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性別觀察|世界丹寧日:被強暴後,法院卻說牛仔褲很緊,我是自願脫下的

4 月 24 日是世界丹寧日(Denin Day)。這並不是時尚節日或週年慶,而是與強暴文化有關。 二十多年前,曾有個義大利女孩被駕訓班教練性侵,但最高法院說,那天她穿著緊身牛仔褲,他人不可能脫下。 所以,一定是她自願的。

「她穿著緊身牛仔褲。」

黑白照片,女孩背對鏡頭,看向前方。這不是時尚廣告,而是美國 NGO 組織「和平超越暴力 」(Peace Over Violence)發起的「丹寧日」活動預告


圖片|來源

4 月 24 日,是世界丹寧日(Denin Day),鼓勵所有人在這天穿上牛仔褲,作為一種性別政治宣示。這並非商人意圖促銷,而是民眾自發的抗議行為。因為世上曾有一個女孩,被強暴時穿著緊身牛仔褲,法官竟因此說,她是自願的。

世界丹寧日由來

事情發生在二十多年前。

1992 年的義大利,一位 18 歲女孩參加駕訓班,在第一堂課上,就被 45 歲的教練載到荒郊野外,拖出車外性侵。事後教練表示,如果敢告訴其他人,就會殺死她。當天晚上,又驚又怕的女孩決定告訴父母。

家人決定提告。男子被以強暴罪起訴,並在監獄服刑。幾年後,男子再度上訴,這次說的是,他們兩人是合意性行為。最高法院出乎意料地推翻原本的定罪,釋放男子。原因呢?

當時的最高法院判決表示:「因為受害者穿著非常非常緊身的牛仔褲,對方是難以脫下的,她一定有協助對方脫去褲子……這並不是強暴,而是共識的性行為。」("because the victim wore very, very tight jeans, she had to help him remove them... and by removing the jeans... it was no longer rape but consensual sex")

判決出來後,引發輿論強烈反彈。這件事情被稱為「牛仔褲不在場證明」(jeans alibi)。大批民眾穿上牛仔褲聲援女孩,最後義大利政府不得不修改相關的性侵法規。隨著媒體報導,這起事件被傳遞到全球各地。

1999 年,世界上第一個「丹寧日」(Denim Day)在洛杉磯舉行,此後,每一年人們都會在這天穿上牛仔褲,反對這種過度解讀女性衣著的強暴文化。


圖片|來源

1999 年的牛仔褲,2019 年的緊身褲

因為褲子很緊,所以只要被強暴,你一定是自願。這樣的事情,在 2019 年,有減少嗎?90 年代的牛仔褲事件,剛好在今年最近再次上演。這一次,主角換成了緊身褲。

紐約時報報導,今年三月,一位自稱虔誠天主教徒的母親瑪麗安·懷特(Maryann White)投書到美國排名前矛的天主教名校「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校園報紙,說女孩們應該減少穿近年流行的「緊身褲」(leggings),因為害怕男性對他們產生慾望而強暴他們。


圖片|來源

Vox 整理,這篇名為「緊身褲問題」(The legging problem) 的文章寫:「我好奇怎麼從來沒有人質疑時尚產業,為何要製造出這種讓女人能這樣自由暴露隱私部位的衣物。」以及「我想所有男人都會因此忍不住看她們的屁股。」

信的最後,這位母親並將緊身褲問題歸咎於只有女性才能解決。懷特寫道:「這些追求自我表現的女孩,是在強迫年輕男孩們對抗她們光溜溜的屁股。」(the women who wear them as exhibitionists forcing young boys to confront their blackly naked rear ends.)

這樣的內容,立刻引起軒然大波。聖母大學的學生們隨即發起「緊身褲日」(Leggings Day),穿上緊身褲來反對這封意圖將強暴文化歸咎於女性衣著的公開信。

其後的討論,更開始聚焦於討論「緊身褲到底是不是褲子」。

作為一種時髦的運動休閒穿著(athleisure),支持方認為,它就是普通的日常穿搭。就像我們穿小白鞋、穿 T-shirt出門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在抗議期間,還有學生表示「太多人穿緊身褲了,結果我根本搞不清楚到底誰是來抗議,誰只是剛好穿著的。」

也有反對方認為,緊身褲就不是褲子,穿上如果會露出屁股與陰部線條,就是不正式、甚至下流的。有高中禁止學生穿著緊身褲,理由是「不夠正式」。

對此,華盛頓郵報做出了精闢的見解:「這整個討論已經遠遠超越衣物本身,而是整個世代之間,關於性別與社會常規的討論。」(The debate is more than a conversation about clothing. It's a conversation about gender and social norms across generations.)

太緊一定是合意、太服貼露出曲線,衣著為何總成強暴藉口

或許有人認為,此事無關性別,而只是審美差異。就只是大家在討論衣服這樣穿好不好看而已。

但請更往下一層,捫心自問──它真的無關性別嗎。

2019 年的這位母親認為,女孩穿緊身褲不雅觀。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什麼?肯定不只是不美觀而已,是不是也在擔憂與害怕,你會因此被男性觀看、嘲笑、甚至欺負。

2015 年,Fox 曾做了一支影片,試圖羞辱穿著緊身褲的女性。他們先找來三位男性來賓,討論自己會不會讓女兒穿著緊身褲出門。「除非她穿比較長的上衣來遮住她的私密部位(lady part)」「她們都很小,我覺得應該沒關係。」「但你要想想未來!她會變什麼樣子!」影片後面,主持人就請來幾位女性,穿著不同樣式的緊身褲,而他們則立刻改口表示支持,甚至做出嘲弄語言。「黑色的可以,紫色的不行。」「冷靜,要想想這是你女兒。」

不過,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遭受這樣的對待,因此拒絕她們穿著緊身褲,為何又會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其他女性呢?


圖片|影片截圖

從 1992 年的牛仔褲事件,到 2019 年緊身褲事件──太緊的牛仔褲表示妳一定是合意、太服貼的褲緊身褲露出屁股曲線就是性邀請──我們想問,女人的衣著,為何總成為合理強暴文化(rape culture)的藉口?

在放下受害者迷思前,沒有一件衣物能夠「防性侵」

對於緊身褲事件和那些「到底緊身褲算不算褲子」的討論,紐約時報評論:「這是一種對服裝的靈魂做出生死拷問(因為真的就是這樣)」的行為。並且,它是以「恐懼女人身體」為核心,散發出去的恐懼。(延伸閱讀:打破性侵迷思:無論我穿什麼,都不是性暴力的藉口

我們總是對女性衣著做出各種性意味的詮釋,核心不知道為何,幾乎永遠都是「這件衣服代表她在邀請我」。服裝確實有其象徵意義,但事實上它代表邀請還是拒絕,是我今天過得不好、或者我純粹想展示身材,應該都是讓當事人自己表達,而非他人過度解讀。

2018 年,比利時曾有個展覽名為「你們穿了什麼呢?」(What Were You Wearing),展示性侵受害者事發當時所穿著的衣物。結果令人訝異,除了熱褲、背心、泳衣,普通洋裝與 T shirt 都在其中,甚至包括一件六歲女童的衣物。


圖片|來源

希望有一天,當世上每個人無論穿上緊身牛仔褲、貼身背心、洋裝或是瑜珈褲,都不會因此受害,也不會有人假安全之名,要求女性只能穿上特定衣物。

畢竟,只要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受害者迷思,就沒有任何一件衣物是安全的。(延伸閱讀:裙子穿得再短,都沒有人「應該」被侵犯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W2zgAO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