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彼得潘綜合症嗎?心理學家形容這類人,是拒絕長大、無法承擔責任的成年人。藉由了解彼得潘綜合症的六個特徵,看看你是不是那個捨不得長大的成年人吧!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除了一個人。」(All children, except one, grow up.)——這是 JMBarrie 在 1911 年的小說《彼得潘和溫迪》中的第一句話。
他創造了彼得潘(Peter Pan)的形象,一個會飛的、永遠都拒絕長大的男孩,之後的一百年裡,人們都津津樂道於他在「永無島」(Never land)的各種歷險故事。
成為彼得潘似乎是每個人心中的夢,因為青春如此美好,我們可能都有過「不想長大」的感覺,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長大成熟,去承擔應有的責任。然而,真的還有一些人,他們固守在青春的幻想中,拒絕進入成年人的世界。他們越是長大,就越是痛苦,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痛苦。
這樣的表現被稱為「彼得潘綜合症」,也是今天的話題。想知道你或者你的伴侶是否有「彼得潘綜合症」嗎?
圖|作者提供
什麼是彼得潘綜合症?
心理學家 Dan Kiley 在 1983 年正式提出了「彼得潘綜合症」的概念,它指的是「成年人沒有達到情緒上的成熟」,當時 Kiley 只用這個詞來指代男性,但之後的研究者認為,它同樣可以指代女性,只是在男性身上更為常見(Ortega, 2007)。彼得潘綜合症沒有被 DSM 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而只是一個流行心理學的概念。
「彼得潘」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已經是成年人,卻還不具備應對成人世界的能力。他們無法承擔成年人應有的責任,認為他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卻不願意以同樣的愛回報別人 (Ortega, 2007)。
這種情緒上的不成熟往往被隱藏得很深,他們擁有自戀的外表,很多人都獲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名譽,但只有最親近的人才能感受到他們的不成熟。
他們身上最為關鍵的特徵,就是對青春的理想化和對成年世界的拒絕。因為他們認為,成人的世界充滿了問題,希望能夠永遠停留在青春期,享受未成年人的特權。未成年人是有特權的——在還沒有成年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他人的照顧,可以不承擔責任,可以做出種種情緒化的行為 (Gray, 2016)。
有一些詞用來形容他們,比如 Kidult(孩子氣的大人),Manolescent(還處於青春期的成年人)等。最典型的一個彼得潘綜合症「患者」就是邁克爾・傑克遜,他曾公開表示自己患上了這種不想長大的「病」。
圖|作者提供
「彼得潘綜合症」的表現
彼得潘綜合症發源於青春期。Kiley(1983)認為,有 6 個特徵可以基本涵蓋這一人群,他們可能只具備其中的 1 到 2 項,也有可能具備所有 6 項。其中,四個基本特徵——無責任感、焦慮、孤獨、性別角色衝突——往往在 12 到 18 歲時已經發展出來,而另外兩個特徵——自戀、沙文主義則大多在 18 到 22 歲發展出來。(推薦閱讀:拒絕長大的中產階級!媽寶男孩的彼得潘情結)
他們之所以「長不大」,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Kiley 給予「彼得潘」的一個典型的家庭畫像是:出生於中產/上流階級的孩子,父母給予了比較豐富的物質,但沒能給予相應的情感支持,並缺乏管教和約束。父母關係表面和平,實則虛假,母親承擔了「為孩子犧牲」的角色。
表現 1. 缺乏責任感(Irresponsibility)
「彼得潘」無法承擔成人世界的責任。
孩子沒有發展出責任感,和家庭中缺乏紀律有關。Kiley 認為,由於美國社會呼籲避免家長權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因此美國家庭普遍存在缺乏紀律和管束的現象,這使得很多孩子從小就認為,紀律、規則和懲罰並不適用於他們。他們沒有在恰當的時候建立起自我照顧的習慣和行為規範。(在中國家庭裡,溺愛也是常見現象)
因此,有一部分人會表現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房間總是亂糟糟的;在人際交往中藐視規則,比如對他人缺乏尊重、不用禮貌用語。他們希望尋找一個會照顧他們、包容他們的伴侶,但一有問題就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他們都難以接受挫折和他人的批評,在挫折面前很容易放棄。
表現 2. 焦慮(Anxiety)
