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為你點歌】致在分手迴圈裡的你:告別彼此傷害,把自己認領回來

我愛你,可是我又恨你。我們都是愛裡的啞巴,說不出的苦隔閡了愛情。致在愛裡反反覆覆糾結的你,試著好起來的過程裡,聆聽這些歌曲,也聆聽自己。

親愛的海苔熊:

全世界都以為我們會就這樣順利地走入婚姻,在所有人面前我們永遠都是模範情侶,沒有大吵過、甚至連默契都好的可怕。跟她在一起的每一天總是很快樂,我願意把她捧在手心上寵愛,甚至付出一切。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們正即將走到愛情的盡頭。

因為那樣的默契,是用妥協、是用說服自己去習慣而來的。生活習慣都可以互相退讓,可個性與價值觀上的不合,讓我們的頻率無法相同,我在意的她說我想多了,她總說,「你怎麼會這樣想我,你難道不夠認識我嗎?」

我發現,我想要的好像不只是這樣,我好想要告訴她「我真的他媽的很在意你那些太親密的男性朋友」。可是多次的溝通其實都沒有講進心裡,也將我的愛一點一滴的消磨。曾經我希望她能因為夠愛我而改變,但最後我發現「這就是她。」

我承認我沒勇氣承受
痛到這一刻我才懂
就憋在心底走到最後

<!--cke_bookmark_296S--><!--cke_bookmark_296E-->

然而,我不想這麼輕易放棄這段四年的感情,想到剛在一起的時候她總會因為我遲到太久而哭泣、想到我們曾經一起共築的以後、想到要面對那麼多質疑的眼神、想到待我視如己出的她的家人、想到未來沒有人照顧她該怎麼辦、也……有那麼多的不捨。

可是我真的沒辦法繼續愛了,我只是,連自己,都快要忘記自己了。

因為相信、也因為夠愛,我從來都不會看她的手機。但是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睡不著覺,第一次偷看了她的訊息。漫漫的長夜,一刻比一刻更加沉重。我真的不知道是我太小心眼,還是她真的在跟別人曖昧?為什麼其他男生對她釋出的訊息她總是接收不到,只會說「哎呀!他沒有那個意思啦!我們是很好的朋友而已。」

這是第一次,我對她發了很大的脾氣,質問她到底那個男的是怎麼回事?可是她仍然坦蕩蕩的說那沒什麼,甚至對我發起脾氣說我不相信她、偷看她手機。暴怒之下,我捶了房間木門(空心的木門上留下一個大洞),在她驚愕之中,我甩了門轉身就走。狠下心不跟她連絡,可一天、兩天、到第七天……沒有任何她的訊息跟電話。

<!--cke_bookmark_160S--><!--cke_bookmark_160E-->

「就這樣 就這樣 你不用 不自然 你也不要說需要我原諒 別讓我 多想」
「斷了吧 忘了吧 放手了吧 別試探自己的狡猾  安靜別說話 學著做一個啞巴」

反覆播著《就這樣》和《啞巴》這兩首歌,心想這兩個男人唱的根本都是我嘛!以往,我怕真相太難看,所以我一直選擇當啞巴。這次我終於因為疲憊不堪而說出口,但又有點後悔,我怕這樣的放棄只是一時衝動。

我知道她也在生氣、氣我多想又愛猜疑,除非我先低頭,否則我們可能就這樣了……可是我真的不認為是我的錯啊。

我想知道,遇到這種狀況,可以怎麼解決?我們的愛,是否真的過了就不再回來?可想而知她是不會改變的,但我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我是想分手的,可是為什麼會痛到快要喘不過氣來?

by Luke(2017/9/1/23:11)

親愛的 Luke:

謝謝你跟大家分享你的故事,有些時候其他人的想像,並不代表這段感情真正的模樣,在這段關係裡,你們的「模範情侶」只是一個面具(persona)(長尾剛,2008),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面具有它的功能——維持生存。

但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的你重新回首這段感情,不免會問自己:「現在的我們,為了什麼而在一起?」

