東西不管是美感、想法都打趴現在。」

混血的刻板印象

混血兒的臉有帶來任何困擾或好處嗎?她說:「一定有好處,但也有很多刻板印象,一半一半。比如說可以當個模特兒賺錢,但也總會被當成外國人,不會被當成一個普通人,但我其實跟任何人沒有任何區別。再者就是,你不會覺得自己屬於任何地方,無論在台灣或美國,我都被當成異鄉。」(推薦閱讀:Instagram 紅人!台日混血兒渡邊直美演繹大尺寸的浪漫

她坦言也是最近幾年心情才比較豁然開朗,「人生會發生沒辦法控制的事,要學會如何去接受。或許讓你不開心的事能讓你更強大。開心跟低潮能夠自己決定,世界可以給你一件不太理想的事情,但是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一件壞事說不定只是為了要帶來一件好事。」


圖片|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提供

擇善固執的高西,對於環境、動物保育和人權議題都極有感觸,她說:「我一直覺得生命需要平等,但是人類並沒有在做這件事情。無論是對自然的保護也好,對其他生命或者是弱勢群眾的對待,大部分都只是做做樣子。」對她而言,將動物當成商品生產,就是一件會令人質疑人性的事情。「我自己是吃素,但我不覺得大家都需要吃素,只需要更重視他人還有我們生活的環境。」(延伸閱讀:「素魚肉」的革命!停止過度捕撈,讓海洋恢復平衡

【本文由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台北女孩】Patty,從內辣到外的戶外玩家

【台北女孩】IG濾鏡設計師,愛子,當代跨性別女孩

刺青的故事Tribute Ink:皇家英國軍團服役軍人們的紋身記憶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g7DpY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台女第一人|詩人陳秀喜:我的筆不畫眉也不塗唇,我寫美麗島

新竹詩人陳秀喜,她手執詩人之筆,寫下婦女獨有的生命經驗,同時延伸觸碰更廣大的國族議題。她說詩人的筆不畫眉毛也不塗唇,那她的筆做什麼呢?用來寫下被殖民的悲痛,以及對國族認同的辨析和吶喊。

第一次讀到陳秀喜的詩,是在十幾年前國中的國文課上。昏昏欲睡的午後,臺上的國文老師翻開新的一課, 用振奮的聲音說「陳秀喜是我們新竹人唷!」十五年前的國中國文課,還是文言文與中國文學的主場,我們背誦著抽象的修辭、琢磨著渺遠的大江大海、努力體會失意老男人的潦倒和幽怨。突然,老師告訴我們,就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上,每日穿行的道路旁,有位女詩人穿越歷史的洪流,與我們擦肩。

新竹人的詩,印在國文課本上。那一刻,全班都醒了。

這樣的心情,陳秀喜自己也曾經體會過。陳秀喜是日治時代的新竹人,被送與陳家做養女。不同於台灣早期許多養女艱辛的遭遇,陳秀喜過得很幸福,說養父母待她勝過親生父母,讓她在「無邊如海的慈愛」中長成。陳秀喜十五歲就展現自己的創作天賦,能以日文寫徘句、短歌,後來還出版了日文的作品集《斗室》。


圖片|來源

雖然如此,事隔多年後她仍在自傳裡細緻記下漢詩文在她生命裡的痕跡:她的生父陳買愛好吟詠漢詩,常有漢詩人來家中一起吟詩為樂。而她的養父更是特地聘請家庭教師來教她讀漢文。一天,她在書店裡看到一本《唐詩合解》:

「我是受過日本教育,小學畢業而已。第一次手捧線裝的詩書,非常高興又驚訝。立刻買這本書回來。我發覺父母常說『我們是從唐山移民來的』。如今手捧的是一本唐山來的書,我的小小的心靈卻為了買到《唐詩合解》而震撼。」

陳秀喜借助一本線裝漢文書清晰體會到她血脈的泉源,而她的詩作多年後又引領一群國中生感受到自己與土地的連結。我至今還記得課本上那首詩是這樣寫的:

風雨襲來的時候
覆葉會抵擋
星閃爍的夜晚
露會潤濕全身
催眠般的暖和是陽光
摺成縐紋睡著
嫩葉知道的 只是這些──
當雨季過後
柚子花香味乘微風而來
嫩葉像初生兒一樣
恐惶慄慄底伸了腰
啊! 多麼奇異的感受
怎不能縮回那安祥的夢境
又伸了背 伸了首
從那覆葉交疊的空間探望
看到了比夢中更美而俏麗的彩虹
嫩葉知道了歡樂 知道了自己長大了數倍
更知道了不必摺縐紋緊身睡著
然而嫩葉不知道風雨吹打的哀傷
也不知道蕭蕭落葉的悲嘆
只有覆葉才知道 夢痕是何等的可愛
只有覆葉才知道 風雨要來的憂愁

這首詩的題目叫〈嫩葉——一個母親講給兒女的故事〉,描摹的是幼嫩的新葉生長的姿態,採取的是覆葉關愛的視角。新葉如嬰兒、覆葉如母親,新與舊、生與老之間的遞嬗既是自然界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嫩葉〉和另一首詩〈覆葉〉互為表裡,如果〈嫩葉〉還有初生的喜悅和天真,〈覆葉〉就更直面了世界的殘酷:

繫棲在細枝上
沒有武裝的一葉
沒有防備的
全曝於昆蟲饑餓的侵食
任狂風摧殘
也無視於自己的萎弱
緊抓住細枝的一點
成為翠簾遮住炎陽
成為屋頂抵擋風雨
倘若 生命是一株樹
不是為著伸向天庭
只為了脆弱的嫩葉快快茁長

〈覆葉〉呈現了一片孤葉的羸弱與不屈,如同陳秀喜面對她自己的人生。

如果不認識詩,早就死掉也說不定

她的體會人生之苦是從婚後開始的。二十二歲那年,縱然養母萬般不捨,她仍然按照那個年代女子既定的人生規劃嫁到員林去,隨即跟著丈夫到上海、杭州工作。不料,為了這段婚姻,她遭受婆婆虐待,長子在月子中就因延誤送醫過世。因為隨夫赴任為二戰困於中國,她錯過了與慈愛養母的最後一面。最後,丈夫還外遇。

受虐和外遇是明明白白的苦,陳秀喜對婚姻的體察則更深刻,在許多詩作裡都能看見她為妻、為母的細膩覺察。在她著名的詩作〈棘鎖〉中,她闡述了婚姻對女性的箝制和壓迫:

卅二年前
新郎捧著荊棘(也許他不知)
當做一束鮮花贈我
新娘感恩得變成一棵樹

鮮花是愛的鎖
荊棘是怨的鐵鏈
我膜拜將來的鬼籍
冷落爹娘的乳香
血淚汗水為本份
拼命地努力盡忠於家
捏造著孝媳的花朵
捏造著妻子的花朵
捏造著母者的花朵
插於棘尖
湛著「福祿壽」的微笑
掩飾刺傷的痛楚
不讓他人識破

當 心被刺得空洞無數
不能喊的樹扭曲枝椏
天啊 讓強風吹來
請把我的棘鎖打開
讓我再捏造著
一朵美好的寂寞
治療傷口
請把棘鎖打開吧!

新郎捧著象徵愛的鮮花,卻不知道那其實是一束割得妻子遍體鱗傷的荊棘。他也許不知道、也許知道了卻不在意,從此,男人從詩行中退場,後續關於女性在婚姻裡的苦與痛、掙扎與求生,他完全的缺席。

缺席所代表的冷漠與無視,或許比直接的暴力還更可怕,也更讓人無從抵抗一些。男人以鮮花與愛將女人誘進了婚姻中,鎖在裡面。不論是「膜拜鬼籍」或「湛著福祿壽的微笑」都帶著森森鬼氣,婚姻,似乎真的就是這樣一樁令人絕望的買賣。在陳秀喜的年代,婚姻對女性的意義除了當下的歸屬和依附,更大的價值在於死後一個合於禮法的位置。而為了身後理所應當的安置,女人該付出多少代價?

