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覺得自己平凡?心理學家:真正與眾不同,是在壓力下堅持自我的人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也剛好說到了「與眾不同」這個話題。她表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想要的東西恰巧是主流所鼓勵的,而也有一些人,他們喜歡的和想堅持的東西剛好與主流相悖。朋友問我,現在好像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成功,我們到底要不要選擇做與眾不同的人?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最近很流行抖音,我也喜歡在諸如通勤的碎片時間裡,打開抖音刷一刷,看一看。在抖音上,我很喜歡一個長頭髮的小哥哥(emmm,雖然也不排除人家其實比我小的可能性)。

小哥哥不僅有一頭長髮,還總是畫著精致漂亮的妝,穿中性的衣服,對著鏡頭撒嬌,然後害羞又嬌媚地笑。他在抖音上人氣很高。但偶爾評論裡也會有一些不友好的聲音,因為他身上的確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也剛好說到了「與眾不同」這個話題。她表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想要的東西恰巧是主流所鼓勵的,而也有一些人,他們喜歡的和想堅持的東西剛好與主流相悖,於是他們就成為了大家眼中與眾不同的人。

朋友問我,現在好像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成功,我們到底要不要選擇做與眾不同的人?想了想,我就寫了今天的文章。

到底什麼是與眾不同?

與眾不同中的「眾」,指的是我們所處的群體,一個群體可以是三五個人組成的,也可能是成千上萬人組成的,一個人可以同時身處很多個群體之中。法國著名的群體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他的著作《烏合之眾》一書中寫到,所有的群體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不管群體是由什麽人組成的,但群體內部都有著一致性。古斯塔夫認為,"個性的消失"是群體中的人最重要的兩個特點之一。

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 Solomon Asch 也曾提出,從眾或許是人的本能。在他的經典從眾研究中,在線段 A 明顯長於線段 B 的情況下,只因為其他人都說B更長,絕大多數被試都會改變自己的意見,說出和他人一樣的、顯然是錯的的答案。

個性的消失並不意味著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是一模一樣的,而是說,群體中的成員在大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觀上,遵從著一個大的群體標準,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都控制在這個大標準下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與眾相同,是指一個人在群體中是尋常的、典型的、符合預期的。而與眾不同,則是那些主動做出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選擇,並在社會和群體壓力之下、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的人。

心理學家提出,每個人都有想要感到「我很重要」、「我很特別」、「我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心理需求。因此,與眾不同也大致分為兩種情況:有的人是為了追求和別人不一樣,而刻意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行為和選擇,但本質上他們是與眾相同的——因為想要不平凡,才是大多數人都有的、最平凡的願望;而另一種人,則是因為自己真心想堅持的、喜歡的剛好不符合主流。而後者,往往才是那些能夠堅持下來的人。

不過,「與眾不同」的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與眾不同這件事更多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結果,因為所有的規則、標準和主流都不是本來就存在的,並且也是流動的。

在任何社會中,「大眾」和「小眾」都是相較之下的概念。根據參照物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時代的不同,小眾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一天就成為了大眾。


圖片|Pixta

做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人,可能會面對些什麼?

和別人不一樣,必然會面對常人沒有的壓力:

1. 來自他人的壓力

當你選擇和周圍人不同時,你要面對的是來自同輩的壓力、來自長輩的壓力,甚至來自整個社會的壓力。在群體中,人們對「不一樣」的包容度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高。一個違反了規則的人會受到更多的非議、質疑,甚至攻擊。

並且,無論你對所處群體觀感如何,是喜歡還是討厭,你都無法避免受到來自其他成員的影響。舉個例子,即使你完全不接受「女孩子一定要生孩子」的觀點,也不認可周圍那些對你不結婚生子的決定指指點點的人,但你仍會在他們反對的聲音中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會質疑自己。

2. 社會資源的匱乏

不同尋常的選擇往往是不被社會主流鼓勵的,想要實現這樣的選擇,幾乎註定會面臨比其他人更稀少的機遇和資源。

這其中,也包括了缺乏前人經驗的茫然和焦慮。因為自己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所以很難找到參照,於是難以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對的,會不會成功。很多時候,它更像是一個獨自摸黑向前的過程,甚至你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往前走。

