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孩子就是該盡孝道」嗎?不管背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和原因,都可能是與「虧欠感」作祟有關。為什麼我們總覺得自己欠父母?聽心理師如何分析!
不論是八點檔、朋友家還是自己家裡,我們都常聽見父母們以一種「盡孝」的方式包裝起一種「當你長大/當我老了,你要好好回報和養我!」的說詞,同時人們也常把「孝順父母」奉為圭臬,不管背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和原因。然而,這個現象背後可能是一種「虧欠感」作祟,更反映了一種我們不太意識到或不想承認的社會問題。
面對父母,我們沒甚麼可感到虧欠的
小嬰兒是絕對依賴於照顧者的,因此,在一般正常家庭裡,我們只要得到適當的身心照顧,在不錯的家庭裡度過可算是快樂的童年,那基本上心中都會產生感恩之情。只要回想小時候父母怎樣幫我們把屎把尿,他們彷彿沒有怨言,甚至享受這個照顧的過程,人們心中就會感到虧欠之情,繼而化作感恩回報的行動。
而不幸的那端,是人們生活在一種父母過份權威的恐懼之中。只要稍微不聽話,就是欠揍;沒有考到滿級分,就是欠了父母給飯你吃、給房你住的付出;考不上好大學,更是欠了父母一輩子的辛勞與期望。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小孩,心中總是抱持一種自己不夠好、害人丟臉、愧對與虧欠父母的罪惡感。
還有一種日常生活裡頭不經意的虧欠感,源於父母默默實施一種讓小孩「孝順聽話」的計劃,比如用一種暗示的方式讓小孩認定是欠了自己。從基本款的「媽媽從小把你養大,要算的算一輩子都不夠,反正老了換你養我」,到生氣版的「你要自由是不是?把這麼多年的米飯錢還了再說!」,甚至是更隱微的「媽媽是剖腹生你下來的,從你還未出生,媽媽就為你挨苦,所以你要(怎樣怎樣)」⋯⋯
幸運的話,小孩遇到的是平凡而奉獻的父母,他會走一條感恩報德之路;不幸的話,人們從小到大都活在某種恐懼與罪惡感之中,一再歸還一筆可能永遠還不完的親情債。(推薦閱讀:鄧惠文:練習承接對家人的失望,才會變成大人)
然而,身為兒童精神分析師的 Winnicott 直言 [1]:
「⋯⋯我不認為我們要對那些曾經照料過我們的女人有虧欠感,我們沒甚麼可感到虧欠的。但是對於我們自身,我們要對這個事實有一種理智的認識,那就是,生命之初,我們是絕對依賴的,而且這個『絕對』的意思就是『絕對』。」
不是因為小嬰兒是依賴父母,所以虧欠了他們,反之,正因為人類最初必然是絕對依賴和不成熟的,甚至還不能夠選擇他們的父母親,就呱呱墮地,面對一個他可能情願自己沒有出生的命運!所以,Winnicott 才認為沒有必要對那些曾經照料過我們的女人(照顧者)有虧欠感。
圖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虧欠感之外,對認識被辜負的自己
上文並非叫大家無需盡孝,與父母割蓆。不!要是有平凡而奉獻的父母,相信不必別人提點,你也會感恩回報,這是很溫情的事。Winnicott 希望的是人們在感到正面或負面的虧欠感之前,先對事實有理智的認識,我把它分為三種:
1. 人類的出生是必然且絕對地依賴,他不是有能力但裝無能,所以沒有誰欠誰的問題
2. 如果有一種「餓」叫「阿嬤覺得你餓」,那也有一種「孝」叫「父母覺得你不孝」。不論以恐懼、暗示、誘使、罪惡感等方式,小孩常常被加諸一筆不自知、更還不清的債務,因為他不是自願地向特定債主借貸的(他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
3. 人類最早期的命運完全不可控制,有些時候可以說是「世界辜負了他」,但人們卻已經因此受害,甚至產生「自己辜負了世界」的感受
讓我們一起細看第三點:除了童年時父母對某位手足的偏愛、丟掉心愛的玩具、情感忽略等實際且意識上的傷害,其實有更早期,如語言和情感發展之初難以回憶的傷害,亦會讓人們無以名狀地感到父母虧欠了自己。好比父母早逝、母親突然懷了第二胎而忽略了仍然是小嬰兒的自己、或父母得了憂鬱之類的情緒狀況而無法在情感上如常發揮照顧者的角色。這些命運,或說是一種「世界對仍處於絕對依賴的小孩之辜負」,對他的人格其實有著重要影響。
