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原住民考試加分的議題,你有什麼想法?從文化剝奪的角度切入,優惠性差別待遇的原初動機其實隱含了「要求適應漢人文化」的壓迫性,用漢文化的眼光定義成功後再行之討論也易帶偏見。誠然,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還是存在可以檢討的不合時宜,但更根本的問題或許是對於弱勢文化,我們給出的是平等的尊重,還是高姿態的「友善包容」?
2019 年 4 月 2 日,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駐衛警察對駐紮在公園裡抗議「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將私有地排除在外的原住民說:「(國家)已經對你們(原住民)很好了!加分、補助。喔!享受太多的優惠了!」(影片連結)
宿凱道 777 天換來駐警歧視「原民佔了便宜還不知感恩」|一起陪原住民族劃出回家的路臉書粉絲專頁
2017 年 6 月 6 日,臉書粉絲專頁「黑特政大 NCCU Hate」一篇貼文直指:「究竟哪一個考上政大的原住民是弱勢的/我看那些抱怨最大聲的原住民不是讀北一女就是讀建中、中一中/住的是台北市大安區、松山區,住在各大城市區/你們這群人(原住民)和我們南部的鄉下小孩擁有的教育資源孰多孰少,一望即知/到頭來你們只是一群假著祖先之名和真正弱勢和住在部落裡的同胞競爭名額/踩著弱勢同胞屍體往上爬的廢物而已」。(原文連結)
國中時期,我隔壁班有一位女同學就是為了考試加分而更名,從母姓,依法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最後考上台中女中。當時,我的想法就跟那位公園駐衛警察以及在「黑特政大 NCCU Hate」發文的這名網友一樣,質疑原住民考試加分的正當性。
加分保障政策造成的誤解是原住民最受不了的刻板印象|《Lima 幫幫忙》第二集(原住民族電視台)
加分是為了漢化原住民
回顧政策制定,我才瞭解原住民能夠擁有考試可以加分(其實是下策)的優惠性差別待遇之目的就是要原住民融入漢人文化(包括語言、假期、標誌、符號等)。換句話說,「考試加分」的政治策略是用來包裝原住民自身語言與文化遭壓迫,同時被要求適應漢人文化的不爭事實。
但是,一如在臉書粉絲專頁「黑特政大 NCCU Hate」發文的這位網友質問原住民的「集體」補償原則般,那些住在台北市大安區等各大城市的原住民,從小就講漢語已經漢化的原住民,考試還要加分嗎?
面對這個疑慮,我們不能混淆「文化剝奪」與「經濟弱勢」。
Kymlicka(1995)認為文化根源是不能選擇的,大多數的人與他們自己的文化有一種深刻的聯結(deep bond)。因此,知道自己是誰以及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果原住民的文化沒有聲音,自我認同消失了。「我是誰?」就會出現危機。
此外,即便原住民學生與漢人學生共同生活(一如住在台北市大安區的原住民),但日常生活的負面詞語與刻版印象,例如漢人稱原住民是「番仔」,或如 2016 年《大尾鱸鰻 2》電影情節揶揄達悟族抗爭核廢料議題,穿插非達悟族語的胡言亂語,又罵胡亂說族語的演員是「瘋子」等,仍舊不斷傷害原住民的自我肯認與自尊。(推薦你看:落實轉型正義!陪原住民族,劃回家的路)
「懂得笑」,也不用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大尾鱸鰻 2》(邱瓈寬執導的電影)劇照
加分是為了回應多元文化
《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第 3 條保障原住民學生若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即可加考試總分 35%(未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者,加考試總分 10%)。這項在 2011 年催生的〈原住民語言認證檢定〉制度主要是想鼓勵原住民學生傳承並延續自己的母語及文化,卻遭 PTT 鄉民質疑原住民學生只想當醫生賺大錢(原文連結),並沒有真的去做提升原住民文化的事情。
面對這個疑慮,我們可以反思在漢人邏輯運作下的台灣社會,究竟有多少空間可以讓想做這件事情的原住民學生去做?場域在哪裡?換句話說,台灣哪邊有良好的原住民文化與環境,讓原住民學生實踐其理想?
原住民的加分政策,從一開始的「漢化」到後來的「多元文化」,皆是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產出的制度,各自有不同的含意。我們不能僅看見原住民考試加分的表象,更是要還原當時的歷史脈絡,同理原住民在台灣深受的種種壓迫。除了加分優惠的條文外,我們也需要努力營造更多元友善的原住民環境。
沒有人是局外人,捍衛傳統領地。|本文作者攝於凱達格蘭大道(2017 年 4 月 22 日)。
參考文獻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Clarendon Press.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vkwX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