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跨國人才培訓名師 Philip,大腦會騙人,你的心不會!探尋工作之於自我的意義,找到屬於你的內在驅動力。
2017 年末,Google 發佈年度熱搜關鍵字,「How」排在搜尋第一位。
這是每個人都在尋求解方的世代,據 1111 人力銀行最新公布的青年苦悶指數調查,在 21 歲至 30 歲的會員之中,發現有高達 9 成 5 的受訪青年「不滿意」目前的職場生態。調查更指出青年對於自身「苦悶指數」高達 6.9 分,顯見「悶世代」的來臨。
從厭世代、崩世代到悶世代,社會中堅份子到職場青年,面對瞬息萬變的職場,初入社會新鮮人又悶又苦,這秒的專業下一秒或許就被更新的技術、資源推翻,個人價值該如何建立?公司組織愈趨扁平化,主管面臨的挑戰不再是一板一眼制定工作流程,而是如何推動員工的積極性,並透過不斷創新價值,立足市場?
女人迷專訪跨國企業人才培訓名師 Philip Chan,替悶世代尋找解方!Philip 豐富的人力資源與領導力教練之經驗,帶你一步步思考職場之於生命的意義,看見這世代需要的軟實力,跨步追逐理想前,你要先認識支持夢想成為現實的內在驅動力!(推薦閱讀:2018 女人迷全新課程【姐說學堂】:突破自我,重拾你的內在驅動力)
Q:你覺得工作是什麼?你會鼓勵大家怎麼思考工作與自己的關係?
我想我們可以把工作分作三個層次:生活、專業、召喚(Calling)。
工作對人們來說可以代表三種可能性,第一個是一份工作和一份薪水 ,第二種是從職涯規劃的角度去思考,把工作當成長期連續的職業生涯,如何連續且長期地學習讓自己擁有專業技能和可移轉的能力,並從工作裡拓展人際關係。很少人談職業其實是一種召喚,和自我價值觀整合,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發揮所長,肯定認可自然伴隨而來。這些分類可能很局限,我鼓勵大家以更抽象的層面思考自己的職業,試著想像職業與工作應該像什麼?是一個遊樂場?一個叢林?還是一個監獄?對你來說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推薦閱讀:人生不只一次 Gap year!Stefan Sagmeister :比生存更重要的是生活)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職場枯燥,但我從不覺得工作是日復一日的,永遠都有新的挑戰,當你開始覺得沒那麼刺激,事情開始重複時,去思考,為何大環境不斷變化,而又為什麼我們覺得重複?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一樣的,沒有跟上環境的改變呢?
圖片|來源
Q:這時代最需要的職場軟技能/軟實力是什麼?為什麼?
我們處於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多元世代,這時代跟我們父母所在的時空環境不同,比較沒有尋求溫飽的問題,就需要了解自己的獨特性。這世代最需要的技能,我認為是先認識自己,比急切地將自己塞進格子裡重要,了解自己不可取代的能力,因為這世代的規則、產業給的格子永遠會改變,唯有保持自己的能力不斷精進,才不會在職場環境裏感到茫然,堅持走自己的路。(推薦閱讀:趙德胤X張鐵志:失控的時代,更要培養獨立思考)
而這些不可取代的能力,我們談的不一定是專業,我想給這世代必備能力三個建議方向:
第一,培養你獨立思考,尋找問題的能力。
透過思考與吸收資訊,建立個人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主動發現問題,並問出對的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是要具備人際互動的能力。
如何在團隊越來越扁平的時代裡,領導新世代,過去傳統產業大部分是科學管理模式,上傳下達,但這世代需要更多創新,如何推動團隊裡每個人的主動性,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如何讓團隊願景與夥伴朝同個方向前進,是這世代很重要的能力。
最後一個,是學習的敏銳性。
你如何在快速變換的市場環境裡,因應各種轉變,積極地貢獻,學習必要技能,並且很快有產出的價值,我想這是觀察你個人對工作是否具有熱情與積極性的方式之一。學習新的東西、技能當然需要時間,但懷著意願與興趣,我想我們在學習的速度上會有大幅成長。
Q:如何找到自己的獨有實力?何謂內在驅動力?內在驅動力之於一個工作者,為何重要?
