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突然聽見年少記憶中的歌曲,那首歌代表著青春。為什麼我們總喜歡聽老歌呢?心理學告訴你:「你愛的不是老歌,而是歌曲裡那個過去的自己。」
我已經好多年不聽歌了。那時候高中暗戀失敗,一聽情歌就傷心,後來就養成了迴避歌曲的習慣。所以,如今的我理所當然地在聽到曾經熟悉的歌時,會感到更多的情感投入。
但直到前不久,在辦公室和大家聊起聽歌的問題,才發現,即便是那些一直喜歡音樂,宛如 95 後聽過所有新歌的小伙伴,也仍然最喜歡那些青春期時曾經單曲循環過的歌曲。
比起新歌,我們好像更喜歡中學時聽過的歌?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這又是為什麼呢?對此,我們查閱了一些關於音樂的研究。才發現音樂,還是一件對我們的大腦和心理都極具影響力的事。
不是音樂讓我們喜歡,喜歡的是當年曾經被激發過的情緒
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形式,情緒卻是我們每天的日常體驗。兩者之所以能發生關係,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起源於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學會辨認不同聲音的內涵、並隨之調整自己的行為(Juslin, 2013)。
沿著這個框架,心理學家們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同樣的音樂,在每個不同的聆聽者中,會激發不同的情緒,但同時這些情緒卻也存在一定的共性。
這首先和我們的大腦相關。不同的聲音,會被我們的腦幹吸收,解讀成一些需要我們注意力的信息。比如,突然的聲音、很大的聲音、不和諧的聲音,就會被解讀成緊急、重要需要立刻注意的信息。
腦幹的反應,是快速的、自動化的、也是不需要學習的。某種意義上,我們對於音樂的普遍性的情緒感受,是進化的人類基因中早已寫好的編碼。
此外,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我們人體的內環境,會和外部環境產生一定的「共鳴」,尤其當外部的音樂節奏感強烈的時候。我們心跳或者呼吸的頻率,都會接近我們正在聆聽的音樂節奏。
而心跳、或者呼吸的頻率則會被我們的大腦體會成不同的主體感受,包括不同的情緒。這種特點,被心理學家稱為我們和音樂之間的「情緒鏈接」(Levitin, 2010)。
我們是否喜歡一首歌曲,顯然都與它帶給我們的情緒相關。和成年後的大腦相比,青春期大腦的「前額葉皮層」(主要作用於衝動控制的部位)尚未發育完全(有研究甚至提出青春期大腦的這一部位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看上去相似)。
圖片|來源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們最容易體會到激烈的情緒。那些在青春期時反覆聽過的歌曲,顯然比成年後才初次接觸的歌,與我們的大腦「情緒鏈接」更深(Hodges & Sebald,2011) 。
那些憂傷的、熱血的、迷茫的、痛苦的,都曾經帶給我們大量的情緒體驗。也因此,這些歌曲才有機會成為我們「刻骨銘心」的背景音樂。我們也用分享音樂的方式,和同伴分享情緒。(推薦閱讀:寫一封信給過去曾經流淚,曾經受傷的自己)
每個人可能都有過在青春期,用歌曲向喜歡的人告白或告別、和最好的朋友分享最近喜歡單曲循環的歌、在 KTV 裡同唱某首歌然後落淚。青春期的歌,幫我們傳達了無數言語無法說清的心情,在那個還沒有太多智能手機、上網環境的年代,它是我們學生時代社交生活中無比重要的一環。
懷舊讓一切記憶蒙上美麗面紗,我們喜愛音樂,喜愛的是舊時的自己
音樂也是一種彰顯自己人格特質的方式。它也是人們彰顯自身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的重要方式。喜歡電子音樂的人,和喜歡古典音樂的人,都在向世界和他人傳達關於「我是誰」的信息。
還記得初中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周杰倫。喜歡周杰倫並不是喜歡他的歌那麼簡單,他對音樂的製作、他特立獨行的態度、他酷酷的樣子,都融合在他的音樂中。
在青春期的時候,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還不多。我們都出於「本能」選擇過一些歌手。王菲、張國榮、楊千嬅、蔡依林、張韶涵、潘瑋柏等等。這種本能裡,包含了我們童年成長的環境和經歷。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春期重要的一項心理任務,是實現「自我的同一性」,簡單來說,在青春期之前,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是碎片式的。我們在一些時候感受到自己的一些特點,在另一些時候感受到自己的其他一些方面。
我們既沒有形成答案,甚至也還沒有開始形成這樣一個問題:「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推薦閱讀:歲末 Me time:感謝過去的種種,迎接未來的璀璨)
而到了青春期,這個問題卻開始被意識到。我們在青春期作出的種種探索,都是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某種程度上,我們才剛剛開始認識自己。而我們認識自己的種種嘗試,其實也就是在創造和影響著自己。