臨床上常見的情況是,這些小孩心中其實充滿失落的恐懼,卻為了抓緊隨時在手邊溜走的溫暖,而變得極度討好順從與滿載罪惡感,認為都是自己沒有完成某種規範、達成某個理想,才得不到父母的愛。然而,這些小孩一般都在發病以後(如憂鬱症),才開始反過來抱怨是父母欠了自己的童年,繼而想法上變得偏激;這時候,又被一般人誤解為「不懂感恩」、「思想偏激」才會生病,卻沒有看見是世界先虧負了這些小孩。
資本主義:生育本身就是一種附加價值
不論是因為父母曾經把處於絕對依賴的嬰兒階段我養大,所以要回報他們,還是因為他們對我有所辜負,甚至傷害,所以他們虧欠我的要加倍奉還──這兩端,其實都被「誰虧欠誰,誰該還給誰」的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邏輯所主宰 [2]。
父母可能完全認為親子關係只建立於情感之上,但這份情感裡仍然住有「投資」的資本主義小精靈。醫療科技進步使生育不只更安全,也更昂貴和富有象徵意味(一整套產前檢查到預約生產的方式)。小孩的出生成為親朋好友之間拿來比較和炫耀的話題,出生前的計劃,出生後得到怎樣的學前教育,另外,有沒有「贏在起跑點」又是另一個戰場──他已經成為父母的附加價值。
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使得退休或沒有工作能力後,要怎樣過活一事成了要考慮的問題。許多父母抱持「養兒防老」的觀念,因為他們被告知到某個年齡就要退休,而且為了過豐盛的晚年生活,就應該趁年輕好好栽培子女,未來受他們供養,以享受兒孫福樂。(推薦閱讀:在大部分孩子的記憶裡,從沒有被「同理」的經驗)
圖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因此,今天的生產育兒,無可置疑是在新自由主義的經濟邏輯下運作。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這樣想的(這才是潛意識的意義),一旦家裡出了問題,他們便開始怪責「要不是當年生了你⋯⋯」、「要不是你沒好好讀書⋯⋯」,簡言之,他們理想中的價值殞落了!
所以說,「虧欠感」正是建立在這種市場的附加價值的失去,才有「丟臉」的失色。
同樣,被當作投資項目的小孩,多少也體會到這種經濟邏輯在家裡運作著,他至少潛意識地學會計算父母對他的付出為何,如果父母怎樣在潛意識中計算他一樣:夠多夠好,給孝親費作回報利率;又少又壞,則最好不相往來,反正本金已經扣光。
小總結:沒有誰欠了誰
當然,新自由主義只是個催化劑,因為養兒防老的投資觀念,自古以來就是華人的一種國術。只是它最雅致的一面,「孝道」,與資本主義互補長短,才被合理化得天衣無縫,讓小孩成為父母的附加價值一事,被「孝道」這塊遮羞布掩蓋。那同樣,小孩也可能把父母當作附加價值,小時候喊著「我老爸是誰誰誰!」,長大後則說「要不是我父母,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順便表現出一副孝子賢孫的模樣。
因此,讓我們記得,在家裡沒有誰虧欠了誰,但絕對依賴的嬰兒總可能被父母辜負(也記得父母不一定有能力還債)。資本主義不會教人做無意義、不確定、無回報的投資,但生育小孩一事,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回事:因為面對絕對依賴的嬰兒,把他撫養成人本身,就是父母的責任(當然,如果社會有更健全的配套與支援,這一定事半功倍)。日後,他可能有能力也願意回報父母,那是一個幸運端;即便無法,也不代表代他虧欠了這個家,卻值得我們去思考當中「發生甚麼事了?」。
參考資料:
[1] Winnicott, D. W. (1987). Babies and their mothers. Da Capo Press.
[2] Marie, P. (2005). Les fous d'en face: Lecture de la folie ordinaire. Paris: Denoël. (中譯:漫遊者文化)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6yonv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