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

「我的人生是不是有點失敗」,30 歲前容易罹患的「青年危機」

會消沉、會迷惘都是正常的。畢竟人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該走什麼路。記得不要限縮自己,去挑戰更多可能。

根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年危機是個普遍的心理問題,男人平均到了 47.2 歲最不快樂,可能的症狀包括失眠、焦慮、疲勞,而可能出現的行為包括酗酒、搞外遇等。其中,經濟寬裕的會想要享樂,例如買名車,而經濟困頓的則可能亂投資,或做一些衝動的生活改變。

但你知道嗎?現在除了所謂的「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連 20 幾歲的年輕人也開始呈現集體的危機感。這個現象叫「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普遍出現在 25 到 29 歲這個階段,到 30 歲之前為一個高峰。症狀包括:

  1. 時不時的憂鬱,對未來感到茫然。
  2. 聽到「30 而立」這類的話,就開始呼吸困難。
  3. 強烈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身邊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幹嘛,除了自己以外。
  4. 失眠、焦慮、全天疲勞。
  5. 脾氣變得很衝動、易怒。(推薦閱讀:看似什麼都擁有?專訪李明川:中年人,其實比誰都無法做自己

這並不是華人社會特有的「年齡焦慮」,而是現代社會放諸四海皆準的現象,許多年輕人都體驗過,平均長達兩年之久,尤其以「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新鮮人」最為明顯。是什麼造成了這個集體的青年焦慮呢?


圖片|來源

起因之一,是現代社會對年輕人的期待。現代社會為「物質生活」設了很高的標準,而這個價值觀也很容易被年輕人內化。根據美國對大學新生的調查,在 1967 年,只有 42% 的大學生認為畢業後賺很多錢是「非常重要的事」,但在 2005 年,這個比例增加到了 71%。

而在 1967 年,86% 的大學生認為「發展一個有意義的生活」非常重要,到了 2005 年,卻只有 52% 的學生這麼認為。

物質追求上升,意義感追求下降:這個趨勢就是青年危機的禍首。根據 Linkedin 對 25 到 33 歲的大型調查,61% 說「找不到自己的熱衷」是他們的主要焦慮來源。另外,有一半覺得「比不上更成功的同儕」造成他們很大的焦慮。足足 59% 的受訪者也表示,曾經對人生感到茫然,缺乏方向感。(你會喜歡:「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你相信什麼,就能成為什麼

25 到 30 歲的年輕人,卡在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好像還剛開始摸索,就被要求要馬上當個大人」。上一秒還可以沈浸在戀愛的風花雪月,下一秒社會突然期待你成家立業。戶頭裡的數字、名片上的職稱變成社會衡量你的重要標準。一轉眼,「買房」、「投資」變成了餐桌討論的熱門話題。你感覺自己已經沒有迷惘的餘裕,打工度假看世界、壯遊找自己好像都已經從人生清單裡被剔除了,但自己還沒好好活過啊!

心理學家有這麼個詮釋:「當內心所渴望的,與外在所體驗的,形成了難以融合的差距,就是焦慮」。每個人處理焦慮的方法不同。比方說,當一個中年人渴望的青春活力與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落差,A 君會消極地借酒消愁,但 B 君則會積極健身。同樣的,一個身處焦慮的年輕人,也可以選擇積極面對,運用危機來打造自己的轉機。

英國格林威治大學教授奧利弗.羅賓遜(Oliver Robinson)也在他的青年危機研究中提到,這個「從青年危機到青年轉機」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感覺自己被困在某個工作或一段關係裡。

第二階段:漸漸意識到改變是可能的,即便有時候被困住的時間感覺很漫長,但在這個階段待在原地的痛苦可能驅使我們去探索各種新的可能性。

第三階段:重建打造一個新的生活。

第四階段:鞏固對自己新的認知、價值觀和理想,並落實到生活中。

從羅賓遜教授的研究可以看出,青年危機是我們「心智蛻變」的必經之路,只是每個人的英雄之旅不盡相同。關鍵問題是:有沒有辦法讓我們自己縮短第一和第二階段的時間呢?


圖片|來源

亞馬遜暢銷書《突破四分之一的人生》(The Quarter-life Breakthrough)作家 Adam Smiley Poswolsky 就提議,年輕人可以從幾個微小行動開始,包括:「讓生活裡多一些有相信自己的人(Believers)。」作者在 28 歲的時候,也希望從一個外表光鮮亮麗、但讓他感到非常痛苦的工作中離開,但他當時的室友只是翻個白眼,跟他說:「忍著點吧!誰不討厭自己的工作呢?」後來,作者透過一個領袖計畫,遇到了一群有志於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他們每個人想做的事都不同,但也不輕易否定任何人想做的事,最常問彼此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做?」

如果我們身邊充斥的聲音是消極的,那永遠不可能好好思考自己想要什麼,而是認為「討厭自己的工作但也只能這樣」是唯一的選擇。但透過結識有自我肯定並相信自己價值的人,也可以找到最佳的「當責夥伴(accountability partner)」,不斷的砥礪彼此確認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並促進行動。最後,這位作者就是在這群夥伴的敦促下,成功的轉移了工作跑道,並完成了他的夢想寫作計劃。(你會喜歡:【Oneness Cards占卜】常常感到不安怎麼辦?

現代人面臨的挑戰太大、對於時間消逝的迫切感越來越高。在現代青壯年面前除了年齡上的「青年危機」、「中年危機」、「老年危機」,還有工作隨時都可能被科技淘汰掉的危機。所以倘若遵循舊思維,不去多想地爬著眼前既有的一座職涯階梯,結果接近頂端才突然發現自己不適合這裡,或者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這樣的賭注實在太大。趁早確定自己的價值觀,打造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生活,不應該再被視為「不切實際」。

近年來,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透過科學的研究方法,開始找出能讓人持續蓬勃發展的生活要素,進入開發出一套完整的行為模式:對自己做觀察和整理,找到和自己的價值觀與天賦相符的工作,然後善用設計思維,建構一個能夠有幸福感的生態,最後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社群環境,讓身邊有互相扶持和督促的當責夥伴。

話說:「不想活別人的套路,就要設計自己的出路」。人的時間和精力只會越來越有限;儘早整理自己、設計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對未來最好的保障。青年危機的來臨,正是一個人能心智蛻變、實踐出理想人生的轉機!

原文同步刊載於軒言文創官網

瞭解更多運用心理學創造美好生活:軒言文創Facebook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LjIDZe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