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日子不好走,一個人的日子也不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懷著尊重,放手讓他們追求吧!
近年來,許多重新審視傳統婚戀觀的戲劇不斷推陳,婚與不婚的議題近幾年來成了熱門議題。而我在 2017 年底便對家人「不婚出櫃」,表達自己質疑婚姻的價值而大概率餘生不選擇進入婚姻關係中,因此,對社會上婚戀的議題是十分關切與感興趣的。(推薦閱讀:「同婚法贏了,但愛還沒有」婚姻制度的起源其實與愛無關)
然而,我生長於一個傳統凡常的家庭中,在不婚出櫃後,父母實際上還是會時不時暗示希望我選擇婚姻,親戚朋友也鮮少「祝福」我的不婚出櫃,但總也明白他們的立場與憂心,更能對社會中選擇不婚的族群會受到的壓力感同身受,畢竟婚姻制度在人類文明史的存在時長使眾人感覺彷彿是天生註定般的存在,這樣逆天的選擇,總讓眾人會下意識地眉頭一皺。
我對婚戀有自己的看法,但一直沒有動力撰寫成文,直到有人向我提出質疑:「你是不是沒有勇氣給人一輩子的承諾呀?」「你是不是不敢肩負成立家庭的責任感呀?」,因此,我認為有必要為此撰寫一篇文,讓同樣選擇不婚的人們,在面對這些質疑時,可對自己的勇氣與肩膀更有自信,以堅定溫和地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
而我將由人類的需求層面開始探討。
自由婚戀出現在世俗社會概念中滿一百年的當下,隨著婚姻自由的正常化,婚與不婚的議題已在近幾年沸揚許久,「結婚是天經地義的」概念已逐漸動搖。從馬斯洛需求三角形的理論來看,脫離追求溫飽,進入小康階段的社會,人們開始追求第四層的尊重需求,甚至進而追求第五層需求——自我實現。被設計來滿足第一層生理、第二層安全需求的傳統婚姻已開始面臨挑戰,人們開始考慮婚與不婚,而不是與誰結婚、何時結婚了。
圖片|來源
然而,變動中的社會總是會出現傳統與現代概念的摩擦,新興族群——不婚者時常會被部分群眾批判,被認為沒有勇氣給予承諾,不敢承擔成立家庭的責任。還會被批評,沒有結婚使個人價值貶損,甚至被認為是異類才找不到結婚對象。可以明白建立家庭需要負起很大的責任,但,選擇不婚就是沒有給予承諾的勇氣或是沒有責任感嗎?選擇不婚就是代表個人價值的匱乏、屬於社會的異端嗎?(同場加映:「他們看你,就好像缺了一角」三十歲單身有什麼問題嗎?)
不,我認為不能這樣莽然推斷。因為越來越多不婚者,實際上擁有充沛的勇氣,實質肩負的比想像中多。在深入探討前,可以先來看一段由德國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在其知名著作「逃避自由」所提到的片段:
大家普遍認為,人結婚是自願的。確實,有些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或義務(被社會賦予的),並在此基礎上自願與他人結合。也有人結婚是因為「他」真的想結婚。但同樣也有許多人在主觀意識上相信他想與某個人結婚,而實際上卻發現自己被一系列事件所困,只能步步走向婚姻,根本無路可逃。結婚前的幾個月裡,他確信「他」想結婚,最能體現這並非真的事實是,結婚的那天他突然覺得很恐慌,有種想逃跑的衝動。如果他還「明智」的話,這種感覺僅會持續幾分鐘,他會信誓旦旦地說,確實是他自己想結婚。
我們可以繼續援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例子,在這些例子中,人們似乎在做決定,似乎想得到某種東西,但實際上是在內在或外在壓力強迫下,「不得不」想得到他們正要得到的東西。實際上,只要觀察一下人的決策現象,就可以發現人們錯誤地認為決定是「他們」自己做出的,而實際上卻屈從於傳統、責任或明顯的壓力,其程度之嚴重令人觸目驚心。雖然人們認為個人的決定是社會存在的基石,但「原創」決定在這樣一個社會里似乎是相對罕見的現象。
圖片|來源
我們以為的自由,實際上可能是無可選擇的屈從
我們可以看到,弗洛姆的觀點中,提到了人們以為自己「自由地」選擇了婚姻、「有意識的」承擔了成家責任,實際上則是「無可選擇」的選擇,背後的驅動力是傳統、教條或是人情壓力,但有些人們輕易將此概念合理化,「明智」的告訴自己結婚的選擇是自己所掌握的。
討論如何選擇婚姻是真的自由、有意識,可以不被傳統、教條或人情壓力影響,將會需要另起一篇文章來討論,畢竟婚姻制度起源就是為了滿足傳統基礎上的生理與安全需求,與「傳統」反動的「傳統制度」本身就難以操作與辨別,本篇文章就不做著墨。
逆風操作也許要偌大勇氣
而選擇不婚,實際上需要「逆風操作」,不順應傳統、教條與人情壓力,而隨之必然將會面臨傳統、教條與人情壓力的拮抗。與眾人選擇不同,在資本主義機械趨同的社會中,需要偌大勇氣。部分不婚者明白,「承諾永遠」是過度而無法兌現的誓言,能承諾的僅有當下的愛,這樣的想法,是明智、有意識的。這個逆風「自由選擇」的勇氣,難道比婚姻中給予承諾的勇氣更不如嗎?不,我認為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獨自面對生命,肩負的比想像中多
另外,以下陳述,也可以了解到,選擇不婚,肩負的可能比想像中多。
主動選擇不婚者(在此排除被動、無從選擇的未婚者)需要肩負起自己生活的所有責任,沒有嫁妝、沒有少奮鬥二十年、沒有嫁入豪門,沒有養兒防老、沒有契約綁住的對象,物質與精神生活沒有可以看似長久依附的選擇。在人生的每個階段的不確定性將自己肩負,肩負起自己所有責任,獨自面臨空虛、孤獨、不確定性是「自由」的代價,充滿生命力卻也現實殘酷。這樣的肩負,比養育家庭的肩負來得少嗎?不,我也認為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你會喜歡:「與其等一個人,不如等你自己」陳喬恩:女生要的家,何必一定要靠男人?)
越是感到幸福的人,越是允許他人擁有自由選擇的空間
再者,「選擇不婚」對社會來說,依然是原創的概念,是罕見的。被渴望機械趨同(美其名要合群)的社會批判為低個人價值的剩男剩女或是不合時宜的異端,是不甚意外的。
越是感到幸福、有生命力的人,越是不會批判他人的自由選擇,因為幸福的人,擁有愛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人,也有能力愛真實的他人,可以給予他人足夠的選擇空間。而越是感到不幸福的人,越是不能愛自己,同時也總是希望他人來迎合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自然不樂見他人擁有選擇空間。由社會目前對不婚者的不友善,可以推論,這個社會充滿了做出很多不得已的「自由選擇」的人,而他們也難以感到幸福,更由不得其他人選擇幸福。
除了等待社會對選擇不婚漸漸友善外,願所有選擇不婚者,當面對社會的不友善時,可以自信堅定但淡淡的說:「我只是做出不同選擇,但同時我也尊重你的選擇。」,並好好享受一樣可以充滿愛與陪伴的生活,取代怒氣沖沖地自我防衛,平心靜氣地過著選擇不婚的人生,正是鏡射了我們內心對於不婚的怡然與恬靜,社會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怡然恬靜,而有機會意識到:「不婚其實也是一個幸福的好選擇」。(推薦閱讀:討厭被問何時要結婚?心理學:你越厭惡,其實代表你越認同)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SYHHh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