為了做一個好妻子,女人必須拋下原生家庭,做一個孝順的媳婦、賢慧的妻子、慈愛的母親,看似是美麗芬芳的花,卻是插在讓人無比疼痛的棘尖上。原來,每一個合宜的舉措、每一個應盡的本分,都要用一寸一寸的傷口換來。

幸好,詩句沒有在無望的情緒中下墜,詩人轉而呼喊強風吹來、把婚姻的棘鎖打開。她並不是不知道,離開婚姻之後所帶來的迷茫、無措與寂寞,但解脫了痛苦之後的人生,即使是寂寞,也是美好的寂寞。

因此,等到子女都成家後,陳秀喜選擇在五十七歲那年,結束了三十六年的婚姻。陳秀喜在自傳中這樣記述她離婚的心情:

「三十六年來過著三從四德的生活,盡了主婦的職。回顧三思,問心無愧。可以心安地走了。過去的我是為了大家活來的。是迷失了自己的。往後,我是為著我而要活下去的。兩種生活方式、均有一長一短。深深吸收自由、自在的空氣。刻刻都是感恩、感謝的意念中。山居,大自然是這麼無邪、天真。假如,我不認識詩⋯⋯我不會離開他,假如我不認識詩,我早就死掉也說不定⋯⋯。」

民國六O年代,離婚還是一件大膽的舉措,根據統計,當時每一千人只會有 0.36 對夫妻選擇離婚,更遑論是由女方提出要求。那個年代的傳統婦女,大約真的要被逼到絕境才有勇氣奮身一搏,斬斷婚姻。陳秀喜在面臨養母逝世之痛時,就曾說過如果不是懷著再見養母一面的念頭,她早就死了,可見這段婚姻對她的戕害。離婚後的日子,也並沒有海闊天空,她甚至一度上吊自殺,導致聲帶受損。放棄了那個年代的人眼中「正常」的生活,也放棄了她曾寫入詩中的「將來的鬼籍」。陳秀喜,選擇向死而生。

離婚後,她沒有依傍子女,而是隱居於台南關子嶺。她為居所取名為笠園,寄託著她為笠詩社付出的二十年心血。笠園成為台灣本土詩人的聚會的所在,許多年輕一輩的創作者都受過陳秀喜的提攜照撫,尊稱她一聲「陳姑媽」。

詩人向陽在廣播節目中分享自己與陳秀喜的交往。那時,他剛剛開始嘗試創作台語詩,當時的大環境對台語創作者並不友善,他的詩作無處發表,自己也很沒有信心。有一次,他應邀參加詩歌朗誦會,以台語朗誦自己的作品〈阿爹的飯包〉。詩中刻畫搬砂石父親的辛勞、貧困家庭的痛苦,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慈愛,讓陳秀喜立刻紅了眼眶。用台語對向陽連連說著「很感動、很感動」。多年後,向陽還記得那一刻對他的激勵。

在現實生活中,詩人的責任非常重大

陳秀喜對於詩歌有很大的期許,將表達思想、鍛造語言、重視歷史、國際、人類,乃至於時代使命都賦予在詩歌創作上。因此她曾以〈也是一首詩的重量〉描述她對詩歌的期望:

詩擁有強烈的能源,真摯的愛心
也許一首詩能傾倒地球
也許一首詩能挽救全世界的人
也許一首詩的放射能
讓我們聽到自由、和平、共存共榮
天使的歌聲般的回響

就像她自己在《美麗島詩集》裡提到的:「一首詩完成的過程,是感觸、感動的餘韻帶進思考讓它發酵。思考是集中精神在語言鍵盤上彈出聲音。詩人不願盲目活著。眼睛亮著重視過去,腳卻向前邁進。意識歷史、時代、甚至國際、人類。以關心執著於自覺得極點,附著時代的使命感,以喜怒哀樂的沈澱物來比較和判斷事物。詩人是真善美的求道者。在現實生活中,站在自己的位置,詩人的責任非常重大。」

基於一種詩人的使命感,陳秀喜的詩歌不只是寫婚姻與母愛,還從婦女獨有的生命經驗裡延伸出去,觸碰更廣大的國族議題。最廣為人知的嘗試,是原名為〈臺灣〉後來被改寫為〈美麗島〉的詩作。詩中以搖籃、母親的懷抱去比附台灣之美。台大中文系教授洪淑苓認為,詩中以溫和包容的態度表露對台灣鄉土的認同和情感的依歸,有別於其他詩人較為強烈的反抗與抗議意圖。這除了是女作家書寫鄉土家國的修辭,也是跨越政治旗幟論戰之後,對斯土斯民不變的熱愛。

從陳秀喜的詩歌,我們會看見女性的陰柔特質和看似陽剛的國族認同並不衝突,可以延伸、可以比擬、可以渲染。比如〈我的筆〉:

眉毛是畫眉筆的殖民地
雙唇一圈是口紅的地域
我高興我的筆
不畫眉毛也不塗唇

「殖民地」,「地域性」
每一次看到這些字眼
被殖民過的悲愴又復甦
數著今夜的嘆息
撫摸著血管
血液的激流推動筆尖
在淚水濕過的稿紙上
寫滿著
我是中國人
我是中國人
我們都是中國人

這首詩經過英譯之後,在 1978 年獲得美國全國詩人協會詩競賽第二獎。詩中以畫眉、描唇等化妝的動作與詩人之筆做出區隔。「化妝是對五官的佔領」,這樣的視角大約有歐美婦女焚燒胸罩一般的冷冽和氣魄了!詩人的筆不畫眉毛也不塗唇,那她的筆做什麼呢?用來寫下被殖民的悲痛,以及對國族認同的辨析和吶喊。

另一首詩〈耳環〉則以日本女孩不如中國女孩一般打耳洞來區分中日之間的差異,詩中的「我」以戴上一對耳環為傲,即使遭致歧視也不退縮:「民國二十八年/母親的民族觀念說/耳朵有針洞/才是中國女孩/總有一天/要辨別我們並不是日本人/戴著翡翠玉墜的耳環/梳兩條辮子/穿著長齊腳跟的旗袍/因怕統治者的威風/純中國式的打扮/街上已少見/我時常被日本的小孩子們/投擲小石頭 罵『清國奴』」

翡翠玉墜耳環、辮子、旗袍都是女性的裝束,而在這些看似屬於外在的打扮、屬於女性陰柔的象徵,在陳秀喜筆下卻用以傳達女孩心中愛國愛家、堅毅不拔的意志。詩中十八歲的年輕女孩即使遭遇謾罵羞辱也昂首闊步,唯一的期望就是「耳環就是/中國女孩的憑證/臺灣光復 那一天/不必檢驗耳朵的針洞」。期望光復的那一天,所有堅守國族認同的打扮和舉動都不再有任何疑慮,不再需要為了討好殖民者而有所矯飾。

然而,光復之後的台灣人,卻無法如同陳秀喜詩中的祈願,只自自然然的做自己就足以立足這塊他們生長的土地。因為,他們面臨了新挑戰:國語。

跨越語言的一代,是忍耐陣痛的失語者

如同那個時代許多創作者一樣,光復之後陳秀喜立刻面臨的困難是語言的轉換。受日式教育、擅長日本俳句、和歌的陳秀喜,突然之間成了新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光復三十年後,她出版了詩集《樹的哀樂》,在〈後記〉裡她這樣陳述自己的痛苦:

「光復三十年來的臺灣,早已成為推行國語非常成功的模範省。然而,我個人,因為不學無術,被殖民過的痛苦,迄今不但尚未消失,握筆時,那種陣痛的苦悶,還是折磨我。當我出版日文短歌集《斗室〉(一九七O)後,由於心中有所抉擇,從此不再出版日文短歌集,專心學習國文,作為個人的心願。而且,渴望以我們的國文寫詩。」

能夠流利傳達思想感情的日文,帶著殖民的屈辱;理所應當該使用的國語,卻又不夠熟悉順暢。這種失語的痛苦也表現在〈編造著笠〉一詩(節錄):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
我們鳴放炮竹
淚濕面頰互相擁抱
將光復的喜訊
報告祖先們
我的國籍也光復
可是祖國的文化
被統治者隔絕了半世紀
想不到痛苦在等著我
回到祖國的懷抱
高興得血液沸騰
卻不能以筆舌表達
焦急又苦惱
熱血也許會被誤為冷血
在語言的鐵柵前啜泣
為了要寫詩
學習國語
忍耐陣痛
有時候詩胎死在腹中
有時候揉碎死胎兒
丟棄後苦悶著
詩的國家的文化
對我來說
比岩石更重
嘴吧如啞吧
唱不出聲時感到羞恥
我們應該向
祖先們和搖籃道歉

血液沸騰、筆舌卻偏偏不聽使喚,於是只能無助的在語言鐵柵前啜泣。語言與思想的錯位並不是這一代台灣人的錯,陳秀喜的詩文裡卻袒露了戰後台灣人無法壓抑的愧疚、羞愧和恥辱。於是有了凡提及陳秀喜時必會講述著名故事:陳秀喜赴日出席在東京舉辦的《陳秀喜詩集》出版紀念會,並拜訪了日本著名詩人堀口大學。當堀口大學稱讚陳秀喜的日語優美時,她並沒有喜悅,而是索要紙筆當場作和歌一首表達「懂日語是悲哀,故鄉被殖民傷痕猶在」的感受。因此,堀口大學立刻肅坐伏地道歉。

歷來講述這個故事,往往視之為一段佳話。陳秀喜的風骨與堀口大學的自省,以及成就這段會面的創作交流,都讓這個故事無比動人。然而,這段故事呈現的出原本應該為之自豪的語言能力,對於當時的陳秀喜以及許多台灣知識份子而言,卻是傷痕和悲哀。更糟糕的是,這樣的傷痕和悲哀不僅是源於被殖民的傷痛,在當時臺灣的氛圍裡,更有一種必須自證自清的壓力。

擔任「笠詩社」社長長達二十年的陳秀喜,自然也被捲入了鄉土文學論戰中。那首讓她收穫美國詩壇榮譽的〈我的筆〉,其創作背景卻是源於《水星》詩刊對《笠》詩刊是「日本詩壇的殖民地」的批評。陳秀喜強調,她是受日本教育的人,能用日本話、日本文字創作,卻甘願辛苦地學習中文、寫中國詩,這都是因為她不甘於被殖民。

「笠詩刊當然是中國人的詩刊,這種憤怒,我就把它寫成〈我的筆〉。」

洪淑苓提到,1970 年代現代詩論戰以及鄉土文學的風潮導致各詩社關係惡化,笠詩社向來被視為親日、本土,因此在當時的氛圍下相當不容易發展。而在〈我的筆〉發表的前一年,又偏偏發生了釣魚台事件、臺灣退出聯合國,仇日的情緒和退出國際舞台的悲憤,都讓笠詩社成為眾矢之的。

