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城男舊事心驛站主任黃重仁下篇,我們談男性困境解方。他也觀察,許多性別溝通的困境,常來自於太快替對方下結論。「不論男女,任何人都很怕被下結論,好像立刻被定義『我就是這樣子』。這讓很多人害怕,當下覺得:『我真的是你描述的這種人嗎?我是不是要認同這個文章的描述?我如果不同意,是不是該立刻攻擊你?』」但其實,世上每個人,並非真的如此非黑即白。
男性溝通困局如何處理
上一篇,我們專訪「城男舊事心驛站」主任黃重仁(延伸閱讀:專訪城男舊事心驛站主任黃重仁:至少別讓男性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談男性困境。
而這篇我們也請教,在困境之後,作為長期被定位為「女性媒體」、「性別媒體」的女人迷、或者是任何一個關注性別議題的人,想跟男性建立更友善的溝通場景,能如何進行?
這是我的觀察。大多數來求助的男性常常都急著想要一件事,就是「解決問題」。這是男性的習慣,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被教導的。很在意兩個字,叫做「有用」。
所以你看到,當社會想要稱讚一個男性,就說他是「有用」,而要攻擊他,則說他「沒用」──「四十歲後只剩一張嘴,沒用。」黃重仁說。
圖片|女人迷
「我是不是個有用的人?很重要。這個活動有沒有用?很重要。我交這個朋友有沒有用?很重要。就是非常現代性的、實用主義的、崇尚科學的思路。」打遊戲要討論策略、談戀愛要學技巧(延伸閱讀:男孩們的戀愛課:從一場一萬元的戀愛講座看求偶焦慮)、買 3C 產品先爬文找 CP 值最高的商品。
他們想要一個有用的答案。所以第一個,你要讓他們知道,來這裡,你可以得到有用的資訊,就像是 tips、小訣竅。先讓他知道有用,可以解決問題。雖然我們都知道,許多長期累積的人際或情緒是無法立刻解決的,但同時也同理他,漸漸讓他知道,這是透過努力能夠慢慢改善的。
例如,曾有位男性個案,困擾是太太不斷懷疑他外遇,拼命打給公司、同事、朋友,但他什麼都沒做。因此情緒上受到極大壓力,也嚴重影響生活。他來找另一位社工師初談。沒過了多久,他又來了第二次。
個案回饋說:「上次我來這裡哭得非常慘。哭一哭,情緒宣洩完之後,我那一個禮拜,有兩天睡的比較好。因為我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每晚半夜都會驚醒,一路失眠坐到天亮,隔天直接上班。」
黃重仁回憶:「我問那個社工師,怎麼做到的?他說他也不知道。我們猜想,可能只是個案的情緒被抒發。問題本身根本沒有被解決,但情緒找到了出口。」
許多男性常不知道一件事情是「你是被情緒困擾住,不是被問題困住。」他是有能力處理問題的,只是情緒沒出來,做不到下一步。當狀況好、能量恢復,就有能力去處理很多問題。
「所以我們作的事情,其實就只是讓這些男性知道,你願意跟他一起慢慢變好。小小的就行了。」黃重仁說。
圖片|女人迷
如果不急著貼標籤,對話會有更多可能
另外,他也提到,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性別困境,往往是太急於針對他人立場下結論。
「如果我們不急著定論,對話會有更多互動可能。今天我們要跟一個人溝通、談判,你不會一定要你死我活的。」
「如果他都已經說死『對不起,我就是這種人,我永遠不會改』,那你們為何還要談判?」因此,他說更多元的聲音,能幫助我們理解不同的痛苦。
前幾年最具體的例子,就是母豬教。這是一群在網路上對「特定女性行為」進行攻擊的群體。黃重仁分析:「他今天為何憤世嫉俗?可能因為他在現有社會制度中,是相對受挫的。如果他無法進行內部消化,就會開始作外在歸因。當兩三個人湊在一起,就容易攻擊他人。當然,不是所有女生都這樣,但他們會以為這樣的女性很多。甚至只是聽到朋友的朋友遇到,就好像感同身受。」(延伸閱讀:【性別問答】你也曾經說過「女權自助餐」嗎?)
