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愛自己是一個長遠的課題,當你試著「愛自己」的同時,不如先從試著「放過自己」開始吧。
當我們說要「愛自己」的時候,不如說我們來「放過自己」吧。不要再把外在的標籤強加在自己身上,以為這樣就是對自己好。
主流的「愛自己」很容易使我們無法進步、困在舉步不前的現實中,因為那些向外尋求快樂的方法,都無法讓我們將目光導向自己、審視自己。有些人透過追求物質生活,也有人透過學習某個新技能或語言,大家「愛自己」的標準和方法都不太一樣,但大抵上來說,我們永遠得不停自問:這樣做能不能強化自己的內在?還是只是改變了自己的外在生活?
總之,所謂「愛自己」的論調之所以如此盛行,我認為是受到物質主義、消費主義的影響,鼓勵我們透過各種「消費」,來購買各種「物質」與「享受」,用這樣的方式愛自己。但是,這種自我愛憐的方式,跟上一章所說的一樣,只不過是用很初階的物質來餵食我們的心靈,這卻根本不是我們的心靈需要的!(推薦閱讀:愛自己的日常練習:建立你的儀式感,讓宇宙支持你)
圖片|來源
認識自己在賣什麼「招牌菜」
當我們能夠把目光轉向自己,而非向外在的人事物尋求愛與滿足時,就是踏向自在與坦然的第一步。
而在了解自己之前,我們都必須先認知到一件事,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多東西的綜合體。在這個社會中,我們已經太習慣用單一項目檢視所有人,不論是看學業成就、看外表、看家世背景,都是在試圖簡化每個人自身的複雜性。但真實的情況是,每個人都是由各式各樣的東西組合而成,不論是優點還是缺點。
因此,當我們太過頻繁地說「愛自己」、特別是尋求物質享受的時候,會讓自己在與人互動時,不太願意去調整自己原本的狀態,進而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轉而向其他外在的東西尋求解答。所以,相對於「愛自己」,更好的解決方法反而是先去認清自己的全貌,也就是搞清楚自己的優缺點:一個認識自己優缺點的人,才能夠適時在人際互動中,發揮自己的長處。例如一個比較敏感、較能察覺他人情緒的人,便能掌握互動過程中的情緒波動,避免紛爭或引發對方的熱情。而清楚自己缺點的人,也較能避免讓自己的不足之處危害到與他人的關係。
掌握到自己究竟是由哪些特性組合而成之後,下一步就是要認識自己的獨特性。這也是印度哲學在討論形上問題時,分類事物的一大特色:印度哲學喜歡透過定義每個事物的特性,來判定他們的特質,例如火的特性是燃燒,但火當然也還會有許多不同的種類、顏色、溫度、強度等等不同特色,但是,所有的火都必須擁有、共享的特質,就是燃燒——我們不會看到「不燃燒的火」。這種最大的特性,在印度哲學中稱為「自相」,也就是不與他人共享的獨特性。
萬事萬物都有它的特性,因此才有具體的作用,不論是火、水、空氣,皆是如此。放到人身上來說,如果我們沒有掌握自己的特性,就無法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麼、施力點在哪,那就很難去達成我們想做的事情,更遑論成功。
尋找自己的獨特性,其實就是在發掘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就好像一家公司一定是主推最強的產品,也就是「招牌菜」—一個別的產品無法取代的東西,不論是功能、價格優勢還是設計風格。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雖然在人際關係上大大失敗,但沒有人會否認他對電子產品美學和操作性方面的貢獻。
不可否認,不論是在私生活或工作職場上,每個人都會有能力有所不及的地方,但最重要的地方在於你有沒有辦法發揮你強的一面,而不被你的弱點拉著走?
我們往往太過理想,想要把每一方面的能力提升到均等的程度,既要當個人見人愛的好人,又要在工作上盡善盡美,但我們也心知肚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只要身而為人,就不可能完美。
不過,正因為我們不完美,所以每個人肯定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是其他人沒辦法取代的。如同蘋果公司生產的電腦不是市面上性能最強的,但他們的產品就是有其他品牌的電腦無法取代之處,才會有這麼多人購買。因此,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認識自己、找出自己的「招牌菜」?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受眾,要去為難自己,尋找一個根本不是自己市場的東西,實在太難了,除非我們就是準備好要把自己變成跟以前完完全全不一樣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的特色、認識到自己的「招牌菜」是什麼,並且好好發揮它,自然就會吸引到相對應的客群。拿到人際互動上來看,例如有些男生的優勢不在於擁有符合主流帥哥標準的外表,但偏偏又只想吸引那些追求主流「高富帥」標準的女生,成功的機率自然就很低。
人不能用單一標準評斷彼此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人會說,可是我就是喜歡那些符合主流標準的人呀,那該怎麼辦?