青春期時,我們的選擇不但是一種「結果」似的呈現,同時也不斷作用於我們的發展,直接影響了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形成一個怎樣的「自我身份感」。
雖然音樂作為我們品味和價值觀的體現,始終都能夠向外傳遞關於我們自身的信息,青春期時熱愛過的歌曲,卻是在我們的自我和三觀變得穩定和封閉之前、在我們對自己是誰和不是誰作出取捨之前,真正進入過我們、塑造過我們、一定程度上定義過我們。
圖片|來源
人類記憶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其實也是出於我們一項重要的心理需要。我們需要意義感。因此我們總是會不斷嘗試解釋過去的經歷、不斷講述自己的人生。而我們的記憶從來都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應,它是我們對過去事物的新的解讀。
人類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記憶,比其他生命階段的記憶更為生動、豐富和深刻。這一階段中那些特別深刻的記憶,被研究者們稱為「記憶隆起」。研究者認為,人類每個生命階段記憶的容量似乎不同。
從 10 歲到 30 歲人類會產出一生中最多數量的記憶。而那些關於人們自我身份感的記憶,最容易成為「記憶隆起」。那些「記憶隆起」是與個體的種種人生目標、自我解析的理論、生活態度、和精神信仰密切相關的記憶(Jansari & Parkin, 1996)。
毫無疑問,青春期時聽過的歌曲,正是與我們的身份形成密切相關。而這一階段反覆被我們討論過、曾經被用來解釋「我是誰」的歌曲,更是成為了深刻的「記憶隆起」。
我們對青春期時聽過的歌曲懷抱深情,其實是對那時的自己、以及那時自己為了找到自己走過的道路,懷抱的深情。
此外,大量心理學研究也發現,選擇恰當的音樂能夠引導人們調節情緒。不難理解,當我們聆聽「憤怒「的音樂,我們的情緒一方面被激發、一方面也被釋放;當我們聆聽「冷靜」、「舒緩」的音樂,我們的呼吸和心率也會放緩、由此帶來更多的「平靜」的主體感受。
音樂治療,也是一種有大量實證基礎證實的心理治療手段,而這種治療,仍然是與引導情緒的辨別、表達、釋放、解讀密切相關(Hodges & Sebald, 2011)。
圖片|來源
最後,教給大家一種關於音樂和心理的小練習。
以下是一種結合音樂的寫作療法:
找一段你曾經非常喜歡過、記憶深刻的音樂。在一個單獨的空間裡、安靜的時刻,首先進行三次深呼吸。然後找出音樂的原曲聽,在聽這段音樂時,留意你的感受、情緒、浮起的記憶。
音樂結束後,寫下你關於這段音樂的屬於「記憶」的部分。當時喜歡的原因,當時帶給自己的感受,當時相關的生命事件。
朗讀這段文字,在朗讀的同時,留意這段文字此刻帶給你的感受、情緒和想法,在朗讀後重啟一段文字,寫下它們。
此外你還可以寫,如今的你如何理解和這段音樂有關的過去,給你造成的影響。這首歌曲是否已經融合成了你自我身份的某一部分、某種特質。盡可能地嘗試思考那些正面的影響。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在音樂的引導下,重新敘述一段重要的過去,並給一些可能是不開心的過去重新賦予意義,讓它們變成結晶。同一首音樂會幫助你「同時存在」於過去和當下,讓一些影響變得更加清晰可見。
References:
Hodges,D., & Sebald, D. (2011). Music in the human experience: An introduction tomusic psych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Levitin,D. (2010). The world in six songs: How the musical brain created human nature.London: Aurum Press.
Levitin,D. (2010). The world in six songs: How the musical brain created human nature.London: Aurum Press.
Jansari,A., & Parkin, A. J. (1996). Things that go bump in your life: Explainingthe reminiscence bump i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sychology and Aging, 11(1),85.
Juslin, P. N. (2013).From everyday emotions to aesthetic emotions: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musical emotions. Physics of life reviews, 10(3), 235-266.
Juslin, P. N., Harmat, L., & Eerola, T. (2013). What makes musicemotionally significant?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Psychology ofMusic, 42(4), 599-623.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rsute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