我想,觀察自身獨有的實力可以從個人的工作表現上去感覺,什麼事情是你是擅長的?做起來不感覺累的?能持續獲得成就感的?那就是你的強項,除了自己發現、觀察外,還可以做些人格特質與專長的測驗,協助你以另一面向了解自己,還有,請多聽別人給你的反饋,透過他人的觀察,你也會認識不同面相的自己。
而發現自己的過程,是循環交替的,你要尋找的話,你要有意識地發現去發現自己的可能性,並不設限地去嘗試新的可能;你要尋找的話,你也要懂得發揮,透過自己的工作表現與產出,客觀地分析觀察自己。這過程中你會得到外界的反饋以及屬於你的內在反饋,當你發現嘗試一項工作時,外界不斷有反饋的聲音,內心也不斷質疑自己時,請停下來傾聽,重新發現自己要前往的方向。(推薦閱讀:第二人生!兼職創業給你的不是薪水,而是價值)
這時候,內在驅動力就很重要了,讓自己慢下來,從關注外界轉換到內在,像照鏡子一樣觀察你說話的樣子,當你談起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那時你會發光,去實現一個理想過程當然會遇到障礙,但有時候你的擔憂只是煩惱而不是真正的問題,當你執著於自己產生共鳴的事物,真的關注到共鳴的事情,關注自我的價值觀時,你會發現那些疑惑都是惡魔的聲音,阻止你完成自己真正的想望。
舉個例子。
過去我曾輔導過一位大學生,他透過介紹來請我輔導,我甚至不認識他,他是個家庭環境好、擁有很好的實習經驗、未來一切都被安排好並且前程看來光鮮的那種學生,但當他跟我談未來的生涯規劃時,我沒有聽到他對自己的共鳴,在那些談話裡我聽不見令他興奮好奇的地方是什麼?
於是我請他回想過去最開心的時刻是什麼?另外,去想像他自己的人生,再過五年後非常開心的生活工作的狀態。
而當他開始認真想像後,他哭了,他發現他看見心裡想要的五年後的那種生活,並不是現在一直努力發展的路線。他真正想做的是創業,去冒險,儘管聽過創業前輩給的建言與可能會遭遇的困難,反而更堅定他想創業的心了。(推薦閱讀:【職場筆記】斜槓青年,你有沒有比名片亮眼的人生?)
這過程讓我感動的是,我覺得他其實知道那不是自己想過的人生,這些談話,不過是需要人拉他一把。
倘若把人生比喻成一條河流,感覺迷惘的人是逆流的,他會覺得一切都不順,只要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心的流動感,找到你生命順流的方向,那們你要前往的遠方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真實地感受到心的流動,你感覺快樂以及體驗流動的過程。
Q:你推薦什麼樣的工作者來上這堂課程?這堂課程能滿足他們什麼需求?
如果你是願意學習,接受新的訊息的人,我推薦你來上;如果你是喜歡學習但永遠覺得自己不足的人,我推薦你來上。學習這條路,唯有找到方向,知道自己想成為的人、想達成的目標後,你才會懂自己努力的程度究竟夠不夠、是否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如果你是對未來茫然,不知道如何尋找目標的方法,但願意踏出一步去探索的人,我推薦你來上,擁有一顆願意探索的心是很重要的,倘若你只是想知道一套成功理論,可以套在所有人身上的話這堂課可能無法滿足你的需求。
請記得腦子是會騙人的,那些擔憂與計算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若要有面對工作的熱情,那就請你聆聽自己的心。
Q:請 Phillip 給還在尋找自我價值、職場定位的當代工作者一個建議,你會說什麼,為什麼?
很奇怪,我們不屑與他人為伍,卻害怕與眾不同。
除了保羅・柯艾略這句話之外,我還想起阿甘正傳裡,有人問阿甘說你想成為什麼?阿甘回答:難道我不能成為自己嗎?
這正是我想給當代工作者的一句話,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試著放掉社會給你的框架以及人生清單, 去創造屬於你自己的生命歷程,學會傾聽自己,而非把自己裁切成社會想要的樣子。
把自己活得立體,就不怕世界多變,讓自律學習,成為你不畏變動的底氣,帶著你對自己的想像力前來,預約【姐說學堂】課程,遇見新的自己、新的人生可能。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CP2lp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