因此,這也讓陳秀喜這樣的創作者處境更為艱難。

和歌創作不是恥辱,是那個時代留給當代最美的禮物

將近五十年後,重看陳秀喜在政權遞嬗之間的苦與難,我們會清楚的知道被殖民、擅長日語、艱難地學習「新」國語,都不是他們的錯,甚至不該是錯。可是,早在讀者們能夠發現這點以前,有許多創作者不得不放棄自己擅長的語言,因此不能以最順暢的方式表達自己,甚至不能再創作,只能殞落在不同語言的縫隙之間,將表達和詮釋的權力拱手讓給更流暢使用官方語言的人們。

新竹市文化中心(現為新竹市文化局)在 1997 年出版了《陳秀喜》全集。如果有機會翻閱這套全集的人,除了閱讀詩集、書信、資料集,也翻一翻陳秀喜的日譯詩、短歌和俳句吧。也許藉由這一次次摩挲書頁的時刻,能夠讓陳秀喜知道,她美麗的日文創作不是屈辱,而是珍貴的歷史資產、文化記憶,更是一位努力翻越時代、語言與性別阻礙的女詩人,留給後世最好的禮物。

回想十五年前,那個懵懂地在課堂上展讀〈嫩葉〉的我,並不知道從「母親講給兒女的故事」在詩人心中升起,到化為她陌生的國語,最終印成鉛字,成為國中生必讀的一課,中間需要多少努力又經歷多少頓挫。女性的聲音不論在哪一個時代、哪一種文化裡,常常都是被噤聲的一群。可是,如果沒有陳秀喜的詩,我們不會看見民國六O年代為女、為妻、為母曾經歷的哀與樂。我們也不會發現陰柔的眉筆、唇彩、耳環,甚至廚房裡裊裊的灶煙,原來都能寄託熾熱的愛國心和柔韌的鄉土情。

從台灣第一位女詩人到當代,女性也許不再遭遇明言要求的噤聲,也幸運避過了失語的時代夾縫,讓我們終於掌握了自由書寫和表達的權力。擁有這些得來不易的權力的當代女性該說什麼?該寫什麼?才能讓五十年後的女性依然備受啟發,念念不忘?也許,就從解開前代女性身上的枷鎖開始。

參考資料:

《陳秀喜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7)
洪淑苓:《思想的裙角》(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
人物/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
跨國界的女詩人——陳秀喜
【台文天文台】熊一蘋: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
中央廣播電臺:作家向陽談美麗島的玉蘭花陳秀喜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2n0BDA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2020年7月13日 星期一

愛自己,不該變成你的壓力

隨時都要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不能浪費人生的一分一秒⋯⋯。其實,愛自己不需要這麼喘不過氣。

文|外派太太

當今社會吹起一股「新女性」的風氣,鼓勵女性活出自我,在忙碌工作、家庭之餘,也不能忘了愛自己,要時常將自己的身心靈維持在良好的狀態,既要保持身材不走樣,還要經濟、精神獨立,不要過度依賴他人,讓自己處於即使馬上恢復單身也沒問題的狀態。

譬如新聞經常讚頌哪個女明星生了幾個小孩還保持完美身形、誰有了小孩仍開創出一片自己的事業、外國媽媽帶著孩子卻依然保持優雅、如何有了孩子還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再再教導各位媽媽如何在育兒的同時保有原來的生活樣貌,如此不過度犧牲才能讓媽媽開心。似乎每個媽媽都應該有能力朝此目標邁進,成為「全方位」的女性,活出「各方面」的價值,還未達成目標的是不夠「愛自己」,曾幾何時「愛自己」竟然也需要努力了!

「愛自己」變成了壓力

這種鼓勵成為「愛自己」的風氣卻也產生了壓力,似乎身材走樣、皮膚老化、或沒有成功的事業或興趣就是不夠愛自己。別人會說:「把自己搞成那個樣子,連女人看了也不會喜歡,還冀望誰會喜歡你」或是「沒有自己的人生,整日圍著家庭團團轉,以後老公、小孩會嫌你煩」。當忙碌一整天照顧孩子、家庭或工作後,早已精疲力盡,只想灘成一坨爛泥,透過滑手機、追劇、逛網拍來放空一下、釋放心靈的壓力。可這短短的喘息剛過就來到洗澡上床的時間,明天還要繼續努力,趕緊洗洗睡準備明天的體力,實在沒有額外的力氣。(你會喜歡:敬生活的插畫集:耍廢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好好充電

「愛自己」不該是規範,而是享受生命的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樣貌,只要自己覺得這個狀態很舒服、自己滿意就可以。我也曾擔心產後身材走樣,跟醫生針對身上多出來的肉斤斤計較,反倒是醫生安慰我:「妳又不是女明星。」她告訴我現在的狀態很好,無須對自己太過嚴厲。等兩個孩子都大一點了,我終於又能重新掌握生活的節奏,有時間可以做運動恢復我自己想要的狀態。然而這一切都是取決於我。(同場加映:梅根產後豐腴現身:為什麼你會認為,皇家女性很快就可以「復原」?


圖片|來源

也許只是過渡期

有時目前的狀態只是過渡性,譬如剛喜獲麟兒的蔡詩芸 Dizzy 說的:「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產後瘦身不是一個競賽,生完 baby 最重要的是享受當一個 Mom,不論是給寶寶足夠的養分、或是自己保持心情愉悅,以上這些都比生完快速瘦回原本的體重來得重要。」

嬰兒時期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就算身材沒有完全恢復,但我感覺舒服,孩子長大後多了一些自己的時間,我想要更精實的自己,這個狀態我也感覺舒服。育兒造成的職涯中斷雖然有點可惜,但等這個階段過去,我也可以重回職場。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使命,享受當下自己的狀態,擁抱當下的自己才是最舒服的事情。

你不需要在產後立刻恢復成產前的樣子,甚至不需要一定要恢復成產前的樣子,重點在於「你是否喜歡現在的自己」。如果你享受當家庭主婦,就沒有一定要回歸職場。真正的愛自己不是成為別人想要的樣子,而是成為最舒服的自己。(推薦閱讀:身體疲倦、頭腦空洞:生產完好累,該怎麼重返職場?

由得他人說去

現代社會由於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發達,賦予人人可以發聲的管道,忽然間滿足了個人「被聽到」、「被看到」的慾望,於是紛紛透過自己的管道和平台發聲,對他人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比手畫腳。

曾經是棉花糖女孩的 Adele,說:「我從來不曾對我的外表或我想把自己活成什麼樣子而感到不安。永遠只需要為自己努力,而不是為別人。」如今她瘦身成功,卻又招致瘦身過度的質疑。不論胖或瘦,路人都有得說,那就由得他人說去。

尋找平衡

孕期或哺乳期時不敢染燙髮,那就換個髮型吧!黑髮也有黑髮的美麗。不敢擦指甲油怕有害孩子健康嗎?既然捨不得美甲,那就試試看美甲貼片解解癮。在保有自我和媽媽身分之間一定有個平衡,讓你經由滿足一些自我的需求,可以更開心地去照顧其他事情。你沒有過度犧牲,不需要跳入「別人覺得你犧牲」的框架裡。

有朋友覺得我老是被孩子綁住,只有週末才能出門,或是周末出門也得帶著孩子,感覺我「老是被關著」、「不自由」。但如果我沒有好好照顧孩子,放著孩子自己跑出去,我不會安心,也不會開心。周末時和朋友的聚會,如同游泳浮上水面換氣般,很短暫但足以讓我下個周間繼續努力。我不覺得自己可憐,因為周間享受媽媽的狀態,周末享受放風的心情,這兩者之間的平衡讓我很舒服。

我不是教你不要愛自己,而是愛自己這件事不需要那麼費力,你不需要時時刻刻都活得那麼努力。如同 Colbie Caillat 的「Try」裡所說的「You don't have to try so hard 」,暫緩一下步伐去感受現在的狀態是否讓自己滿意。因為最重要的是「When you're all alone, by yourself 」,問問自己「Do you like you? 」如果不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態,就努力改變。如果自己滿意但卻感受到社會眼光的壓力,那就來首「Try」吧!

只有你自己與自己相處最久,你應該以最舒服的狀態與自己相處,擁抱最舒服狀態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07opIX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寫給準備出社會的 Z 世代:給人生一段空白,比你想得更重要

在不好的時局之下,找工作可能會有困難。若你也是待業得憂慮的其中一人,趁著還沒出社會前,多思考自己的興趣吧!