在 Kiley 的諮詢案例中,很多孩子都非常緊張和焦慮,缺乏安全感,這與家庭中的緊張氣氛有關。他們的父母往往對婚姻和他們自己都並不滿意,但很多父母會假裝快樂,不去面對事實,並維持著程式化的生活和家庭和諧的幻覺。由於與父母之間缺乏情感交流,又會聽到父母做出對彼此的負面評價,他能夠感受到父母之間的關係是虛假的,但難以辨識出問題出在哪裡。這令他們感到焦慮。
孩子會從父親和母親那裡得到單方面的信息。其中,一種典型的情況是家庭中的一方(多為母親)選擇了為孩子「犧牲」而維持現在的生活,但她們還會不自覺地和孩子說,「你父親不會懂得別人的感受」,「你爸爸的工作永遠比家庭重要」,甚至是「你就像你爸爸一樣」這樣的話。
這種焦慮使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和人建立親密關係,會迴避與伴侶的正面衝突,喜歡抱怨對方,卻不懂得反思自己。而且,他們還容易養成逃避問題的習慣,因為他們不知道問題解決的方法。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他們的常見回應是避而不見,假裝問題不存在,而不會去正面應對。
表現 3. 孤獨(Loneliness)
在「彼得潘」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會感到非常孤獨。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可能給予了物質上的支持,但往往沒有給予足夠的情感支持;他們也沒能建立起非常親密的、彼此信任的友情。
因此,他們需要有人一直圍繞在他們身邊,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有可能會不斷尋求在群體中的歸屬感,或者瘋狂參加社交活動,讓自己感到並不孤單。
表現 4. 性別角色的衝突(Sex role conflict)
這一點特別針對男性。當一個男孩逐漸長大,社會會表現出對「男性特質」的強烈期待。如果想要被群體接納,他們就需要表現出獨立、堅毅、忍耐。而如果表現出脆弱、情緒化、敏感,就會被他人看不起。
而男孩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衝突的時期。男孩往往不能夠立刻適應成熟男性的角色,家庭作為一個緩沖地帶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家庭是一個讓他信任的、可以給他支持的地方,他就能夠被允許在這個緩沖地帶裡做出一些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表現,比如脆弱和哭泣。同時,父母也會鼓勵他,告訴他這種不適應是很正常的,男性並不一定要永遠表現出那樣的性別固化特徵。(推薦閱讀:「你不一定要當英雄」每個男孩,都需要一個情感教練)
但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持,他們便不能很好地度過這個階段。(有很多同性戀男性,也是在 18 歲前後由於性取向和性別角色不符合社會期待,會遭遇同輩和家庭的拒絕,感到被傷害和孤立。)
性別角色的衝突會深刻影響男性之後的親密關係。很多有著彼得潘綜合症的成年男性,會試圖把自己的這一面隱藏起來,拒絕承認自己的感受,在他人面前表現得非常堅強,表現出「大男子主義」;但在親密關係中,卻有情緒化和脆弱的極端擴大化表現。
表現 5. 自戀(narcissism)
當「彼得潘」們沒有建立起自信和自我關懷,長久地處於孤獨中,並沒有很好地處理情緒和性別角色的衝突時,他們會從所有這些不好的感受出發,發展出自戀——對於他們來說,當他們無法在家庭和與他人的交往中獲得安全感時,自戀是他們建立起的一種系統化的防禦方式(Gray, 2016)。
他們會表現得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幸福,而絲毫不考慮他人。他們習慣於貶低別人,將責任全部推到他人身上,需要他人不斷地付出和取悅自己。他們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無法和他人發展有意義的關係。
表現 6. 沙文主義(Chauvinism)
與自戀同時發展出的是沙文主義,主要指代男性,類似我們常說的「大男子主義」。由於家庭中,母親往往是犧牲、服務的角色,比如母親會說,「我沒有什麼其他的追求,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他們沒能建立起對女性足夠的尊重,也無法建立起平等的親密關係,可能還會在關係中出現對女性的身體或情緒虐待。
在「彼得潘」30 歲以後,表現出的關鍵特徵是意志消沉(Despondency) (Kiley, 1983)。他們中的許多人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問題,但仍然很難去改變。一些人會承擔起成年人的角色,比如結婚生子,但是越來越感到孤獨、焦慮。
圖片|來源
照顧孩子的人:你是「彼得潘」身邊的「溫迪」嗎?