但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也會給人帶來獨特的收獲:

1. 自我實現的意義感和幸福感

堅持與眾不同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十分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麽。因為選擇不同尋常,並且能夠堅持下來,正是因為他們堅定地認清了自己的願望。

窮盡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麽的人是更多的。所以,這個前提使得那些堅持與眾不同的人生本來就會有更強的意義感,知道自己要什麽,並為之堅持下去本身就能給人幸福感。

另外,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經典的努力辯護理論(Effort Justification),當目標越是難以實現,當我們為其付出了越多的努力,目標的實現就越能給自己帶來喜悅和成就感。

2. 能夠和同伴建立起更強的聯結

即使與眾不同可能會使一個人變得更加孤獨,更難被他人理解;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那些為數不多的能夠理解和支持他們的人,以及和他們有著一樣目標的同伴,幾乎一定,是能夠和他們建立深刻情感聯結的人。這種聯結本就是難能可貴的。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選擇與眾不同?

1. 風險偏好者(risk taker)

主動追求風險,不甘於穩定,更喜歡挑戰和變化的人往往更容易做出一些看似「冒險」和與眾不同的選擇。對於他們而言,在堅持與眾不同的路上遇到的困難、挑戰和不確定是會令他們感到振奮和快樂的,因此他們也會更願意在這條路上堅持更久。

2. 相信自己力量的人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國心理學家 Bandura 提出的經典概念,指的是人們對於「自己能否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去達成目標」的自信程度,那些自我效能感強的人對"自己能夠達成目標"有著更強的信念,也更加相信自己能克服未來可能遇到的困難。

雖然自我效能是一種「我能做到「的主觀判斷,但有著這種強烈的信念感和力量感的人,在做選擇和決定的時候會給自己更少的限制,即便是不被看好的選項,他們也會更加無畏的去嘗試。

3. 在鼓勵個性和獨立的環境中成長的人

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被允許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好惡,且被賦予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的空間,他們就更容易堅持自己想要的,即便它看似與眾不同,他們也能夠沒有太多負擔地去追逐它。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在還不能清晰分辨自己的感受和喜好的年紀,就被周遭的人灌輸了大量「你應該喜歡這個才對」、「你不應該喜歡做這種事」的聲音,並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住,那麽他們不僅會更難隨著年紀增長成為那種能清晰分辨自我感受的人,也難以屏蔽嘈雜的聲音去跟隨自己的心,即使他們覺察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麽。

那些中途放棄的人,也有著複雜的心境

前面我們提到,其實幾乎所有人,都至少在某一些時刻有過與眾不同的願望。但事實是,由於自身能力不足,或是現實的不可抗力等等原因被迫放棄或是暫時放棄,才是現實中更常見的情況。「與眾不同」從來不是一個美好的童話,這條路在現實中比看起來要更加的艱辛。

作為那些不得不放棄自己原本的願望的人,他們的心情常常是矛盾的——既無力做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人,又還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自洽。尤其是,當看著那些還在自己夢想的那條路上堅持的人,他們會產生一些複雜的情緒,其中可能還會包含嫉妒、憤怒甚至是怨恨的情感。

那些自己被迫向妥協,又在自己當下的生活中得不到滿足的人們,可能會去對那些仍舊在堅持與眾不同的人發起攻擊,試圖以這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內心的痛苦,以此來欺騙自己:「那是不好的,我並不想要,而且我討厭它」。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常說的「深櫃恐同」。

如何正確地堅持你想堅持的,放下你該放下的?