文|外派太太

受到這波疫情衝擊最深的除了千禧世代外,就非應屆畢業生莫屬了。《TechNews 科技新報》有篇文章就是針對這個現象,標題為:「Z 世代步入千禧世代的後塵,就業夢碎」。《聯合報》有篇報導的標題是〈受疫情衝擊今年大學畢業生臨「最糟雇用季」〉。《遠見雜誌》更說這批應屆畢業生「堪稱十年最慘新鮮人」,因為他們不僅面臨「單月職缺數大減六萬個,還有失業老鳥的競爭」。於是行政院暫緩催繳學貸,此外還提出了就業獎勵。

2020 年一開出就接踵而來的負面消息讓這批新鮮人很難樂觀起來,卻偏偏在這個時間點面臨人生的轉折點。畢業後擺在面前路有「繼續升學/國考」、「就業」、「空檔年 (Gap year)」、「創業」。我想暫時沒有經濟壓力的人,應該會選擇繼續升學或「空檔年」以待日後時機好轉。以靜待變不失為良好選項,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思考你想要的人生。

人生的十字路口

回想大學剛畢業時我也如此迷惘,因為這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可以選擇要走哪裡。過往直線式的考試升學體系沒有機會讓學生探索自己內在的興趣,我竟然一直到大學畢業後才真正開始思考這件事,雖然晚到但總比沒到好。很多人畢業後還沒來得及仔細思考就出社會了,接踵而來的忙碌生活壓力讓人再度失去了思考的機會。

每當困惑迷惘時,我喜歡從書中找解答。當時一本《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協助我撥開迷霧、一步一步找到方向,我希望透過分享我的經驗,告訴空窗期或是在人生交叉路口的朋友,這是真正的「Gap Year」,這段空檔正是整理自己人生的最佳時機。(同場加映:人生不只一次 Gap year!Stefan Sagmeister :比生存更重要的是生活

四色冰淇淋的焦點組合

書裡面提到有些人經常換工作,旁人可能會說你定性不夠、三心二意。你可能面試上了喜歡的工作,但做了一陣子又覺得無聊,於是又換工作,如此反復不已,到最後連自己也懷疑自己,但其實你可能只是還沒找到可以同時滿足你所有需求的工作。

這類人通常好奇心旺盛、對人生充滿熱情,對此作者提出了「四色冰淇淋」的焦點組合協助你找到可以滿足多樣需求的工作,而且這個組合可以隨時調整。本書的核心概念是希望讀者能以更有彈性的方式來面對職涯,如此可延續工作的熱情。最後我利用這本書畫出了我的四色冰淇淋(我的興趣組合)並選擇翻譯產業,這也成為我截至目前為止都在從事的工作。


圖片|來源

因為瞭解所以離開

但其實我剛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與翻譯完全無關,回想當初之所以做這個選擇可能是想跳出舒適圈、培養另一個專長。然而在實際接觸後,我清楚明確地知道這份工作無法激起我的熱情,也無法帶給我成就感,因此無法推動我繼續精進。決定離職時,很多親朋好友勸阻我,勸戒的話不外乎:「工作不就是這樣嗎?」「你剛出社會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撐滿兩年,至少要一年,不然很難找下份工作。」

這些話動搖了我,我反思究竟是我無法跨出舒適圈,還是這份工作真不適合我?於是我又在畫了一次四色冰淇淋組合,它彷彿是燈塔般指引我再次確認自己的決定。我堅定了離職的想法,大家都給了我一個無奈的表情,但我告訴自己「工作不應該只是這樣!」當回到翻譯產業後,我才又重新找到了歸屬感,雖然有時會累、也會遇到挫折,但我從沒想過要放棄這份工作,因為你喜愛它、對它有熱情,這就是「工作不就是這樣」與「你喜愛的工作」之間的不同。

尤其是跟著先生外派後,我更感謝這份工作的彈性,當了媽媽後,我感謝它讓我能繼續與社會保持一些連結。我雖然沒有多偉大的成就,但至少大致上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利用這段時間尋找你的甜筒組合,確認好目標後義無反顧地前進。(推薦閱讀:我適合什麼樣的人生?用十大領域分類,讓生活不再迷惘

我非常同意賈伯斯說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現在所累積學習到的能量,終究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饋你,只是你現在看不見,所有學習的時光都不會浪費。若沒有那段時間的沉潛與堅定,我今日也無法做著自己喜愛的工作。

VUCA 的世界,你需要什麼?

受到疫情衝擊的族群當然不只畢業生,許多在學的孩子也是被迫中斷學業。馬來西亞停課後某日,幼稚園的 CEO 舉行線上家長說明會,內容討論如何幫助孩子準備好因應 VUCA 的世界 (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許多親子教養觀念告訴父母要讓孩子有安全感,特別是家庭給予的安全感,如此有益於日後的人格發展。安全感的來源有許多,以往我認為經常搬家、換學校容易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可偏偏今年無法事事如意,馬來西亞停課、台灣插班只上了一個月,算算老大今年上半年只上了不到兩個月的課,幸好下學期有報到學校。

但更令我擔心的是剛回台灣上課時,老大不敢在學校嗯嗯,我知道這是他適應不良的警訊,縱使之前幫他做過許多心理建設,但劇烈變動的上半年對四歲的孩子來說產生了不安全感。《親子天下》提出疑問「大人們以為他們只是遺憾不能上學、跟同學在一起玩、沒有畢業典禮跟舞會,只要習慣一切都在網路上進行就好了。但是事實上,他們要面對一改再改的不確定性,不斷調適,覺得失落、悲觀、被背叛,看不到未來。他們會反身改變世界,還是就此消沉?」他們的信任感受到衝擊。

但 CEO 談話中提到適應這個 VUCA 世界很重要的一點是 adaptability(適應力)。我開始思考,疫情趨緩後中美貿易戰又繼續、美國爆發種族衝突,不論結果如何總之世界無法回到原來的樣子了,或許應該培養孩子迅速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而不是只在意安全感這件事。先生告訴我,在孩子發生適應困難時,除了事先給予更多的心理建設和鼓勵外,家庭須提供更多的安全感來彌補適應新環境缺乏的安全感,如此孩子才能利用在家庭建立的安全感去適應外在變動的環境。(同場加映:寫在布魯塞爾爆炸攻擊後:當世界亮起燈就不怕暗

不論你要繼續升學或是出社會,能否能適應這個世界決定你能走得多遠。前途雖然看起來坎坷,但幸好你不孤單,適時與同儕或你信任的人分享心情,有助於分散壓力,讓你繼續前行。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ZnCEdw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我參加了 10 分鐘冥想運動,21 天後擁有更多的自由

在你感到悲傷、憤怒時,別急著告訴自己「這樣是不對的」、「不要表現出來」。試著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圖文|Astrid


圖片|作者提供

每一天,只要花一點時間和自己在一起,就能夠更靠近真實的自己一點、願意說真心想說的話、願意展露自己真正想表達的,也不再無端的擁有太多恐懼意識佔據心靈層面,發散純淨的意念給周圍的人。這樣簡單的事情如果只需要你撥出 10 分鐘的時間,你願意試試看嗎?

你聚焦與對準的是什麼樣的意識與頻率呢?

五月參與了一個連續 21 天的冥想活動,這個冥想遊戲是透過每天 10~15 分鐘的靜心與一項書寫的任務。主要在於自己對金錢與豐盛意識上的聚焦,讓心與腦能夠有同步整合。這個冥想活動來自於 Deepak chopra,一位印度裔美國籍的美國作家,將科學和靈性結合,也是整合醫學的先驅。最近則被翻譯成為中文廣為流傳著,還有提供音檔讓大家練習。

參加這個冥想之旅後,我習慣在每天早上醒來、或是下班後有自己完整的時間來進行冥想任務。不過到了第五天的任務,是要邀請自己的朋友參加這趟旅程,創建一個社團維持豐盛的意識與流動。以往我都是被動性的參加靜心冥想、靜心課程,第一次採取主動性邀請朋友參加連續 21 天靜心的冥想任務,這對去年以前的我來說,看到這樣的活動我通常就會選擇直接略過,不進行任務或是直接只進行冥想、而不想與人做直接連結這件事。

我一直覺得與人連結、交流是一件很耗費心力的事,如果能夠避免和其他人有直接的言語接觸那對我來說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因為透過溝通、文字訊息其實都能直接吸收到其他人的情緒能量。而在每一次的言語溝通、文字都能夠傳遞每個人當下的能量頻率。 (延伸閱讀:「我不是討厭你,只是不想聊天」五個內向者會有感的時刻

今年的我看到這個任務的當下,雖然一瞬間出現「好麻煩」的慣性思維,這是頭腦一直以來覺得安全的迴路反應,是一個長久以來內建的程式。

長期待在舒適圈的狀態下,覺得邀請自己周圍的親人、或許 1.2 個人就足夠了。不過擁有靜心習慣已經將近一年了,這一次反而轉念一想,何不直接創建一個社團,邀請可能有興趣的朋友參與呢?於是在邀請朋友進團前,我都會先告訴他們這個團的內容是什麼,請他們真的有興趣再加入就可以。

當下對自己說,我其實只是負責傳遞訊息,不用在意是否被朋友拒絕或是接受我的邀請,這是取決於其他人意願上的參與選擇,而我只是一個中性的媒介。結果意外的發現其實有很多一直想嘗試靜心的朋友,只是一直給自己許多理由來延遲讓自己靜下心來,透過這個活動讓他們也慢慢培養出靜心的習慣。

透過某一天的冥想任務,我和母親有了親密的連結,這一次是深入的看見,看見一直不想面對、急於逃避的層面,看見彼此的相似性是如何互相牽引著,而這樣的信念就像是一個黏著性很高、根深柢固的病毒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這與我在今年 3 月初夢見自己和家族的信念是互相牽引著,家族的強大信念真實的在我身上有所影響。在睡夢中,我突然醒悟出自己家族的信念源頭,而驚醒的坐起來,像是找到一把鑰匙、一個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答案源頭。(同場加映:「真實的我,媽媽還會愛嗎?」從夢境看你潛藏的童年恐懼