在「彼得潘綜合症」現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陪伴在他們身邊的人,這個人可能是伴侶,也有可能是父母或者其他角色。Kiley 將這樣的人稱為「溫迪」(Wendy)。溫迪也是小飛俠的故事中陪在他身邊的女性角色。(推薦閱讀:有一種長大的過程,叫「過度教養」)
Kiley(1985)用「溫迪綜合症」(Wendy Syndrome)來指代在「彼得潘」身邊進行不恰當的付出,和他們保持不平等關係的女性。「溫迪」最核心的特徵就是需要對方依賴自己。她們缺乏健康的自我認同,把安全感和自我價值建立在彼得潘對自己的依賴上,失去了主見和喜好,願意付出一切來建立一個他人眼中「好的」自己。她們的角色很像是過度保護的母親(Quadrio, 1982; Ortega, 2007)。
而且,「溫迪」往往陷在關係中,沒有意識到對方是不成熟的,並說服自己一切正常。當一個人陷入「溫迪困境」(Wendy trap)時,會有以下這些表現(The Power Within Women, 2015):
1. 否認問題存在。
2. 堅信對方離不開自己。
3. 對「彼得潘」懷有強烈的依賴和占有欲。
4. 雖然過度付出,但經常抱怨和控訴。
5. Wendy 的付出可能會引發「彼得潘」的內疚,這使得彼得潘可能會按照 Wendy 的要求去做,或者採用消極回應方法,為了迴避衝突而在表面上應和或道歉,進行被動攻擊。但他們沒有發生實質的改變,還會一次次地讓「溫迪」失望,而且心裡很痛恨對方讓他們這樣做。
6. 「溫迪」往往會猶豫是選擇犧牲還是懲罰。有的人選擇默默承受;有的人會為了懲罰而懲罰,做出極端的舉動,比如大手大腳地購物,拒絕性,出軌,等等。
「溫迪」總是抱有幻想,認為「彼得潘」總會長大,除非徹底絕望,他們很難與彼得潘分開。在作品中,溫迪最後還是離開了,她回到了人世間,結婚生子,一天天地變老。彼得潘也依然把溫迪當成最重要的人,但他仍然捨不得離開永無島,只是彼得潘每年春天都飛到人間看她一次。
圖片|來源
如果你是彼得潘/溫迪,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溫迪」,你應該:
1. 認識到問題的存在,認識到對方身上的不成熟是異常的。
2. 緊接著,你需要識別自己身上是否有 Wendy 的特質,可以對照前文檢驗。比如,當對方對你非常殘忍時,你是否還在勸自己「我要堅持下去,直到他改變」?對方明明不懂得如何關心你,就連性也是冷冰冰的,但你還是對自己說「他是愛我的」?
3. 嘗試從 Wendy 變成 Tinker。
(做好準備:在改變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失去對方,但這對你們雙方都有好處。改變絕不是為了對方,也是為了你自己的獨立、成熟和成長。)
除了溫迪以外,另一種會和彼得潘發生關係的女性是 Tinker,也是小飛俠故事裡的另一個小仙女。她們懂得健康的關係是什麼樣的,能夠意識到對方的不成熟,但會被對方有趣的人格、生活方式和態度所吸引。她們會抱有對方會成長的希望,但如果失敗,就會選擇放棄希望和幻想、結束關係。
Kiley(1985)認為,一個仍然陷在「永無島」中的彼得潘,往往會一直和 Wendy 糾纏在一起;但當他們離開那個不願長大的世界,回到現實時,他們會願意和 Tinker 分享人生。
因此,當你決心改變時,要讓自己明白,沒有人是真正離不開一個人的;也沒有人生來就應該忍受。所以,試著去感受自己的情緒和感覺,建立起自我認同,學會表達這些感覺,並客觀理性地看待你們之間的關係。
那麼,如果你是彼得潘呢?
首先你要明白的是,當你需要進入成年的世界時,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永無島可以讓你隨時隨地飛去那裡。並不是你選擇了逃避,問題就會消失。
而成年的世界,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充滿問題。它也有很多好處,有很多未成年人體會不到的快樂。比如,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和自由,擁有自己的空間,能夠為自己做決定,和彼此真正在意的人在一起,體會有孩子的樂趣,等等。只有當你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感受到這些真實的快樂 (Groh, 1988)。
你可以和伴侶坦白自己的問題,讓對方幫助你改變。提出了「彼得潘綜合症」這個概念的心理學家 Dr. Kiley 在之後也坦承,自己曾經就是「彼得潘」。他結了好幾次婚,永遠都在追逐年輕的女孩,在 54 歲那年去世,晚年還寫了一本書叫 Living Together,Feeling Alone。但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時間裡,他的最後一任妻子擔任了 Tinker 的角色,幫助他一起走出了「永無島」,找到了真正的快樂(McG., 1996)。
在童話故事裡,當彼得潘說自己想要永遠做一個快樂的男孩時,溫迪說,「你說是,那就是吧。但我覺得,那只是你最大的偽裝。」
References:
Groh, LS, & Lane, B. (1988).Overcoming the Peter Pan Syndrome: Grieving in Psychotherapy.Journal ofPastoral Care & Counseling, 42(1), 39-44.
Max. D Gray. (2016). How To Deal With PeterPan Syndrome. OneHowTo.com.
Kiley, D. (1983). The Peter Pan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 Dodd Mead.
Kiley, D. (1985). The Wendy dilemma:when women stop mothering their men. Avon Books.
Humbelina Robles Ortega. (2007).Overprotecting parents can lead children to develop 'Peter Pan Syndrome'. ScienceDaily.
The Power Within Women. (2015). Are you ina Relation with Peter Pan? The Wendy Syndrome.
Robert McG. Thomas Jr. (1996). Dan Kiley,54, Dies; Wrote 'Peter Pan Syndrome'. The New York Times.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lbnMd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