如果你還在堅持,且打算繼續堅持:

1. 做好相關的功課,制定計劃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與眾不同的選擇往往意味著更少的資源和更多的阻礙。因此,比起那些選擇主流所鼓勵的路的人,你需要更充分的準備,需要足夠了解你要去做的這件事——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你要掌握盡可能多的信息。

尤其是當完成這件事情必須要說服他人,或者得到特定的人的支持時,你就更加需要先自己搞清楚你想要做的是什麽,為什麽要做,可以如何做,以及它的利與弊。要知道,與眾不同,不是一件能僅憑熱情和沖動完成的事。

2. 找到並加入相關的支持團體

越是孤獨且難行的路,路上的同伴就越是珍貴和重要。研究發現,歸屬感和社會支持對於那些身處困境的高壓人群來說格外關鍵。比起缺乏支持和歸屬感的人,那些擁有哪怕只有一個的支持自己,能與自己建立情感聯結的人,都會有更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狀態(Ozbay, et al., 2007)。

所以,我們建議你好好利用互聯網,去留意和你有著相似經歷或願望的小組、社群,試著找到哪怕零星幾個同路人,互相支持。

3. 不要心急,做好自我關懷

正如前文所說,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可能會有更多的質疑、反對,以及攻擊,所以在堅持自我的路上,你更需要好好照顧自己。

你要清楚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放鬆的事,以及那些給你帶來支持和安心的人,當遇到挫敗的時刻、他人不理解的時刻,這些都是你的避難所和療癒處。接受自己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是一回事,學習在荊棘中尋覓風景也是你需要關注的事。

如果你打算放棄,或雖然已經放棄卻難以放下:

1. 切忌自我責備和怨天尤人

那些被迫隱藏起自己的心願的人,可能會陷入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是把所有的無奈和不如意都向內歸因給自己——「都是因為我沒有能力,我不夠勇敢,所以才沒有資格成為我真正想成為的人」;另一種則是因為一味地指責外部環境而變得怨懟——「這個社會就是這麽令人絕望,是社會的錯,是所有不能理解我的人的錯,他們讓我這麽不快樂。我恨這個世界」。

不管是以上的哪一種,都只會讓你變得更加不快樂。因為它們都表明了你還處於一種「認知失調」的狀態中——你的行為與認知並沒有達成一致(行為已經放棄了這件事情,卻還沒有在認知上接受它),而不一致的感覺會給人帶來痛苦。

為了調整這種不一致,你需要稍微轉變你的認知。當然,我們承認要徹底放下自己的願望是不現實的。但,你可以試著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當下處境中那些好的方面。比如,和家人之間更和諧的關系,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去做其他你感興趣的事,更少的內心的掙紮和糾結,等等。畢竟,每一個選擇都一定有它的利與弊,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

2. 找到一個能夠寄托你一部分願望的客體,獲得另一種圓滿

一個好消息是,對於我們沒有機會或是沒有條件完成的願望,可能的確存在著別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們的缺憾感。在精神分析的觀點中,當我們把自己的願望投射在另一個客體上,並見證或是幫助那個客體完成這件事情,我們自身的遺憾和悔恨也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比如,那些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有條件讀書,而一直覺得遺憾的人,可能會在事業有成後去資助那些和自己當年面臨著同樣困境的孩子,讓他們可以完成學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己也會有一種類似於「心願達成」的滿足感。

因此,我們想告訴那些由於被迫放棄而變得怨恨那些還在路上,甚至成功走到終點的人,當你能夠嘗試轉換自己的心態,以一種「幫助他實現這件事,就像幫助當時的自己一樣」的態度,帶著祝福去看待那些你曾經的同路人,你或許才會真正地更加靠近你的圓滿。

參考資料:

[1] Asch, S. E., & Guetzkow, H. (1951).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s.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222-236.
[2]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
[3] Le Bon, G. (2017). The crowd. Routledge.
[4] Ozbay, F., Johnson, D. C., Dimoulas, E., Morgan III, C. A., Charney, D., & Southwick, S. (2007).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to stress: from neurobiology to clinical practice. Psychiatry (Edgmont), 4(5), 35.
[5] Petty, R. E., Wells, G. L., & Brock, T. C. (1976). Distraction can enhance or reduce yielding to propaganda: Thought disruption versus effort jus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5), 874.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EnEvDD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