在參與靜心的過程中,我也試著沒有多想的分享其中一則寓言,而在剛剛好的時間點,這樣出於真心的分享,沒想到剛好在對的時間點內能夠幫助到合適的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分享出去的一言一語,可以對其他人造成什麼樣程度的影響力,所以遇到什麼事,先行動就對了,這是我不斷在告訴自己、也在練習的事。

在人生之中,我們花費了一半的力氣在恐懼上,恐懼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不敢說出真心想說的話,不敢去表達自己真實感受到、體驗到的再真實不過的世界,所以雙腳一直是停滯不前、很多話壓抑在喉頭裡。(你會喜歡:「Just Do It」不夠,你要「Just Ship It」

一直以來觀察到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受到關係取向的影響,會因為家人、愛人、親近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的眼光而影響到自己做的每一份選擇。我們總是害怕去表達自己內心真正想說、真正想做的事,而將這些事情壓抑的放在心裡。

常常 1 年、2 年甚至 5 年過去了,我們可能還是把自己夢想的那塊擱置在心裡,而選擇對我們來說相對輕鬆、容易被這個社會所接受的選擇。於是我們將這份壓抑的心發洩到周圍親近的人身上,認為是因為他們才延誤我們去完成夢想,因為怪罪一個人比起深入去探索自己的深層信念、行為模式還要輕鬆的太多。

我也曾是這個思想模式下的受害者,總是將想說的話放在心裡,很多事情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畢竟一直被教導著能者多勞、忍耐是一個美德,做一個有用的事業比想做的事還要更重要,能夠忍過去就可以成大師了,而我也曾被「大師」這個詞所疑惑著。

但有沒有人想過「忍」字的上面是一把刀,每一次的忍耐都像是用刀子一遍遍的刮在自己的心尖上,把那些苦痛往肚裡吞的時候,我們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最近一次我深深體驗到靜心之後,我在情緒的覺察上更敏銳了,能夠很快地感覺到它帶給我的身心影響。

那些壓抑潛藏在身體裡的憤怒,原來是有很強大的生命能量。當很久不曾生氣的我突然有了很強大的情緒上心頭,當下的第一個反應是:平常練習的靜心是不是沒有帶領我回到真正的平靜呢?一邊也被親近的人質疑靜心與情緒的關聯性。我在內心裡一邊自責自己沒有真正的平靜,一邊卻意識到原來我有多想要發脾氣這件事。

一開始決定先隱忍下來,覺得自己可以很平靜,畢竟靜心這麼久了,或許沒有什麼事是真的過不去,我去睡一覺明天起來應該就好了!於是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除了心裡莫名難受之外,身體也趕感到發熱難耐,覺得胸口有一股很灼熱的氣息在醞釀,喉嚨也像是有東西被壓抑著卻無法發出聲來。這才發現,原來長期的靜心下來,帶給我更多的是能夠更「看見」心的感受,我已經沒辦法用以前的方式去壓制住那份受委屈的心。

於是那一次我有意識的決定,我想要發脾氣!我想要讓這口氣能夠真正的抒發出來。經過情緒的深層釋放之後,我好像經歷了一個大洗滌。在有意識的看到、說出自己真實、不滿的情緒、去看見情緒的當下,隔天卻是煙消雲散、身心感到很舒服的感覺。

那種感覺不是在說每一次傷心、生氣都有發洩情緒的動機與理由,而是能夠看到自己的情緒是不是被壓抑的,是不是真正的受到委屈了?當我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心,體驗過情緒的高低起伏,就能夠在回到中心的不偏不椅之後,將所有情緒都帶回到中性。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情緒都有適當的抒發管道,有意識的釋放出來之後也是一種越來越接近中心的本質。

每種情緒都是不同的能量,當我不害怕、不吝惜去表達與看見那些情緒能量,也就越來越能夠接近自己,越來越能夠穿透自己的情緒本身,進而能夠有更大的同理心去擴及到其他人身上。

身與心都是相互勾動牽引的,當我們忽視了身體影響的心理層面,只端從身體的面向去考量當下的症狀,那是常常找不出真正的根源。身體擁有強大的自癒能力,當我們將心照顧好了,很多事情自然都能不藥而癒。

擁有靜心習慣將近一年以來,我慢慢地去接近自己內在的真實。那是想要真實的自由感,一種由內而外,能夠從內在表達自己的自由、擁有自行創造的自由,不再是被動無力的接收者。

當你也接收到來自宇宙的邀請函,從展開這段每天 10 分鐘的靜心冥想開始,會慢慢的發現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展現在身心上,甚至擴及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生活更有意識與意義。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2gUVvc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上海觀察日記|你的日常,她都包辦,家政阿姨的逆襲

有一位阿姨幫你打掃、煮飯,落得輕鬆,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你哪天把阿姨惹毛,你的生活就難過了。

待過上海的人,對於一種女性職業應該不陌生,這個職業叫做「阿姨」。

「阿姨」主要會在三個場景出現,一是個人居家,二是辦公室,三是公司包辦的員工宿舍。

那麼,「阿姨」的具體功能是什麼呢?大致來說分為打掃和做飯。不要以為在上海請個阿姨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其實阿姨的行情有高有低,如果只想請人定期來打掃家裡,中國有各種電商平台可以預約阿姨的到府服務,價格公開透明,僅需設定好日期和打掃需求,時間一到,阿姨就來敲門了。(延伸閱讀:女人的幸福仕事|女性工作處境,台灣真的比日本進步嗎?


圖片|來源

初次到上海工作時,住的是公司安排的宿舍,我永遠記得人生中第一位阿姨:小芳。

小芳阿姨來自安徽,在這家公司的宿舍工作好多年了,台灣菜已經煮得有模有樣,大老闆們都很倚賴她,畢竟在上海要吃到如此道地的家鄉味不容易。

我與小芳阿姨初次見面時,她親切地介紹宿舍設備的使用方式、食堂開飯的時間等等,態度十分和善。講著講著,小芳阿姨笑笑地說:「你們的衣服要不要也給我洗呢?每人每個月多給我一百元就行了。」

我跟室友當下沒想太多,就跟小芳阿姨說我們自己洗就好,不然太麻煩阿姨了。沒想到此話一出,阿姨笑容變得有點僵,開始暗示說所有人的衣物都是給她洗的,長年以來的規矩就是這樣。

現在想起來,當時也是不太懂得閱讀空氣呀,傻傻的我們還是堅持立場跟阿姨說:「真的不用麻煩妳,我們自己洗就好!」自以為不要麻煩別人是種美德,但聽在阿姨耳中卻成了刺耳的挑釁。

過了幾天,那時正值上海最熱的時期,到晚上熱氣都無法散去,簡直像個大蒸籠。我跟室友下班回到家,竟然發現家裡停電了。

兩個小女生無助地坐在客廳狂流汗,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打電話給小芳阿姨。

「阿姨,我們的房間好像停電了。」
「是哦,你們可以點蠟燭啊?」
「可是我們沒有蠟燭耶?」
「外面有得買呀,你們還可以去買保險絲、找工人來修。順便記得買我要用的拖把跟掃把,我要 XXX 牌子的哦。」

原本是想打電話求救的,反而還被阿姨指派任務,看來停電這事只能靠我們自己解決了。後來我跟室友研究了一下電箱,發現原來是總電源被關閉,扳起來就有電了。

關於停電這件事,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是不是小芳阿姨刻意弄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跟室友疑神疑鬼,不過這確實變成了我們心中的一個疙瘩。(延伸閱讀:在厭惡大人模樣以前,也許你該想想他們為了什麼而爭取


圖片|來源

還有一次我請假在家休息,聽到大門打開了,原本以為是小芳阿姨來打掃房子,結果一看是個陌生中年男子,我跟對方楞在當下,中年男子尷尬地揮揮手,說他是小芳的老公,來幫忙打掃的,接著他趕緊把桌面簡單整理一下就離開了。

後來聽說小芳阿姨的老公偶爾會偷偷來宿舍住,雖然按公司規定是不能有外人進宿舍的,不過大家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小芳阿姨深得大老闆們的信賴,沒人敢惹她。


圖片|電影《寄生上流》劇照

前陣子在韓國電影看到《寄生上流》裡的管家媽媽,我立刻想起那個滿臉笑容、但總猜不透她的心思,又能在你家自由進出的小芳阿姨。

如果時間能倒流,我願意給她洗衣服。

作者資訊:

荔枝小姐,2013 年台大 MBA 畢業後獨自來到上海工作,見證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件。始終覺得東方明珠塔長得很像一串貢丸,看著看著,就想家了。FB:《荔枝小姐在上海》/Podcast:《荔枝小酒館》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gTmwX7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關係心理學:這 12 種過度期待,最容易破壞親密關係

有時候,並不是你的伴侶不夠好,而是你的標準設立得太高了。哪些期待是不合理,需要放下的?

文|Li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在 KY 的後台,我們經常收到留言說,伴侶又惹自己生氣了,為什麼別人談戀愛都是甜甜的,自己談戀愛能談一肚子氣。

「我只是想讓他飯後及時洗碗,可他每次都拖,屢教不改。」

「別的情侶是一個眼神就知道彼此在想什麼,我們家這位是我直說了還不懂,情商低到谷底。」

遇到這些情況,很多人會感慨自己遇人不淑。而心理學博士、婚姻家庭諮商師 Tarra Bates-Duford 在多年臨床諮商中發現:親密關係中很多憤怒、不滿,癥結不在於關係的質量本身,而在於我們在關係中抱有不合理的期待。

在親密關係中,有哪些常見的不合理預期?