感情裡面最辛苦的一種盡頭,是從頭到尾只有你一個人知道,目前已經無路可走,而對方仍然傻傻地相信,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妳跟他是什麼關係?」

「你怎麼會這樣想我,你難道不夠認識我嗎?」

如果進一步剖析你和她的對話,就會發現這樣的溝通是比較「不一致」的(Satir,2014)。你在乎的是她和別人的界線不清楚,她在乎的卻是你對他的不信任。不論是Satir的冰山模式(陳茂雄、林文琇,2015),或者是婚姻溝通裡面的深層議題(Markman、Stanley 與 Blumberg,2004),其實都談到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們要練習看見,在爭執或吵架的時候,那些「話」背後真正的需求和在乎是什麼?如果對方沒有辦法真正回應你的需求,可能可以先試著說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是詢問對方的需求,是不是如你所感覺到的樣子。

不過,書上說的都 hen~簡單,做起來超級難 R!一個人之所以會慢慢變成「啞巴」,並不是因為他不在意自己的需求,而是更在意下面兩種情緒——

1. 恐懼:相對與需求沒有被滿足,他更擔心衝突會摧毁這段關係。

2. 無力: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但是都沒有用,久了之後不如不說,變成一種「單面無力」。

其實,一直以來你所隱忍的狀況也是許多情侶無法開口的傷(topic avoidance)——對方和其他異性之間曖昧不明的關係。我覺得你很棒的是,在最後選擇了說出自己的感覺,因為對於感情裡面的啞巴來說,最痛苦的並不是「說好的握緊變成了距離」,而是沒有勇氣把自己在乎的事情說出來,憋成一種「就這樣吧」的病。

感情裡面「沒有聲音的那個人」,往往能夠舒展自我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把自己在乎的事情說出來,不再噤聲(陳靜儀,2004)、不再當一個啞巴。

「一個人若長期都在當啞巴,我們不能夠責怪他為什麼要在感情裡面這樣作賤自己。或許他是太害怕失去這段關係、或許他是太愛對方、或許他是怕結束之後,自己什麼都沒有。我們能夠做的事,是陪他一起想想:倘若他可以發出一點點聲音,那麼第一步可以做的是什麼?」

先前我在進行第三者研究的時候,和我的心理師研究同仁討論,然後我們發現,其實「聽歌」也是一個「發聲」的方法,那些你沒有辦法說出的話,藉由歌詞、藉由 MV,一點一滴透漏出你在這段感情裡面的壓抑。

我們先前的研究發現,在面臨感情結束的時候,有 63.8% 的人會選擇用聽歌的方式來紓解情緒,雖然這些人並沒有因為這樣變得比較不失落,可是卻可以從音樂當中,獲得一定程度的力量與被懂(Garrido、Schubert,2013佘宛柔,2011黃毓萍,2008)(想知道聽歌有沒有用,請參考此文)。

所以在這篇文章,我們跟心情音樂指南 Topsify 合作,特別製作了不同失戀階段可以參考的歌單,提供給正在走這個漫長旅途的人(從猶豫分手前一直到分手後,古今中外的歌都有)。希望這一系列的歌曲,能夠給你一點點勇氣,不論你決定要繼續還是要放棄,都可以打開手機,聆聽這些歌曲,也聆聽自己。(點我:前往歌單

談到分手或哀悼的階段,很多人都以為只有著名的五個階段:

1. 否認(denial)
2. 憤怒(anger)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4. 沮喪(depression)
5. 接受(acceptance)

但實際上,分手並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段漫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經歷許多複雜的感覺互相糾結(程威銓,2014)。

我們人總是希望事情是可以掌控的,失戀也不例外,所以儘管很糾結,還是要來去給他分階段,過去許多學者提出了各式各樣不同的階段理論(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此文),不過沒有一個階段論可以好好的預測,分手之後你會經歷到哪些事情。