如果我們這樣想,就會再度陷入前面所說的思考盲點,也就是用單一、過於簡化的標準來檢視他人。
其實大部分人看待一件人事物的時候,往往是看到一個模糊的概念。如果對感興趣的對象有一定的了解,就會發現,人對他人的評價都不會是單一的。就算是剛認識不久的人,我們也不會只說得出他長得很樸素,就沒了,而是會有各方面的評價綜合在一起。(推薦閱讀:專訪夢想練習曲顧問劉軒:愛自己不是自憐,而是自我疼惜)
但是很多人的盲點,就在於把對方的弱點當作唯一的評價標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現代社會各種進步和物質文化的渲染下,我們已經逐漸把人視為物品,而不是「人」。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只要看到別人的優點,而是說,在做任何決定前,看清楚是最重要的。
不只是看待別人,我們在看待自己的時候,也很容易陷入這種思考誤區中。有人會覺得自己不夠漂亮,或是頭腦轉得不夠快,但這都是太過放大自己的弱點,而看不到一個人是由很多參考數據綜合起來的。人類不是物品,不可能每個都長得一模一樣,所以過度放大自己的優缺點,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一定有勝過別人的地方,也一定有比別人弱的地方。與其把自己的某項優缺點當作唯一的標竿,不如好好認識自己究竟是有哪些優缺點,然後找出自身的獨特性,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來源
「因」與「緣」
印度哲學中,認為「有為」的第三個特質,就是「因緣和合」,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一件事情的成因絕對多於一個。其中較為次要的原因稱之為「緣」,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才叫做「因」。例如說一件事有七個成因,那我們就會說這件事有六個緣、一個因。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緣」的影響層面較小,可以汰換,但是那一個「因」則不行。
就具體的人際互動中來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的獨特性是讓別人覺得你很機智幽默,那你就應該維持你的幽默,而不用去考慮自己是不是也要做到面面俱到的貼心。
當然,如果我們只顧自己的獨特性,讓其他層面都「擺爛」,也是不行的。但是,想要把每個層面都做到齊頭或是最好,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一切都變成「因」,但是一定都有一個「因」,而其他則都是「緣」。
一個男生跟女友吵架,女友威脅他,如果現在不去她家找她,就要分手,該怎麼辦?到底要不要聽對方的?
在這件事情上,其實最關鍵的在於兩人平常的關係是建立在什麼「因」上面。如果今天你的「招牌菜」是機智幽默,那你可能就有別的選擇來處理這次的衝突,而不用都聽女友的。但是,如果你主打的是一個順從、乖乖牌男友,那你就得從一而終,好好聽女友的話。
你的特性是什麼,你的「質」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印度哲學在討論特性、因與緣的時候,也會把因稱為「質」,也就是你的本質,然後把緣稱為「增上」。印度古人很喜歡舉一個例子,就是對於陶土來說,最重要的陶土本身就是質,而捏陶師、火和溫度則稱為陶土的「增上」。
對於人來說也是一樣,人本身天生的性格和天賦是「質」,而後天的教育和際遇則是「增上」。雖然「增上」可以把我們的「質」養大,但最終還是要看那個「質」是什麼。不過也不能忽略「增上」,因為沒有「增上」,就無法把「質」養大。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本質,就像我們沒辦法把燃燒的火改變成流動的水。我們都知道,要在社會上好好立足,最重要的點就在於發現自己的本質和定位,就好像「品牌獨特性」這種概念。特別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可以放棄自己沒有足夠能力處理的事情,但是絕對不能放棄自己的本質、自己的獨特性。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善於溝通的人,你第一步不必是硬要學習溝通,但是你一定得先把本質、特性穩固好。等到處理好自己的特性之後,其他層面的事物就只是「增上」,讓自己變得更強而已。但若我們不認清、不穩固自己原有的特性,不論再怎麼想加強其他東西,也只是徒增困難而已。
認識自己、特別是認識自己在與人相處中的特點,進而好好把握這個特點,讓自己能夠處在一段關係中的主控權上,是找到自己適合、適當的人際關係,極為重要的手段。
在現代個人主義、物質主義昌盛的情況下,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看法,變得扁平而單一,出現許多誤差:包括追求遙不可及的真誠、忽略持續經營情感的重要性,到以物質享受作為人際關係的籌碼,而忽略了情感與互動的價值,甚至連自己的特質、立身之處都不清楚。
相反地,印度哲學從探討「有為」的角度出發,架構出刻意為之、必有終結、必有目標與因緣和合的論點,再勾勒出人類這個生物,對付出、情感交流的依賴性,將人際關係從一個扁平的物質交流,回歸到鮮活、複雜的立體。
這,才是人生呀。
本文摘自熊仁謙的《早點這樣想,該多好》。由究竟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N50JR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