許多學者和心理諮商師都曾指出,在親密關係中,人們普遍會持有一些不合理預期。來看看以下有哪條「戳中」了你:


圖片|作者提供


圖片|作者提供


圖片|作者提供


圖片|作者提供

這些不合理的期待其實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1. 它們通常是絕對化的,會用「總是」、「一直」、「只有」描述關係
  2. 它們也是非黑即白的;其潛台詞是:關係應該毫無瑕疵,否則就需要推翻重來

這些期待也體現了期待關係一直以一方為中心、將對方功能化的傾向(Thompson, 2015)。他們看似留有生命中很重要的位置給伴侶,其實只是希望有個人來滿足自己的期待,無論這個人是誰。

除此以外,如果你的關係中出現過以下 5 種情況,也說明你可能對伴侶有較多不合理期待:

1. 你覺得伴侶總是讓你失望

我們有可能因為期待忽略了對方真實的樣子,並因此頻頻感到失望。

比如,你一直期待一個溫柔體貼的伴侶,希望自己的伴侶朝這個方向努力。但事實上他可能木訥或過於理性。他很愛你,但不太會用溫柔體貼的方式愛你。你因此失望,覺得對方不夠努力,但對當下的他來說,你的期待或許的確不夠合理(Jacobson, 2018)。

2. 你總是對伴侶的表現感到坐立不安

總是期待他「做更多」,說明你心中對於關係應該如何發展、愛應該如何表達,是有一個預設的(Taylor, 2019)。而這個預設未必符合關係的實際。你感到不安,並非因為關係真的不穩,只是因為它沒有按照你以為的樣子發展(Taylor, 2019)。

3. 你的伴侶總有負罪感,覺得自己不夠好

如果你的伴侶總是感到自己不夠好,沒有令你滿意,這也說明你可能要求他做到的事不太合理。

4. 他人覺得你索求太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你的朋友、家人紛紛表示你期待得太高或太多、不太合理時,很可能說明你的某些期待確實不夠合理。他人的反饋也是你重新校準你對關係的期待的機會(Lozano, 2017)。(延伸閱讀:【神準塔羅】在愛情裡,你的奴性有多高?

5. 你在關係中有很多「待解決事件」

有很多「待解決事項」意味著你在用邏輯看待關係,認為關係應該像電腦程序一樣,隨著一個個 bug 的解決變得暢通無阻。

但事實上,親密關係是複雜的,並不是僅靠檢查你期望的某些特質有沒有出現就可以判斷好壞(Bennet, 2018)。如果一段關係令你感覺還不錯,你卻介意它還有不符合「理想特徵」的地方,你也許反而會失去當下你們關係中一些很珍貴的部分。


圖片|來源

為什麼說不合理的期待會破壞你們的關係?

不合理的期待會犧牲被期待方在關係中的幸福感——Poanzr, 2018

因為當你提出他做不到的期望時,對方會感到你並不是真的愛他,只是利用他將你心中那個完美伴侶的形象變成現實。他也會隱約感到自己對你來說沒那麼重要,因為你一直有一個「完美伴侶」作為備選,只要他不符合你的期待,你就會拋棄他,去找那個能滿足你期待的人。

這會令他在關係中如履薄冰,承受持續的情緒壓力(Wolff, 2018)。因為他不敢相信自己是被你接納的,因而很難體會到足夠穩定的愛和幸福。

同時,不合理的期待也會給抱有期待的這一方造成影響。

你可能會不斷地感到沮喪、失望(Bates-Duford, 2016),懷疑自己為什麼總是在親密關係中受傷(Poanzr, 2018)。

而更麻煩的是,當不合理的預期過多時,你會評價伴侶,並給自己不投入關係的理由——因為他還不夠好,不值得我投入;等他「達標」了,關係才能繼續向前(Ferguson, 2018)。

但健康的親密關係需要平等地看待彼此,不合理的預期卻在誘使你抽身出來,將自己放在高對方一等的位置,把改善的任務完全丟給對方。

明明因為這些期待頻頻受傷,為什麼我還是放不下?

放不下不合理預期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普遍誤將「完美關係」當成現實。

很多人都會參照影視作品和社交媒體上「完美愛情」的樣子來建立「好關係」、「好伴侶」的標準(Bates-Duford, 2016)。

但事實上,那些完美的愛情故事之所以廣為流傳,恰恰是因為它們與真實的關係有距離。它們是一個個愛情中的「高光時刻」拼湊的假象。而真實關係中的雞毛蒜皮、反覆磨合,則因為「不夠夢幻」,而不被展示(Wolff, 2017)。(推薦閱讀: 受傷更成長:世上沒有完美的愛,只有真誠的心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許多人在關係中的依戀狀態是僵化的(inflexible attachment)(Golden, 2018)。

這種狀態來源於個體心理的僵化(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是指我們過於依賴自己的知識或過往經驗認識事物,因而離自己真實的體驗越來越遠,
然後,我們又逐漸被高度概括化、概念化的認知模式所限制的過程(Hayers et al., 2006)。心理僵化會令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覺得我們的伴侶、關係是我們「認為應該」的樣子,而拒絕接納它們如其所是(Schenck, 2017)。
 
比如,假設你心中有一個預期:如果伴侶愛你,就會包辦你們生活中的大小事,就會事事以你為先。而在真實的相處當中,你發現伴侶做不到。

你感到失望,但拒絕思考你的期待是否符合伴侶的性格特徵,也不去觀察他是否有別的愛你的表現,反而不斷給伴侶施壓,或乾脆選擇離開他。

因為你始終認為愛你的伴侶「應該」做到這些,達不到這些標準,對方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多,對你來說也沒有意義。
 
這種僵化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尚未認識到現實世界的複雜性——世界並非以我們為中心,我們的有些要求就是無法被滿足的。

但親密關係的真相是,沒有人有義務滿足我們全部的期待。唯有接納這個現實,不再執著於那些期待,我們才有更多精力感受眼前,不至於錯失已有的美好。

在親密關係中,怎樣期待才合理?

北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Donald Baucom 的研究發現:不合理的期待會破壞關係,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在關係中抱有低期待甚至不期待;當期待合理時,人們通常能在親密關係中「求仁得仁」。

那麼,哪些期待是合理的呢?

心理學教授 John Gottman 在對婚姻和親密關係進行了長達 40 年的研究後發現,對關係和伴侶的合理期待可以有以下這些:


圖片|作者提供


圖片|作者提供

Gottman 提出,期待這些會讓我們擁有「夠好(good enough)」的關係,獲得值得的感情。

而比合理地期待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學會在關係中不斷重新校準(recalibrate)不合理的期待(Finkel, 2017)。

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步驟:

1. 帶著好奇心認識你的不合理期待

你可以將你在關係中的期待寫下來,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觀察而不是評價這些期待(Tartakovsky,2018)。

你可能會發現「原來我還有過這樣的期待啊」、「這個期待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你還可以進一步去好奇期待的效果,比如問一問自己:「這些期待曾幫我獲得過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嗎?」、「這些期待有沒有給我造成過苦惱?」

2. 給你的期待留出彈性空間,根據實際情況校準

「彈性空間」的意思是,允許你的期待不能百分之百被實現。

舉例來說,當你期待伴侶永遠將你放在第一位時,允許他有時不能第一時間回應你,並在這種情況真的發生時去觀察,而不是指責。你可以詢問他:「你當時沒有回應我,是因為什麼?我可以幫你做什麼嗎?」

這會幫助你逐漸看到,你的期待中哪些部分可以實現,哪些部分不可實現,並逐漸將原本不合理的期待調整為合理的期待。(你會喜歡:世上沒有一輩子的熱戀,也沒有完美的親密關係

3. 用關懷補齊心理落差

你可以向伴侶訴說你的感受,尋求他的關心。比如:「你不能將我放在第一位時,我挺難過的。」這會改變你們的相處模式:你不再是要求者,而是提出你的需求,給對方機會選擇如何回應——在關係中的自主感會讓對方更願意做出努力(Tartakovsky,2018)。

這同樣意味著自我關懷。你不需要因為不合理的期待而自責,而是承認自己的傷心、難過,去處理這些感受,給自己時間慢慢調整。(你會喜歡:為你挑片|《暗擁》:幸福會在你坦承做自己時,真正降臨

其實,大部分親密關係的開始,都伴隨著不合理期待,這是人之常情。只是風險在於,我們會因此忽略對方也是個真實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缺點不足,並不是為了我們而存在的工具人(Bates-Duford,2016)。

將不合理的期待調整為合理的期待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這不妨礙我們創造美好、平和、有未來的關係(Bates-Duford,2016)。也許親密關係的真相之一就是,在磨合中逐漸學會期待那些可以期待的事,而當我們學會了這一點,意料之外的欣喜,也將接踵而至。

References:

Finkel, E. J. (2018). 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 How the best marriages work. Dutton.

Gottman, J. (2018). 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 Hachette UK.

Hayes, S. C., Luoma, J. B., Bond, F. W., Masuda, A., & Lillis, J. (2006).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Model, processes and outcome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1), 1-25.

Bates-Duford, T. (2016).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5 Key Signs. PsychCentral.

Golden, B. (2018). How Realistic Are Your Expectations of Your Partner?. Psychology Today.

Gottman, J. (2018). The truth about expectation in relationship. Gottman.

Jacobson, S.(2018). Setting Expectations Too High?. HarleyTherapy.