然而,哀傷是不可預測的。

不管什麼樣的真理、什麼樣的誠實、什麼樣的堅強、什麼樣的溫柔,都法治癒那哀傷。我們只能走過那哀傷,才能脫離哀傷,從其中學到些什麼,而所學到的這什麼,對於下一個預期不到的哀傷來臨時,仍然也毫不能派上用場。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所以整合過去這些理論,我認為比較好的分類方式並不是在那個階段你做了什麼事情,而是我們在哪些不同的狀態當中迂迴反覆。(點我:前往歌單

1.自我陷入 2.自我抽離
陳勢安 《不要廢話了》 李榮浩 《就這樣
Ed Sheeran 《Happier Charlie Puth 《Attention
Coldplay 《Everglow 潘瑋柏 《根本沒愛過》
Daley 《Until The Pain Is Gone ft. Jill Scott 潘瑋柏 《致青春》
3.矛盾反覆 4.後續失喪
潘瑋柏 《啞巴 蔡健雅 《陌生人
孫燕姿 《我不難過 謝和弦 《在沒有你以後
Cash Cash 《All My Love Cheat Codes 《Sober
gnash 《i hate u, i love u 陶喆 《流沙》


1. 自我陷入(self immersed)

在這樣的狀態當中,你可能會有許多「侵入性反應」不斷地想起他、不斷地希望他能夠多注意你一點、沒有辦法認真工作,因為腦袋裡面都是他的臉。你會想到以前你們的好、想到以後兩人不知道能不能夠一起走到最後、以及種種讓你心煩卻又不得不煩的事情、憂鬱、焦慮、不安等等情緒把你抓住,讓你反覆去思考這些種種。

2. 自我抽離(self distance)

此時,你會跟自己說好瀟灑的走、否認自己根本沒愛過、不要回頭、你會告訴自己看透一切、不要再犯賤、他只是在引起你注意等等。你會開始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投身於工作或是與他無關的事,對你來說,分手這件事情影響已經很小了,愛情本來就是這樣好愛好散,只是,偶爾想起來的時候,好像還有一點點殘渣(Fisher,Alberti,2016),佔據內心的某一個小小的空間。

3. 矛盾反覆(ambivalent)

我愛你,可是我又恨你。你可能會有「逃避性反應」有時否認,有時又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很在乎;一邊跟自己說我不難過,工作之餘還是會落下眼淚;你想努力走回正常的生活,但卻又會被情緒抓住;有時候想原諒他,有時候又覺得他很可惡;一下子覺得自己已經好了、不會痛了、健康快樂了,但夜闌人靜,翩然想起他的時候,還是會落淚、覺得不值得、覺得怨恨等等。

一方面想要繼續跟對方在一起、想要這段關係可以繼續走下去,可是又覺得很痛苦、覺得不知道現在這樣還能夠怎麼樣,兩個矛盾的心情在心裡面打架。心裡面同時有兩種情緒,一個是跟自己說沒關係、沒有他也可以擁有快樂的自己,另一個是捨不得、離不開、不確定自己死心了沒有Chung 等人,20022003)。

上面這三種過程,往往會反覆交替出現,根據我們的研究,大部分的人在剛分手的時候都會呈現自我陷入的失落情緒,不過,在半年到一年之後,很可能就會變成在上述三種之中跳來跳去。有些關係是反反覆覆、分分合合(Dailey、Pfiester、Jin、Beck 與 Clark,2009Dailey、Rossetto、Pfiester 與 Surra,2009)、或者是表面上分開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分開、持續還在上床;更常見的情況是,原先以為自己已經好了、不痛了沒事了,看到對方和新對象在一起的時候,卻又重新掉回,原先最不想要經歷的那個悲傷的無底洞

4. 後續失喪

最後,還有一個隱藏版的過程叫做「後續失喪」(Wright,2003)。你可能默默在心裡面幫他貼上爛人標籤、可能以為自己經下定決心分開了、走出失戀了、但是有一部分的你已經不敢再愛了、不相信愛情、不相信有人能夠好好對待你、不相信如果把真心交出去之後,不會受傷(尤其是,在前一段關係當中你是被劈腿的人)。所以你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單身,直到傷口好得差不多,你才敢重新開啟一段關係。孤獨,是會蔓延的

