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近期於巴黎發表報告指出,未來全球若沒有大幅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珊瑚礁生態系統恐將消失。
去年沖繩附近海域的珊瑚白化情況
Credit: The Ocean Agency / XL Catlin Seaview Survey
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於 19.6 宣佈,自 2015 年起的全球珊瑚大規模白化事件正式告終。不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上周於巴黎發表的報告則指,連續三年的珊瑚白化已對 29 個世界遺產中的 21 個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更預測如果全球沒有大幅減排溫室氣體,所有遺址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將會消失。(推薦閱讀:追完雪之後:當我們對「金融危機」與「氣候變遷」痲痹)
健康珊瑚會出現各種色彩,這是因為當中有共生藻如蟲黃藻(Zooxanthella)的出現,但隨著氣候變化引致海水變暖、變酸,珊瑚會將共生藻吐出;沒有藻類以光合作用製造能量及營份,珊瑚會迅速白化。如果海水能盡快變冷,共生藻會重回珊瑚,但白化長時間持續,則令珊瑚死亡。珊瑚礁是海洋以至全球重要的生態系統,除了為上百萬種海洋生物提供營份,全球有近 5 億人亦依賴珊瑚維生。
NOAA 的珊瑚礁監察計劃利用衛星檢測海面溫度,並嘗試用該些數據預測水溫何時會升高至引起珊瑚白化。 NOAA 發現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水溫度於 2014 年中已上升,並且在其後一年開始出現珊瑚白化。以往的全球珊瑚白化只會在一年內完結,但這一波為期 3 年的全球珊瑚大規模白化事件是前所未有。(推薦閱讀:紀實攝影集:枯竭、乾旱、暖化,地球正在死亡你看見了嗎?)
而為了解氣候變化對珊瑚礁造成的影響, UNESCO 世界遺產中心與 NOAA 合作,首次以科學方法量化世界遺產的白化規模、預測未來珊瑚白化出現的位置及其破壞性。團隊在最新的報告指, 29 個珊瑚礁世界遺址,除三個完全遺址不受影響外,有 21 個受嚴重海水溫度上升而出現白化,當中夏威夷 Papahānaumokuākea 與塞舌爾群島的阿爾達布拉環礁 ( Aldabra Atoll ) 兩個偏遠遺址亦成為重災區。報告明言這是全球三次觀察到的全球珊瑚大規模白化事件中最為嚴重的一次。
雖然珊瑚礁可從白化事件中逐步回復原狀,但需時 15 至 25 年;在 2015 年澳洲大堡礁經歷最嚴重白化前的 1985 到 2013 年間, 29 個世界遺產名錄的珊瑚礁中有 13 個在十年間遭受了兩次以上白化事件。團隊預測,如果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如常繼續上升,白化事件將陸續有來且更加頻繁。到本世紀末,所有 29 個珊瑚礁世界遺產遺址將會消失。
不過即使各國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珊瑚礁仍受面臨氣候變化挑戰。各國於《巴黎氣候協議》指盡力將溫升幅度限制於比前工業時代高 2°C 以內,但很多學者指這限制不足以令地球倖免於災難性氣候,並應將溫升限制於 1.5°C 以下。 UNESCO 報告有同樣立場,指任何超過 1.5°C 的溫升會導致大部分珊瑚礁嚴重退化,但盡力限制溫升仍可讓珊瑚礁「喘息」,有時間適應新環境。
團隊將會於 7 月 2 日起在波蘭舉行的會議,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交該研究的詳細報告, UNESCO 世界遺產中心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經草擬決定,讓委員會通過。不過,研究首席作者 Job Day 看過草擬後表示失望,認為「呼籲進一步的氣候研究」等字眼是延緩減排行動,現在人類必須要有確實措施處理日益嚴重的氣候問題。
來源:
Science, Almost all of the 29 coral reefs on U.N. World Heritage list damaged by bleaching, 26 June 2017
報告:
Heron et al. 2017.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orld Heritage Coral Reefs : A First Global Scientific Assessment. Pari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本文獲香港《立場新聞》網站授權轉載,詳看〈29 珊瑚礁世界遺產 21 個白化 UNESCO 報告:不減排碳世紀末珊瑚全死〉;另見《立場新聞》臉書專頁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uW8ik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