Poanzer, D. (2018). Do You Have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in Your Relationship? Here's How to Tell. MudCoaching.

Schenck, L. K.(2017). 6 Core Processes of 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MindfulnessMuse.

Tartakovsky, M.(2018). How to Relinquish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PsychCentral.

Taylor, K.(2019). I Didn't Upset You; Your Expectations Did. Medium.

Thompon, J. (2015). Everyday Grace: Infusing All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ove of Jesus. Bethany House Publishers, 120-124

Wolff, C. (2018). 11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You May Have That Can Lead To Cheating In Relationship. Bustle.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089luP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寫給曾被霸凌的你:為什麼明明受委屈了,還要笑著說沒關係?

為什麼我們的內心明明充滿委屈,卻還是忍不住迎合別人,壓抑自己的委屈和悲傷?

那是因為如果哭出來,那就表示自己真的感覺到痛了,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只要不要掉眼淚就不會輸,所以微笑要一直掛著,儘管內心的深處非常痛苦。

然後無意識之間,你就會形成一種能力——不相信純粹的自己就可以被別人喜歡,所以在戴面具之外,還會帶伴手禮,送東西、討好別人,以避免被別人討厭。(推薦閱讀:「只要認識真正的我,他就會變心」為什麼有時你會害怕「被愛」?


圖片|作者提供

隨著時間的過去,或許傷口已經結痂,但過去的一些什麼卻仍然留存在心裡,成為一道道疤,所以你可能會不知不覺地默默承受委屈、不知不覺地活成別人的形狀,因為不想要再被丟在,只有一個人的地方。

你可能逃離親密、或是抓緊關係;你可能害怕失去,但又跟自己說反正總有一天會失去,所以不要投入太多以避免傷心,你知道這些都是你的防衛機轉,但很奇怪的是,只要這樣子想,就會讓你有一點點的心安。(延伸閱讀:總是主動離開一段感情,是為了不再經歷被丟下的痛苦


圖片|來源

  • 逃離親密

比方說,當有人靠近你的時候你就會害怕自己是不是會受到傷害,或者是他們圖謀不軌、要的只是你的好處,而不是你真誠的這個人本身。然後你就會越推越遠,也越來越沒有機會去驗證,到底他們喜歡的是你,還是你所擁有的「東西」。

對你來說,「距離」就是你的保護色、「親密」就是恐懼的別名,因為你知道如果有一天有人太靠近你,他們終究會發現,其實你並沒有那麼好、其實你很惹人厭。為了避免這一天的到來,所以你刻意維持距離、刻意過獨行俠的生活,可是在你的心裡面還是有一個很深很深的孤獨,希望有人能夠懂你的痛苦。

  • 抓緊關係

你太害怕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所以在有機會抓住任何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緊緊抓著不放,儘管你知道這樣做會讓對方困擾、儘管你也很討厭自己這麼黏人,但你更害怕只要一放手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在自我厭惡和被拋棄之間,你選擇了前者,並且承擔了許多的痛苦和罪惡。

其實,在這背後真正困擾你的並不是這個人要不要你、你會不會被丟掉,而是你沒有辦法和自己獨處,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想東想西,所以你用各種逃避和自己的親密,把聚光燈放在別人身上,過著焦慮但是又勉強可以撐下去的生活。

召喚勇敢的自己

那怎麼辦呢?其實,你不一定需要改變,因為這兩種技能,也陪你度過了許多的風雨,它們值得被榮耀,也值得被珍惜。

只是,在你覺得自己已經快要失去形狀的時候,記得叫這兩個技能去休息,召喚比較勇敢的那個自己,勇敢地拒絕、勇敢地告別、勇敢地切斷那些不管怎麼努力也不會尊重你的關係。(延伸閱讀:《82 年生的金智英》女性的成長都很類似:在易被忽略的小事裡,慢慢失去自己

這邊提供兩個方法讓你找還那些那個本來就存在的勇敢的你。

  1. 輕輕閉上眼睛,思考看看從以前到現在有沒有哪一個故事裡面的英雄角色是你很喜歡的。在你喜歡的故事當中,讓這個讓你印象深刻、而且又很景仰的英雄人物,成為你勇敢的第一步。用幾個形容詞描述他、想像如果是他,在面臨這些委屈和痛苦的時候,會如何做抉擇和回答。
  2. 練習跟自己說「就算~沒關係。」:例如,就算被討厭也沒關係、就算流眼淚也沒關係、就算覺得痛也沒關係。畢竟你也是人,你也有你的疼痛跟靈魂,當你可以接住自己的眼淚,別人也才有機會,可以來接住你。

因為你是你的,你本來就可以,為你自己而活著。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eqGHtX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餓了就吃,不餓了就停下來」如何達到理想極簡飲食習慣?

要怎麼控制自己不要吃過量?要該如何吃得精簡?一起來看看如何在飲食方面實踐極簡!

頻繁的整理自己的物品、長時間學習極簡生活以來,我們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幾乎都是每天一定都會觸碰到的物品,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會是亂的、沒有什麼物品是需要斷捨離的了,我們感覺差不多也可以不用再「整理物品」了!

除了養成了物歸原位的習慣、定期清潔和定期做瑜珈的習慣之外,我們發現還有一件事情也值得我們開始好好學習和修練,那就是「飲食生活」了!

老實說,我們認為「理想的飲食生活」可能就是最難的挑戰了!

理想的飲食生活為何如此難?

因為生理上肚子自然會變餓,而且我們無法控制肚子不會餓,餓了就會想找東西吃,路過美食就會被吸引,飲食不像學習語言、清潔打掃或運動等行為,只要規劃好每日時程,要求自己努力展開行動就可以達成目標。(推薦閱讀:夏日飲食提案:歐美風行的綠拿鐵、花椰菜飯,在家這樣做

尤其,如果想要養成自己健康下廚的習慣,我們不但要學習如何下廚,還要事先購買食材、研究食材的營養成分和保存期限,甚至是預算,還要不時變化飲食的內容才不會吃到膩,吃完飯之後除了要洗碗筷之外,還要清潔廚房、流理台、抽油煙機和瓦斯爐,才不會有可怕的蟲蟲出現,所以理想的飲食生活非常地不容易呢!

理想的簡單飲食

最近我們因為剛好開始了共居公寓的生活,而且遠離我們最愛吃的海鮮麵之後,又想開始來挑戰自己下廚料理,也剛好很幸運地遇到了這本書《理想的簡單飲食》!


圖片|來源

這本書是《理想的簡單生活》的作者明妮克.洛羅第二本著作,《理想的簡單生活》是很多喜歡簡單生活的朋友都很喜歡的書,我們也很喜歡,因此也好好地拜讀了第二本著作!

飲食生活和簡單生活一樣都是「人生的修練」,雖然我們在簡單生活已有許多心得,但在飲食生活方面還算是個新手,書中有許多細節我們還無法徹底執行,所以我們先就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開始修練(書中還分享了許多料理和食譜,如果是平常就有在料理的朋友應該會更享受這本書喔)!


圖片|來源

我們分享了以下 3 點從書裡學到且自己比較有感覺的內容,並搭配我們的個人看法,相信每個人讀完的感覺都不太一樣!

1. 傾聽身體的飢餓感和飽足感

作者分享,讓身體回復應有的體態、回復原本的理想體重,而且不帶任何挫折的簡單法則就是,「餓了就吃,不餓了就停下來。」

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肚子不餓,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在不餓的時候就停下來。

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早餐、午餐、晚餐的時間到了所以吃」,或是因為「這個對身體好所以應該吃,這個對身體不好所以不應該吃」,或是因為「不小心點太多怕浪費食物,所以全部吃進肚」,或是因為「難得來吃到飽的餐廳,一定要吃個夠本」等。(推薦閱讀:韓國媽媽的健康飲食秘訣:別讓自己餓肚子,該有營養不要少!

然而,接受這些食物的就是我們寶貴的身體,我們不是聆聽它本身的需求,反而強硬地讓它接受所有的食物,久而久之它當然會發出抗議囉!

這與整理房間的概念也很像,當我們不理會居住空間的容量大小、不評估自己真正的生活需求,反而盡可能地塞進所有的物品進來,這個空間不爆炸、生活不崩潰根本不可能吧!

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的身體,要吃東西之前,先問問身體餓了沒、想吃些什麼、想吃甜的或鹹的,身體會告訴我們此時它真正的需求。

2. 縮小食器尺寸

在學習簡單生活的時候,我們都會學到「為了不讓物品爆量,物品的數量可以控制在收納空間的大小以內」,例如避免衣服的數量超過衣櫃的收納容量,如此一來生活就不會失控。

同樣的道理也能應用在「飲食生活」上,當我們的鍋碗盆及料理的廚具都選擇較小的尺寸,我們就不會準備過量的食材,我們就能更有效地控制吃進肚子裡的份量,也能避免因為食物吃不完而浪費丟廚餘的情況了!

有意識地讓適量的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滋養我們的身體!


圖片|來源

3. 不強迫、也不放任

學習簡單的飲食生活,並不是要我們強迫自己節食、逼著自己吃得很少、餓著肚子,而是學習「不放任自己」!