可是,在新的感情裡面,你仍然是戰戰兢兢、步步為營。或許你開始把自己的形象所、或許你變成逃避依戀(岡田尊司,2017)、也或許你已經學會保護自己,別在對方身上放太多的感情。

不過,傷口的所在也是解藥的所在。

在童話心理學裡面(Kast,2004),死亡往往象徵著另外一個新生。如果感情裡面的跌宕對你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坑洞,讓你跌得鼻青臉腫,那麼我期盼這一系列的歌單,可以讓你從地獄裡重生,為靈魂另外一面的自己,完整。(點我:前往歌單

延伸閱讀

Baxter, L. A.、Wilmot, W. W. (1985)。 Taboo Topics in Clos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3),頁 253-269。 doi: 10.1177/0265407585023002

Caughlin, J. P.、Golish, T. D. (2002)。 An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opic avoidance and dissatisfaction: Comparing perceptual and interpersonal explanations。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9(4),頁 275-295。

Chung, M. C.、Farmer, S.、Grant, K.、Newton, R.、Payne, S.、Perry, M.等人 (2002)。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post 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following the dissolution of a dating relationship。Stress and Health, 18(2),頁 83-90。 doi: 10.1002/smi.929

Chung, M. C.、Farmer, S.、Grant, K.、Newton, R.、Payne, S.、Perry, M.等人 (2003)。 Coping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symptoms following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Stress and Health, 19(1),頁 27-36。 doi: 10.1002/smi.956

Dailey, R. M.、Pfiester, A.、Jin, B.、Beck, G.、Clark, G. (2009)。 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How are they different from other dating relationships?[Article]。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1),頁 23-47。 doi: 10.1111/j.1475-6811.2009.01208.x

Dailey, R. M.、Rossetto, K. R.、Pfiester, A.、Surra, C. A. (2009)。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on-again/off-aga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t's up and down, all around"[Article]。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6(4),頁 443-466。 doi: 10.1177/0265407509351035

Garrido, S.、Schubert, E. (2013)。 Moody melodies: Do they cheer us up?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sad music on mood。Psychology of Music。 doi: 10.1177/0305735613501938

Kübler-Ross, E.(1969)。On Death and Dying。New York:Macmillan。

Kast, V.(2004)。童話治療(林敏雅譯)。台灣:麥田。

Markman, H. J.、Stanley, S. M.、Blumberg, S. L.(2004)。捍衛婚姻,從溝通開始(馬永年與梁婉華譯)。台灣:財團法人愛家文化。

Satir, V.(2014)。與人接觸(新版)(Making Contact)。張老師文化:吳就君。

Wright, H. N.(2003)。戀人還是朋友:分手療傷手冊(田鎔瑄、謝慧雯譯)。台北:宇宙光。

佘宛柔(2011)。為潛在失戀市場的服務設計。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台灣。

村上春樹(2010)。挪威的森林(賴明珠譯)。時報出版。

岡田尊司(2017)。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台灣:聯合文學。

長尾剛(2008)。圖解榮格心理學(蕭雲菁譯)。台灣:易博士。

陳茂雄、林文琇(2015)。激發員工潛力的薩提爾教練模式:學會了,你的部屬就會自己找答案!。台灣:天下雜誌。

陳靜儀(2004)。「噤」與「進」婚姻第三者的主體敘說與意義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台灣。

程威銓(2014)。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十六堂課(增新版)。台灣:大真文化。

黃毓萍(2008)。大學生選擇音樂作為分手調適之效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台灣。

海苔熊(2015)。單面無力:妳想談,他不想,怎麼辦?

海苔熊(2016)。分手心理學 CH5:離開以後,你該何去何從?

Fisher, B., & Alberti, R. (2016)。Rebuilding: When your relationship ends。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vOHjIj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