在〈性別觀察:母豬與母豬教,不是敵人〉裡,女人迷編輯 Abby 曾寫道:
我們花著大把時間,較勁誰受的傷多、誰的權力更需被加冕、誰才是社會長期忽視的族群。我們浪費時間,指著彼此的鼻子咎責。男生說女性主義為什麼不關心男性?女性主義者說自己的權益不會自己爭取。(中略)我們為什麼忍心,讓每一個人活得不像自己?
女人迷過去曾討論過無數次母豬教論戰、也刊載外部文章,它們存在的目的,無非是希望不論男女、各種性別與特質的人,對彼此痛苦的想像,能稍微打開一點點。(延伸閱讀:約會文化的性別翻轉:女性主義的下一步是男性平等)
「對立要化解,同理的語言還是重要的。甚至若有機會,別針對整個族群,先找單一個人談談他的故事。當然,他的言語很可能是極端的,但當我們把情緒字眼拿掉,思考放進去,就有機會看見他的痛苦。」
儘管,看見異己絕對是痛苦的,但這是改變的開始。從母豬教論戰、年底公投大敗、假新聞肆虐挑起對立,我們一路走到今日,即將面對又一次選舉。
我們準備好溝通了嗎?
圖片|女人迷
不論男女,其實任何人都很怕被下結論,好像立刻被定義,我就是一定要這樣子。這讓很多人害怕,當下會覺得:我真的是你描述的這種人嗎?我是不是要認同這個文章的描述?我如果不同意,是不是該立刻攻擊你?
我們曾經推動關懷男性的文章,卻收到「女人迷不該做男性議題」的回應。
當有人將女性主義誤解為「女權自助餐」,有人將男性群體誤讀為「父權沙豬」,壁壘分明,不得越界。不知不覺中,每個人也會成為誤解的受害者。誤解生恐懼,恐懼長出恨意。而結果,再清楚不過了。
仇恨之下,沒有贏家。
男性真的有被鼓勵「使自己成為自己」嗎?
回到男性困境,男性通常較不被認為關心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如此。黃重仁認為,這其實和男性沒有被鼓勵「使自己成為自己」有關。
男性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他們被鼓勵追求成功,而非追求成為自己。
在大眾文本如漫畫、電影、電視、小說、雜誌裡,忍耐奮鬥,成為「成功」的人,幾乎常占男性文本的主軸。不過,在主流所定義的「成功」之外,能走的路,其實是很狹隘的。例如,如果我是一個想成為家庭主夫的男性、我是一個想成為護理師的男性,我的希望,真的有被世界所接納嗎?(延伸閱讀:親愛的爸爸別擔心,我只是和男護理師結婚)
女性在過去二三十年來,成長是很多的。我今天走過來,在你們女人迷的牆上看到那一段話,寫說,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是最重要的。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一句話。對男生、女生,都很重要。
這是吳爾芙的名言,橫幅就懸掛在女人迷的三樓牆上,百年前作為女性主義先驅,她在《自己的房間》中寫下:「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到了今日,不只適用於女性,我們也共同希望,未來有一天,不論任何性別、性傾向、性別氣質的人,都能夠自在地成為自己。
圖片|女人迷
後記:人生就是無數釘釘子時刻
作為多年經驗的資深社工師,我們知道,助人工作者,從不容易。
對抗結構我們侃侃而談,但他也有自己的人生煩惱,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工作也繁重,我好奇問他怎麼紓壓,他說最近迷上作木工。磨砂紙,釘釘子,就是最療癒的時刻,下次,還要帶爸爸一起去。
我這禮拜要帶我爸去上木工課,我自己休息的時候,會不想言語,只想轉移注意力,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好好作。光是木工那個磨砂紙,就讓我心情愉快。釘釘子,一直釘一直釘。什麼都不需要擔心。非常療癒。
作木工與助人工作,兩件事情其實非常相似。或許人生無非就是無數釘釘子時刻,凝神屏息,盡力做到夠好,就這麼生活下去了。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DHK4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