就如同第一點,我們餓了就吃,但應該試著在不餓了就停下,而不是因為無聊消遣、為了吃回本、為了滿足更多的慾望而吃下身體不需要的食物,我們要學習的是「不放任自己將過量食物塞進身體裡」。

我們認為不論是養成良好的飲食或運動習慣,其實都不要「勉強自己」進行,而是以一種「為了瞭解適合自己的生活偏好和模式為何,而開始嘗試不一樣的方法」的心情來進行,如果最後發現還是不適合自己,再放棄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好比我們這次又想再次挑戰下廚,我們想要再試一次看看這樣的飲食模式是不是適合現在的我們,不是因為「大家說自己下廚比較好」、「大家說自己下廚才會健康」而這麼做,我們相信只有自己試過的生活才有可能變成真正的理想生活。

如果到時候我們還是認為自己下廚不適合我們,我們也會考慮放棄,但那是之後的事情了,現在的我們會願意為了再次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去挑戰看看、去嘗試各種可能性,也許會發現更好的新世界也不一定!

4. 唯有意識到並發展個人的豐富內在,才能減少對食物的需求

我們以前還在銀行上班的時候,那時候工作壓力很大、工時又長,吃炸物、吃大餐、吃到飽是經常的事情,而且每天一定要配一杯好喝的咖啡,有一種「我都那麼辛苦地工作,我一定要吃得夠好才行!絕對不能妥協!」的厭世情緒!(XD)

離職之後,對於大餐的需求有比較減緩,而且為了喜歡的工作奮鬥的時候,往往不會肚子餓,因此有時候餐與餐之間隔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也因為這樣的生活轉變,我們的飲食生活也開始有所改變。(你會喜歡:幸福永遠追求不完!讓心靈更滿足的十七個練習

我們漸漸地覺得很多路邊攤的小吃過於重口味,又覺得百貨公司或地下街的美食街的飲食不好吃,不錯的餐廳往往份量又過多,很少有完全符合我們口味和份量的食物,偶然遇到符合我們飲食需求的店家(海鮮麵)時,就會變成幾乎每天都去報到了!

我們也發現自己有愈吃愈少的現象,也發現真正喜歡的食物也就是哪幾樣,這其實跟整理物品一樣,我們真正需要的真的不多!

這是在離職開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之後,才開始有這樣的轉變,而且透過持續地整理生活也才有意識到這樣的轉變。

當然不是要大家趕快離職才能享手理想的飲食生活,而是當我們開始願意改變生活、相信自己是豐盛的、相信自己有改變的力量,這股力量就會轉化到生活的各個面向,當然也就會影響我們的飲食生活。

相信自己擁有改變的力量,這股信念就是轉化的基礎。

5. 只接受最棒的味道

極簡人會選擇只留下自己 100% 怦然心動的物品、會選擇只購買 100% 喜歡的物品,這樣的概念也能應用在飲食生活上,「只接受最棒的味道」、「只吃身體想吃的」!

「只接受最棒的味道」並不是說只吃最頂級的食材,而是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味道、最喜歡的食材,然後好好地享受食物,一口一口地、慢慢地品味自己喜愛的味道!

我吃得很簡單,我只愛最好的!

當我們物品愈少,愈能享受生活;同樣的,當我們吃得愈少、吃得愈精準,我們也愈能享受食物帶給我們的美味,我們會愈感恩物品的陪伴、愈感恩食物的恩賜,生活也會愈來愈快樂!


圖片|來源

和 B&W 一起聊如何吃吧!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BXb91P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蘇珊米勒】 7/13~7/19 週運勢:金牛、處女、摩羯

金牛會有一股學習的欲望;處女會在這週遇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魔羯前幾週遇到的技術困難會被排解。

金牛座(4 月 20 日~5 月 20 日)

水星在你的溝通宮逆行的時候,你的設備可能會出了問題,可能導致你錯過訊息和聯絡方式。水星帶來了延遲,所以人們回覆你的時間會比平時更長。今天,水星再次恢復順行,幫你更加高效地溝通。週三,太陽和木星、冥王星形成對沖。木星和冥王星在代表旅行和高等教育的宮位,這個相位鼓勵你通過在線學習或者和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媒體來尋求成長。(推薦閱讀:薪水低、在市場上沒競爭力?上班族也能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

翻譯:星譯社/譯者:安德烈

處女座(8 月 23 日~9 月 22 日)

如果最近朋友們回覆電話或者訊息很不及時,那麼現在隨著水星在處女座社群宮恢復順行,這些都會漸漸正常。隨著水星再次獲得動力,各種溝通(和通信技術)會恢復它正常的速度和效率,會讓視頻電話運行得更加順暢,讓會議、會面更容易掌握和運作。太陽和你關係宮的海王星形成了十分華麗的相位,鼓勵你和生命中最親愛的人通過甜蜜而富有大愛的方式相遇。

翻譯:星譯社/譯者:安德烈

魔羯座(12 月 22 日~1 月 19 日)

由於土星重返摩羯座內,並在此地逗留至 12 月,因此你的命宮將聚集一堆外行星——木星、冥王星和土星。雖然木星會帶來禮物,但本週冥王星和太陽直接的角力會導致某種形式的權力失衡。好在水星在今天重新恢復順行,能澄清交流通道,因此你的聲音就能被聽見。如果在過去幾週裡你經歷了任何技術困難,那麼如今解決方案可能會神奇地出現。

翻譯:星譯社/譯者:王小亞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8UBfP0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蘇珊米勒】7/13~7/19 週運勢:雙子、天秤、水瓶

想申請貸款的雙子可以開始著手;天秤好像不管說什麼你的主管都聽不懂;一直分心的水瓶終於能專心工作。

雙子座(5 月 21 日~6 月 20 日)

本週你專注於收入,因為行運於收入宮的太陽與行運於他人錢財宮,代表財富的冥王星和代表幸運的木星成吉相。現在是時候著手準備貸款申請等事宜,但避免現在提交,最好等到冥王星行到更有利的位置。好消息是,你的守護星水星,將於今天恢復順行,令雙子座們思維更加敏捷,溝通的時候也更有底氣。(延伸閱讀:【獨立女子的財商課】繳稅好幾年,還是不懂在繳什麼?一次搞懂幫自己節稅

翻譯:星譯社/譯者:cloverATS

天秤座(9 月 23 日~10 月 22 日)

本週你的事業前景會走高,因為水星在你的工作宮重新恢復了順行。在水逆期間,你可能會發現在工作中,科技技術方面的可控性降低,或者發現難以向高層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由於太陽也在這一領域,對沖位於你家庭宮的木星和冥王星,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在家庭和事業之間被撕扯。太陽的移動速度非常快,所以這一緊張氛圍不會持續太久。在工作和家庭方面,去做忠於自己關係所需要做的事情即可。(推薦閱讀:職場英文|怎麼跟主管交代「今天做了什麼事」?

翻譯:星譯社/譯者:爬爬

水瓶座(1 月 20 日~2 月 18 日)

在過去幾週裡水星在你工作宮內逆行,令你很難集中注意力工作。今天,這顆信使行星將重新恢復順行,有助於你更好地專注於工作且讓技術也運行得更順暢。到下半週,太陽將同在你星盤隱秘區域內幸運的木星和富有的冥王星對沖。木星和太陽之間的角度能令你感到自由且愉悅,然而眼下卻不是向大佬們求好處的最佳時機。(推薦閱讀:柚子甜專文|每天只專注做一件事,養成「專注體質」法

翻譯:星譯社/譯者:王小亞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Zodj3c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蘇珊米勒】7/13~7/19 週運勢:雙魚、巨蟹、天蠍

雙魚這週別畏懼,盡情表現自己的想法吧;巨蟹會展開一段掏心掏肺的對話;天蠍應該將你的創作大力展現。

雙魚座(2 月 19 日~3 月 20 日)

本週充分發揮你的創造力,因為行運於雙魚座的海王星和行運於巨蟹座的太陽互動,將打開想像力的通道。鑒於巨蟹座代表創意性自我表達的宮位,而雙魚座代表你,該相位將增長你的自信心,引導你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聰明才智。水星,代表溝通,過去數週一直在巨蟹座逆行,將於今天恢復順行,無論是說話時選擇合適的詞語還是粉刷找到心儀的顏色似乎都變得容易多了。(推薦閱讀:七句人生語錄集:勇敢一點,你才能當個快樂的人

翻譯:星譯社/譯者:cloverATS

巨蟹座(6 月 21 日~7 月 22 日)

穿行在巨蟹座的太陽,向穿行在你同伴宮內的木星(擴張)與冥王星(深刻)發射了信號。這一週,你會有機會和那個很重要的人(不僅僅是愛人)進行一次能刺激你們去深度思考的對話。冥王星會揭開一些脆弱的地方,希望你能小心地去呵護它們,其實只要發揮出你的天性就好了。如果你感覺最近的談話帶給你的是困惑,那應該是受了水星逆行的影響。今天,水星就恢復順行了,這能讓你與他人的溝通重新恢復順暢。(同場加映:《倫敦生活》:我不想讓你知道我需要你,那讓我感覺自己很脆弱

翻譯:星譯社/譯者:獨立重複試驗

天蠍座(10 月 23 日~11 月 21 日)

如果你需要藝術方面的實踐,本週的你創造性爆棚,因為海王星正在天蠍座的自我表達宮行運與行運於旅行宮的巨蟹座積極互動。雖然真正的旅行還不能成行,但現在很適合通過社群媒體或者部落格讓自己的作品觸達全球範圍。今天水星將恢復順行,線上的溝通、聊天也輕鬆很多。 

翻譯:星譯社/譯者:cloverATS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eiS6vO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