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炸死活埋,躲過無數子彈和追殺。背負了 1600 位士兵的生命的主角,是抱持著什麼心情戮力奔跑?
日常的平凡總是在不經意中被打破。
就像週末晚間,你毫無預期的走進戲院,卻意外發現一部好電影的感動。也像是妳穿梭在大街小巷,駐足在一家不起眼的餐廳,所嚐到美食的驚奇。
構成這一成不變的生活當中許多樂趣的,就是一場場的意外。
《1917》就像是這樣的一場小意外。
在進電影以前,第一次聽到 1917,我並沒有抱持著任何的期待,不只戰爭題材快要被談爛,反戰的概念也已經成為老梗,《搶救雷恩大兵》、《黑鷹計畫》、《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敦克爾克》、甚至是《死亡擱淺》(咦?)等,每一部都有他獨特的視角,談著不同的戰爭,宣傳著反戰的情懷。(你會喜歡:奧斯卡挑片|《兔嘲男孩》:勇於站在陽光下的人,都是革命家)
而 1917 在故事上沒有太多獨特的切點,用一句話來說這部電影:就是一對傳令兵負責穿過長長的戰地,去取消一個應該要中止的進攻,來挽救 1600 位士兵的性命。
然而,它卻是我今年心目中的最佳影片。
圖片|《1917》劇照
這是一部在談意外的電影。它告訴你意外會用多麼平凡的方式,毫無預期的出現在你生活當中。
電影開場在布雷克收到一個命令,要他帶領手下的一位士兵來司令部接受一個命令。他旋即叫醒了身旁倚靠在樹下淺眠的史考非。故事由此展開,從鄉間的樹下,慢慢推移到周遭休息的士兵,再看到周圍洗衣、晾衣、扎營的士兵,一種奇異的生活感滿溢而出,沒有過多的台詞,不用深刻的背景知識,幾個畫面,你就已經深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
任務之前,布雷克想著的是下週聖誕節的休假,以及為什麼還沒有東西可以吃,沉默的史考非則是與其分食了一塊乾硬的麵包和火腿。
他們的生活就像你我,即便身處戰場,所煩惱的事情跟我們沒有任何差別。
然後意外從這裡開始進來,突如期來的任務就像是丟入水池的小石子,濺起層層疊疊的漣漪。他們奉命穿越敵人昨夜撤退的戰區,去阻止一場註定會失敗的進攻。
從他們探頭出去壕溝,見到第一個戰馬的屍體時,無所不在的緊繃感就已經抓住鏡頭之外的我們,你呼吸開始急促,心跳加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步步往前,即便配樂輕柔、即便繁花盛開,落櫻如雪、即便布雷克說著彆腳的笑話,你都無法真正的放鬆,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一個轉角、一次轉身、一口呼吸,你眼前的世界都有可能會天翻地覆。
一念之善,都會讓你肚破腸流、橫死他鄉。
圖片|《1917》劇照
史考非並沒有太多時間去弔念逝去的朋友,即便他朋友的死亡如此輕於鴻毛、毫無重量的近乎可笑。分秒必爭的戰場卻推著他繼續前進。他根本不想來這裡,他根本不想做這件事情,但是他必須去做。因為有人已經為此獻出生命,從此他的行動多了一份友情與一個生命的重量。(推薦閱讀:電玩《死亡擱淺》的奶爸寓言:當父親,會讓一個人變得勇敢)
諷刺的是,在充滿殺戮與死亡的戰場上卻有著驚魂動魄的美,觀影過程不只一次被眼前的美景給震撼,腦中一片空白,被戰火燃燒的法國小鎮教堂、充滿浮腫屍體與落水櫻花的清澈河流、夕陽西下的野地戰營,你同時會覺得美不勝收,也會同時感到悲哀:在如此殘暴徒勞的地方,美麗卻如此盛開。
過程中,史考非得到英軍的幫助,以及一位長官的善意提醒:在傳達停戰命令的時候,務必有其他人在場。他不解這個提醒,難道真的會有人如此好戰,明知是陷阱仍然意無反顧嗎?
然而等到他真的到達前線,前往司令部傳遞命令的時候,指揮官卻一次次忽略他的訊息,直到史考非最終拿出將軍的命令,停戰的命令才得以發出。
然而,指揮官在下達停戰命令的時候,所說出的一句話,我認為是這整齣劇的精髓,他說:「今天或許是陷阱吧,或許你今天救了 1600 位士兵的性命。但命令就是這樣,十天之後,這樣的命令就會更改,我們會奉命出擊,因為沒有任何人比我更清楚這場戰爭的本質:毫無意義,我們就是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直到沒有任何人可以倒下。」
於是我想起了史考非在穿越所有屍體與美景,於河岸裡痛哭的一幕,於是我也想起他在樹林裡聽見空靈、孤寂、優美而悲哀的歌聲,如夢似幻,就好像是一場幻覺。
我也想到了史考非最後穿越戰場,毅然決然跑上壕溝,暴露在敵方砲火,那一段震撼人心的長鏡頭,跑出壕溝的那一刻,他在想什麼?
或許他什麼都沒有想吧。他不是英雄,他沒有遠大的思想,他沒有偉大的情操,他就是只是一個失去朋友的凡人,他想要做的只是回家,他能做的,也只是掙扎。
最後結尾的畫面,身心疲倦的史考非走到夕陽下的大樹,輕輕坐倒。就像另外一個平凡的一天,他在樹下睡著,而一切不過是一場徒勞的輪迴。
或許,戰場上根本沒有英雄,有的只是平庸的凡人,以及我們徒勞無力的掙扎。(延伸閱讀:默劇大師馬歇馬叟真實經歷《無聲救援》:拯救上百位猶太孤兒的藝術家)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7FWx0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